吴英杰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后,发展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影响,以及相关临床研究。方法:在2015-09~2017-09,选取我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检查确诊宫颈癌50例及100例CIN作为观察组。筛查结果均正常患者100例为临床对照组,在生殖道中经常感染的病原体中,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阴道干化学监测(滴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及细菌性阴道炎BV)中,分别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感染相互比较,两组间患者生殖道感染上述病原体之间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CINI、CINⅡ、CINⅢ、宫颈癌的患者HPV、HSV-2、CT、BV、滴虫的感染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感染UU及VVC的感染率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CIN的发生与相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筛查,提早发现病变至关重要。
- 王婷婷冯晓娜李娜吴英杰
-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 卵巢良性Brenner瘤1例
- 2019年
- Brenner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是卵巢肿瘤表面上皮的一部分。它通常是无症状的,大多数时候是偶然的病理发现。Brenner瘤出现在绝经后的妇女,导致阴道流血可能与Brenner瘤细胞分泌相关激素,导致局部细胞增生的子宫内膜相关疾病有关。本文报道1例经过手术治疗卵巢良性Brenner肿瘤的病例,共同加深对卵巢Brenner瘤的认识。
- 李丹萍吴英杰程谕张婷婷
- 关键词:卵巢
- 人工流产远期并发症及预防被引量:10
- 2006年
- 吴英杰
- 关键词:人工流产并发症
- Raf激酶抑制蛋白、NF-κBp65及VEGF-C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NF-κB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手术切除卵巢标本中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8例)、交界性肿瘤(17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32例)中RKIP、NF-κBp65和VEGF-C蛋白的表达,分析各组间这三者表达的变化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RKIP的表达阳性率(28.13%vs90.00%,p<0.01;28.13%vs55.56%,P<0.05)显著降低;NF-κBp65蛋白的表达阳性率(81.25%vs15.00%P<0.01;81.25%vs50.00%,P<0.05)显著增高;VEGF-C的表达阳性率(90.63%vs40.00%,P<0.01;90.63%vs44.44%,P<0.01)显著增高。(2)上皮性卵巢癌中RKIP、NF-κBp65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均>0.05),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3)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RKIP与NF-κBp65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38,P=0.0131)。结论 RKIP、NF-κBp65和VEGF-C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RKIP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作用。
- 宋思幽吴英杰李冬华
- EGCG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EGCG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未经药物处理时,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相对较低,EGCG为0mg/L凋亡率仅为(0.7±0.1)%,G1为(44.2±2.1)%,S为(43.3±1.3)%,M为(7.5±1.3)%,而EGCG为40mg/L时,凋亡率仅为(17.4±1.7)%,G1为(58.3±2.5)%,S为(32.7±2.6)%,M为(6.3±1.4)%;当EGCG能促进细胞凋亡,EGCG浓度越高,凋亡率越高,G1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应下降,EGCG剂量越大,G1细胞及S期细胞增大、下降比例越大。结论:EGCG对体外培养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其迁移、凋亡作用也相对减退。
- 张燕邢天容吴英杰宋继荣
-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香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对小鼠白色假丝酵母菌阴道病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香叶挥发油对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叶挥发油,GC-MS分析其成分,测定其对白色假丝酵母的MIC、MB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的形成,制备小鼠白色假丝酵母菌阴道病模型,观察香叶油治疗效果。结果香叶挥发油提取率为1.83%,分析出22个成分,主要成分为5-甲基-2-异丙烯基环己酮、3,7-二甲基-2-辛烯-1-醇、(顺)香叶醇、异香叶醇、香叶醇和甲酸香茅酯,MIC值为0.3625%,MBC值为0.6250%,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香叶油均可显著抑制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形成,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香叶油可抑制小鼠阴道炎症改变。结论香叶油用于治疗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阴道炎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细菌生物膜形成有关。
- 张燕邢天容王艳秋吕敬媛宋继荣胡玉红杜佳秋吴英杰佟利波卢北燕冯晓娜杨光李佳琳张伟娜殷实王琳
- 关键词:白念珠菌细菌生物膜
- HMGB1和MMP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体宫颈组织中鳞状细胞内HMGB1和MMP-7的表达情况、宫颈鳞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参数中比例以及HMGB1、MMP7相关性性质,并且寻找更有特异性及敏感指标作为宫颈鳞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检测方法测定,人体不同程度病变的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癌前病变(CIN)、正常宫颈组织)中HMGB1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1)HMGB1在宫颈鳞癌、宫颈癌前病变(CIN)以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表达为80%(48/60)、60%(12/20)和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这三个宫颈演变在MMP7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和45%(9/2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编号一致的标本上HMGB1与MMP7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r=0.4,P<0.05)。结论:宫颈鳞癌发展过程中HMGB1/MMP7该信号通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且阻断该信号通道表达,成为宫颈鳞癌治疗的另一方向;联合检测两种(HMGB1、MMP7)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追踪转移侵袭程度的可靠依据。HMGB1与MMP7的信号通道中激活可能增强宫颈鳞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
- 王婷婷吴英杰
- 关键词:HMGB1MMP7免疫组化
- SALL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SALL4(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转移关系密切。故通过调控SALL4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增殖等,在肿瘤进展期间具有表达变化的生物分子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治疗靶标。本文将对近些年来研究SALL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增殖、转移、预后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张婷婷吴英杰张丹凤付丽李丹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SALL4免疫组化
- 米非司酮联合无痛吸宫流产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王萍吴英杰
- 关键词:米非司酮
-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258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吴英杰张丹凤
- 关键词: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