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江
- 作品数:92 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生长棒技术在早期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英文)
- <正>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ffect of posterior surgery with wide pos...
- 王静杰李明顾苏熙朱晓东方秀统杨晓明赵永飞吴大江倪建强杨志洲上官磊王传峰吴骏峰
- 关键词:THORACOLUMBAR
- 文献传递
- 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撑开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撑开器,包括连杆和垂直于连杆的撑杆I,所述撑杆I套设于连杆上,所述撑杆I的套设部位设棘爪I,所述连杆长度方向上设棘齿I并与棘爪I相配合形成限位;还包括垂直于连杆和撑杆I的撑杆II,所述连杆...
- 佟大可纪方章浩魏强丁文彬唐昊吴大江谢杨王光超吴雪琳刘康秦升贺倩芸
- 文献传递
-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 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统计2005.03-2009.12期间门诊就诊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23例(男性52例,女性71例).患者根据侧凸Cobb角度不同分:A组<10°...
- 谢杨傅强李明陈自强王传峰朱晓东白玉树吴大江
-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影像学
- 胸椎管内原发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 横纹肌肉瘤是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15岁以下儿童,但发生于椎管内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24岁男性患者,未发现全身其他肿瘤表现却首先发生以截瘫为特征的脊髓压迫症状,经过手术切除减压,病理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患者存活...
- 朱晓东李明吴大江顾苏熙赵永飞方秀统杨晓明王静杰倪建强
- 关键词:胸椎管横纹肌肉瘤
- 文献传递
- 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
-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正术中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所发生的并发症.方法:2008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509 例,男110 例,女399 例;年...
- 陈誉李诚吴大江陈凯朱晓东傅强李明
- 脊柱侧凸手术神经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脊柱侧凸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研究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术中监测可以降低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脊柱侧凸神经并发症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以及处理策略的讨论,来探究当前脊柱侧凸神经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最...
- 吴大江李明
- 关键词:脊柱侧凸神经并发症外科
- 文献传递
- 胸廓成形术在脊柱侧凸畸形治疗中的现状及未来
- 胸廓成形术是指对组成胸廓的骨骼、软组织等结构进行矫形,以改造胸廓外观,改善肺功能的一类手术方法,胸廓成形术矫治脊柱侧凸伴随的胸廓畸形尤其是"剃刀背"畸形的效果已经得到肯定。脊柱侧凸患者的"剃刀背"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
- 吴大江张逸珉朱晓东李明
- 关键词:胸廓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分布
-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管内硬膜外脂肪的分布与腰椎间盘突出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0个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 MRI 横断位 T2WI 上测量他们腰3~4、腰4~ 5、腰5~骶1三个平面...
- 杨志洲李明朱晓东王静杰倪建强吴大江杨晓明顾苏熙赵永飞上官磊王传峰吴骏峰方秀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脂肪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
- 201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通过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前冠状面主凸Cobb角为48.6°(42°-63°),侧凸平均柔韧度34.2%。术后平均随访27.4个月(24-36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矫形效果和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进行患者主观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冠状面主凸平均Cobb角矫正率为62.1%。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2.3°。冠状面平衡由术前平均26 mm矫正为术后平均8 mm。腰椎前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6.7°增加为39.6°。[结论]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重建躯干的平衡,主客观疗效满意。
- 张伟李明朱晓东吴大江易红蕾陈家瑜魏显招张涤清
- 关键词:成人特发性
- 双侧椎弓根交叉间隔置钉矫形治疗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双侧椎弓根交叉间隔置钉矫形治疗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双侧椎弓根交叉间隔置钉矫形手术治疗Lenke 1型AIS患者36例,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11~18岁,平均15.3岁,术前胸椎侧凸角度均<75°,且侧凸柔韧性均>50%。测量术前和术后冠状面主胸弯Cobb角、胸椎矢状面Cobb角、C7铅垂线与骶骨正中线(CSVL)的距离、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角的垂直距离、双侧肋骨后凸的高度差(RH)、顶椎上下横突侧方5个肋间距总和的左右侧差值(ARSD)、胸弯顶椎椎体外侧缘至两侧胸壁距离的比值(AVB-R),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50~240min,平均176min;术中失血量460~1100ml,平均840ml。术中无脊髓、重要神经及血管损伤,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胸腔积液,2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伤口浅表感染。随访1.6~3.2年,平均2.06年。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56.7°±8.0°矫正为14.1°±6.0°(P<0.05),末次随访(17.2°±3.2°)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椎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8.9°±7.9°减小为21.9°±10.6°(P<0.05),末次随访(24.3°±5.1°)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矢状面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角的垂直距离由术前-11.7±12.1mm变为术后-1.4±9.4mm(P<0.05),末次随访(-2.7±4.7mm)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H、ARSD、AVB-R术前分别为37.7±5.8mm、20.1±6.6mm和1.56±0.16,术后分别为19.3±6.9mm、8.1±4.7mm和1.22±0.20,差异有显著性(P<0.05)。C7铅垂线与CSVL的距离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失败征象。结论:双侧椎弓根交叉间隔置钉矫形治疗柔韧性好的轻中度Lenke 1型AIS可以获得良好的三维矫形效果。
- 张伟李明朱晓东吴大江易红蕾陈家瑜魏显招吴冰张涤清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椎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