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利

作品数:92 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5篇病毒
  • 42篇流感
  • 23篇流感病毒
  • 14篇荧光
  • 10篇基因
  • 9篇登革热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8篇荧光定量
  • 8篇细胞
  • 8篇甲型
  • 8篇分子变异
  • 7篇实时荧光
  • 7篇抗体
  • 7篇RT-PCR...
  • 7篇B型流感
  • 7篇B型流感病毒
  • 6篇病原学
  • 5篇引物
  • 5篇免疫

机构

  • 89篇深圳市疾病预...
  • 5篇深圳大学
  • 5篇南华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罗湖区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91篇吴春利
  • 54篇张仁利
  • 49篇吕星
  • 46篇房师松
  • 45篇阳帆
  • 43篇程小雯
  • 39篇黄达娜
  • 29篇王昕
  • 29篇李玥
  • 20篇唐屹君
  • 18篇何建凡
  • 13篇逯建华
  • 10篇武伟华
  • 8篇程锦泉
  • 8篇黄亚兰
  • 7篇刘涛
  • 7篇谷利妞
  • 7篇马汉武
  • 6篇李晓恒
  • 6篇彭博

传媒

  • 18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热带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国际病毒学杂...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卫生研究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病毒学报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新发传染病电...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七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9篇2017
  • 12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2016年
2015-2016年南美洲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寨卡病毒疫情,疫情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大量增加,引发了全球关注。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这次南美疫情流行的是亚洲型毒株。蚊媒叮咬是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然而大量的证据显示性传播途径比预估的要更为普遍。大多数人感染寨卡病毒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孕妇患者体内的寨卡病毒会感染胎儿的神经细胞,并导致大脑出现畸形。核酸检测是目前实验室检测寨卡病毒的主要方法,通过该方法已经在血液、尿液、精液和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了寨卡病毒。目前还没有寨卡病毒疫苗,防蚊灭蚊依然是病毒防控的有效手段,孕妇及备孕的夫妇必须加强个人防护,以免病毒感染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吴春利阳帆张仁利
关键词: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性传播
2010年深圳市流感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对2010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31家监测单位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5.43%。2010年全市共采集日常监测ILI咽拭标本4031份,分离出445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0%,其中14株季节性H1N1亚型(3.1%),42株季节性H3N2亚型(9.4%),171株甲型H1N1亚型(38.4%),213株B(Victoria,47.9%)亚型,5株B(Yamagata,1.1%)亚型。2010年全市报告了89起ILI暴发疫情,发病总人数741人,流感PCR检测阳性79起,其中季节性甲型6起(6.8%),乙型67起(75.3%),甲型H1N1流感6起(6.8%)。结论 2010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未出现明显的高峰。
王昕程小雯房师松吴春利吕星张仁利马汉武
关键词:流感甲型H1N1
深圳市201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深圳市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年深圳市登革热疫情,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检测疑似登革热患...
阳帆王敬忠吴春利黄达娜李玥满云翔李瑞敏唐屹君张仁利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分析
文献传递
深圳市2008--2009年A型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性监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深圳市2008--2009年分离到的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方法根据原始临床样本的采集时间,按周抽取了55株2008--2009年分离到的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对其NA片段进行全长测序,选取WHO推荐的疫苗株和部分国内外分离到的ⅢN1季节性流感病毒作为参考株,运用Mega3.1软件进行种系发生树的构建、耐药相关位点及糖基化位点的分析。结果对NA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2008年有2株(7.1%)出现了H275Y突变,但是2009年则有25株(92.6%)出现了该突变。提示H275Y达菲耐药突变株成为了2009年深圳市社区传播的优势株。同时还发现了一株Q136K变异株,显示对乐感清出现耐药。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275Y变异成为了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分布的主要依据。所有的深圳株NA片段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序列保守。结论大量H275Y达菲耐药株的出现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密切关注流感病毒的耐药进展,进一步加强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吕星吴春利阳帆王昕房师松程小雯
关键词:H1N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
华支睾吸虫ICT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华支睾吸虫的免疫胶体金(IC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比较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包被胶体金,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相应抗体,建立华支睾吸虫ICT检测方法;以华支睾吸虫18S r RN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RT-PCR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两种检测体系与商品化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平行测定比较,考核检测体系的应用价值。结果对200份华支睾吸虫重点人群样本进行检测,ELISA法检出的华支睾吸虫Ig G抗体阳性例数为20例,阳性率为10.0%;ICT法为16例,阳性率为8.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8.0%,ICT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RT-PCR法检出的粪便样本中华支睾吸虫核酸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9.0%,RT-PCR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说明ICT、RT-PCR两种检测方法与ELISA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结论建立的ICT及RT-PCR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华支睾吸虫现场的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
李佳陈春红张仁利阳帆吴春利李玥唐屹君黄达娜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免疫胶体金实时荧光定量PCR
2012年深圳市鼻病毒基因特性及分子变异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对2012年深圳市鼻病毒基因特性及分子变异的分析,初步了解深圳市鼻病毒流行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荧光RT-PCR对门诊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样本进行筛查,通过巢式RT-PCR对其VP4~VP2片段和VP1基因进行扩增,利用ClustalW和MEGA等软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2012年深圳市有A、B两个型别的鼻病毒同时流行,其中A型占多数,包括A47、A31、A90、A18等亚型,其中出现了两株A47和A31的基因重组病毒;VP1分子的变异具有型间差异,且变异位点散乱;不同亚型的受体结合区(BC、DE和Ⅲ环)位点并不一致,具有多态性;25个药敏位点中有5个位点(1121V、L123M、V167I、Y189H、H259G)出现了变异。结论多个亚型的鼻病毒在深圳存在广泛的流行,而且仍在不断的发生重组和变异。
吴春利聂恩琼阳帆黄达娜李玥张仁利
关键词:鼻病毒基因重组分子变异
深圳市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深圳市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 DNA-COⅠ)基因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在深圳市不同区域现场采集8个点的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饲养,收集羽化成蚊,75%乙醇-20℃保存。单蚊抽提白纹伊蚊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mt DNA-COⅠ基因,并从网上下载部分白纹伊蚊mt DNA-COⅠ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用生物信息系统进行mt DNA-COⅠ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PCR特异扩增后获得白纹伊蚊mt DNA-COⅠ基因1433 bp,序列分析深圳市8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纹伊蚊mt DNA-COⅠ的同一性为99%,其mt DNA-COⅠ基因单核苷酸存在转换、颠换,共出现24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1.67%。而同一地理环境的5只白纹伊蚊mt DNA-COⅠ基因序列无差异。结论深圳地区不同采样点白纹伊蚊在mt DNA-COⅠ基因有高度的保守性,不同个体也表现了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其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阳帆张仁利刘阳张韶华黄达娜吴春利李玥唐屹君
关键词:白纹伊蚊基因多态性
pEGFP-c-fos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赤潮毒素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构建一个含c-fos启动子和EGFP报告基因的pEGFP-c-fos重组质粒载体。体外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后,利用赤潮毒素作用后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变化来检测赤潮毒素,初步建立一种以细胞为基础受体水平的赤潮...
吴春利
文献传递
2009年深圳地区肠道病毒71型毒株VP4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深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71,EV71)的VP4基因遗传进化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采集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491份,选取其中8份经细胞培养鉴定为阳性的EV71毒株用RT-PCR扩增VP4基因,利用MEGA4.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2009年深圳地区8株EV71VP4基因全长207bp,编码69个氨基酸;8株EV71VP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98.1%,与深圳2001至2004年分离的17株EV71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9.9%~98.1%,与GenBank中其他EV71病毒株VP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2%-100%;其中与亚洲流行株阜阳株(EU703812)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100%),其次是C4代表株及2004年深圳株(AY895144)为94.2%~97.1%。除了印度株和其中1株EV71的VP4编码的氨基酸在第54位(ACA)不同之外,其余7株EV71VP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以及与GenBank报道的其他序列同源性达100%。8株EV71VP4基因核苷酸与c4代表株相比有17处不同,除1处以外其余全在简并密码位点上;轻重症病例毒株之间VP4基因序列未见明显改变。进化树显示8株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EV71属于C4基因亚型,流行的EV71VP4基因非常保守,不属于变异区段,绝大部分核苷酸的变异属无义突变,VP4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几乎为0。
冼慧霞陈龙阳帆罗敏吴春利杨洪张海龙姚相杰何雅青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种系发生
深圳市儿童呼吸道腺病毒4型暴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深圳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17份患儿咽拭子进行流感样病例筛查,筛查后的阴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出的5份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感染Hep-2受体细胞后共获得4份ADV稳定细胞毒株,用腺病毒六邻体基因作为靶基因进行序列扩增及测定,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较,确定其病毒亚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7份咽拭子中5份为腺病毒PCR阳性,阳性率5/7,用分型引物检测并分析序列确定均为腺病毒4型.结论 本次急性呼吸道病毒疫情暴发由腺病毒4型引起.
刘滕颖子吕星黄达娜房师松吴春利阳帆王昕伍伟华彭博张仁利
关键词:腺病毒科呼吸道感染疾病暴发流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