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姿霖
-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谈声乐演唱与伴奏的紧密关系
- 2013年
- 文章是作者在学习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十几年的舞台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舞台实际表演时,作者觉得伴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关系到演唱者舞台表演时的正常发挥,包括情绪、节奏、表演等,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观众的感受。在演唱者和伴奏都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完成演出的前提下,要想得到好的表演效果,是必须与伴奏有充分的配合及磨合,并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而是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双声合一完美呈现。
- 吴姿霖
- 关键词:声乐演唱钢琴伴奏
- 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将通过歌唱与朗诵的联系,围绕重视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以"重视朗诵,以念促唱"的声乐观念展开论述。
- 吴姿霖
- 关键词:朗诵歌唱
- 传媒渠道的音乐人才选拨模式——以《中国好声音》节目为例
- 2015年
-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特色与创新制播分离具有自主制片能力的个人或者是机构可以通过电视播出单位的授权,承接栏目制作任务就是制播分离。这种形式着眼常规形式的欠缺之处,充分发挥多方力量,拓展栏目制作途径,汇聚先进力量,将制作和播出有效分离出来,为大众呈现缤纷多彩的栏目。广电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制播分离形式的出现,这种形式一定会为资本市场拓展出更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遇,加快产权与资本之间的融合进程。
- 吴姿霖
- 关键词:音乐人才广电产业资本市场选拨
- 当代民族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以歌曲《梅兰芳》的演唱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文章以当代声乐作品《梅兰芳》为例,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韵味的处理、音色的运用、风格的掌握和表演技巧进行分析。作者以京剧梅派花旦演员李洁和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朱丽婷两人演唱的歌曲《梅兰芳》版本为例,借鉴当代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提出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来比较京剧风格和学院派风格演唱《梅兰芳》的不同之处,并结合自己的演唱经验,对此曲的演唱技巧做以分析。
- 吴姿霖
- 关键词:《梅兰芳》二度创作歌曲演唱舞台表演
- 民族唱法中“字”的重要性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四大唱法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笔者在文章中论述的民族唱法是指借鉴了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来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其继承了中国戏曲、曲艺、民歌中民族传统唱法,同时合理运用了美声唱法中科学的发声方法。中国的音乐形态包括地态、语态、史态等,语言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整个声乐作品风格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研究民族唱法不能离开民族语言,因为歌唱语言是生活语言的艺术加工。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上常提到“字是骨头,韵是肉”“字领腔行”,因此,语言规律的差别以及对咬字、吐字、语言在演唱上的不同处理与强调程度,是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的原则性区别。
- 吴姿霖
-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演唱方法民族语言声乐作品发声方法
- 谈声乐演唱中三种唱法的兼容并蓄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现今的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有"三种唱法"之说,特别是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为代表的各种声乐类大赛中,人们已经习惯地将声乐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三种唱法"之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三种唱法"之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
- 吴姿霖
- 关键词:通俗唱法声乐演唱兼容并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
- 以物言志 借景抒情——艺术歌曲《秋风在说》的艺术内涵与演唱被引量:1
- 2015年
- 在著名艺术歌曲作曲家刘聪的艺术歌曲套曲《故园恋》中,《秋风在说》是仅有的两首中音独唱的曲目之一,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似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这不能说明此曲的艺术水平不及其他曲目,实际上这首歌曲无论在词曲的诗化上、钢琴和声织体的设计上、声乐倾情的演绎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本文立意从刘聪艺术歌曲的整体艺术特色谈起,进而深入《秋风在说》,从曲调的风格与意韵、调性和声的结构与"雕琢"、声乐演唱演绎的追求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论述。
- 吴姿霖
- 中国传统音乐段落构成刍议被引量:3
- 2015年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中国音乐段落的结构原理自然也是中国文化特征的体现,而这种段落构建方式充斥在中国民歌、戏曲及文人音乐中。目前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段落构成特征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笔者正是基于此,通过长期的研究总结,汇总成这篇论文,认真归纳了中国音乐段落构成的特征,并将其分门别类。
- 吴姿霖
-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段落
-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被引量:9
- 2014年
-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力提倡教育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也融入了改革的大潮,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达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一专业的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声乐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教育改革为音乐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所以当前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声乐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规律性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形式就是声乐演唱,但是,当前的音乐声乐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改革办法,以期完善音乐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符合学生实际,并且贴近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为更好地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吴姿霖
- 关键词: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教学改革
- 从二胡演奏到声乐演唱的启发——以《兰花花》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以民族声乐作品《兰花花》和二胡演奏曲《兰花花》为例,从二者的艺术表现的异同来展开研究,结合声乐演唱与二胡演奏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其发声原理、艺术表现手段等来展开具体的论述。希望通过对比研究使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能够多渠道地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诠释音乐作品。
- 吴姿霖
-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