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雅 作品数:21 被引量:107 H指数:5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减少引物3’末端错配对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 目的:减少引物3’末端错配对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影响,提高基因多变区的PCR检测阳性率.方法:在HBV DNA P基因区设计一对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引物(Y);在引物的3’末端分别减去1个或2个碱基,并根据模板序列,... 吴文雅 徐文胜 郝勇 缪晓辉文献传递 局部给氧治疗糖尿病性下肢溃疡 被引量:46 1994年 局部给氧治疗糖尿病性下肢溃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文雅,顾明君,张美英糖尿病患者因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容易发生下肢损伤、溃疡、坏疽和感染,有的需要截肢治疗,且多见于年龄大、病程长和病情控制不满意的病人。[1]造成下肢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局部组织缺... 吴文雅 顾明君 张美英关键词:糖尿病性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致体象失调的护理 被引量:2 1989年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较长期服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患者几乎都有明显的体象失调,以致引起患者心理障碍及临床依从性降低。因此,加强这类病人体象失调的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临床依从性。本文小结了我们对20例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所致的体象失调的临床观察结果和护理体会, 吴文雅 顾明君关键词:皮质醇增多症 护理 甲状腺素及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 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 (L T4 )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伴亚临床甲减 (SCH)的桥本甲状腺炎(HT)。方法 :2 94例伴 SCH的 HT患者随机分为 2组 (n=14 7) :(1)左旋甲状腺素钠组 (L T组 ) :口服 L T4 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 )和促甲状腺激素 (STSH )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共 2 0周 ;(2 )地塞米松组 (DX组 ) :除同 L T组处理外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 m g,每周 1次× 8次 ,以后每 2周 1次× 4次 ,共 12次 )。 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6、12、18及 2 4个月随访 ,检查症状、甲状腺肿、F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S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 ,以出现临床甲减 (OVH)作为研究终点。 结果 :L T组 14 7例中 ,3例 (2 % )退出 ,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38例 (2 6 % )转为正常 ,9例 (6 .2 5 % )转为 OVH,97例仍为 SCH;DX组 14 7例中 2例 (1.4 % )退出 ,6 8例 (47% )转为正常 ,2例 (1.38% )转为 OVH,75例仍为 SCH。HT患者由 SCH进展为 OVH,DX组相对危险度减少 78% ,绝对危险度减少为 4 .87% ,防止 1例 OVH需治疗人数为 2 1;HT患者由 SCH逆转为正常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DX组相对获益增加率为 81% 。 顾明君 吴文雅 方瑾 李翔 刘春宏 刘志民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地塞米松 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内注射 不同方法抽提血清HBV DNA得率的比较 2001年 徐文胜 缪晓辉 潘怡 吴文雅 孔宪涛关键词:血清 抽提 得率 血清α_1微球蛋白测定在评价糖尿病性肾功能损害程度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995年 血清α_1微球蛋白测定在评价糖尿病性肾功能损害程度中的意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顾明君,刘志民,吴文雅,耿培兰,沈新义近年来认为血、尿Gi微球蛋白(α_1-mi-croglobulin)是一种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障碍程度的标志 ̄[1]。慢性肾衰患者血... 顾明君 刘志民 吴文雅 耿培兰 沈新义关键词:糖尿病 肾功能损害 微球蛋白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2004年 刘春宏 吴文雅 顾明君 刘晓黎 张琪 林忆阳 刘志民关键词:甲状腺内注射 地塞米松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 不同方法抽提血清HBVDNA得率的比较 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比较不同的HBVDNA抽提方法对PCR产物量的影响。方法 将HBVDNA阳性血清及投入了HBVDNA质粒的HBVDNA阴性血清 ,分别采用 7种不同方法抽提核酸。抽提物作PCR后 ,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并对阳性扩增条带进行密度定量。结果 血清直接煮沸法、经典的蛋白酶裂解加酚 /氯仿抽提法、蛋白酶裂解加酚 /氯仿抽提法省缺乙醇沉淀和柱抽提法的HBVDNA抽提得率分别为 75 .2 %、13.8%、2 1.9%和 31.0 %;用碱变性裂解和蛋白酶裂解后煮沸所得上清液 ,以及血清直接作为模板 ,行PCR后不能得到阳性扩增条带。结论 核酸抽提方法选择不当能直接影响基因检测的灵敏度 ,导致基因定量准确性下降。血清直接煮沸法抽提HBVDNA得率高、操作简便、省时和经济 ,值得推荐。 徐文胜 缪晓辉 潘怡 吴文雅 孔宪涛关键词:基因检测 抽提方法 HBV-DNA 探讨含氯消毒剂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浓度与时间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含氯消毒剂灭活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最佳消毒浓度与时间。方法选择含HBV患者全血的7号注射器针头。配置含氯浓度为2000mg/L、1000mg/L、500mg/L和250mg/L的消毒剂,每种浓度的消毒剂均设4个消毒时间:3h、2h、1h和30min,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在不同消毒时间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吸光度值(A450)。结果4种浓度的消毒剂在4个消毒时间点测得HBsAg的A450值均低于阳性判断标准,达到灭活效果,但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对环境及人体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论为了减少含氯消毒剂对环境及人体的损害,采用1000mg/L和30min的消毒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张美英 吴文雅 张美琪 唐百花 徐玲关键词:含氯消毒剂 乙型肝炎病毒 3'-terminus shifted bases degeneracy primers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003年 目的:通过使用3’末端碱基游移混合引物,减少引物末端错配,提高多变区基因片段的PCR检测阳性率。方法:在HBV DNA P基因区设计一对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引物(原型引物),在原型引物序列基础上将两根引物的3’末端分别截去1个或2个碱基,设计出两对参数与原型引物近似的突变引物。分别单独用原型引物和原型引物与突变引物组成的混合引物,在相同条件下对27份HBV DNA阳性标本行PCR,比较二者阳性率。用混合引物扩增4例拉米呋丁治疗无效患者血清HBV DNA,将扩增产物测序并评价3’末端错配对PCR的影响。结果:原型引物和混合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4%(19/27)和85.2%(23/27),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5)。引物3’末端错配能导致PCR假阴性。结论:扩增保守性相对较差的基因片段,采用3’末端单个或多个碱基截短的引物,构成3’末端碱基游移混合引物,可以避免因3’末端错配产生的PCR假阴性,提高检测阳性率。 徐文胜 缪晓辉 吴文雅 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