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全

作品数:69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茶叶
  • 15篇针形茶
  • 11篇揉捻
  • 11篇杀青
  • 10篇绿茶
  • 7篇茶叶生产
  • 6篇针形名茶
  • 6篇名茶
  • 6篇茶品
  • 6篇茶品质
  • 5篇摊放
  • 5篇筒体
  • 5篇鲜叶
  • 5篇茶树
  • 4篇香气
  • 4篇采摘
  • 4篇茶机
  • 4篇茶鲜叶
  • 4篇茶叶采摘
  • 3篇选育

机构

  • 69篇重庆市农业科...
  • 3篇重庆云岭茶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69篇吴全
  • 52篇钟应富
  • 42篇张莹
  • 40篇邬秀宏
  • 38篇袁林颖
  • 38篇徐泽
  • 29篇杨娟
  • 28篇罗红玉
  • 19篇李中林
  • 17篇邓敏
  • 11篇陈正明
  • 8篇杨海滨
  • 7篇周正科
  • 6篇侯渝嘉
  • 6篇刘素强
  • 5篇胡翔
  • 5篇蔡伦红
  • 3篇盛忠雷
  • 3篇柴友荣
  • 3篇唐敏

传媒

  • 9篇南方农业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中硒元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综述硒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形态、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转移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
杨海滨邓敏盛中雷邬秀宏吴全
关键词:有效性
光质萎凋对不同茶树品种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以室内自然萎凋为对照,比较红光、黄光、蓝光的不同光强(1000、1500、2000 lx)对不同品种红茶感官品质和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光质萎凋能保持或提升福鼎大白茶、蜀永1号萎凋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保持或提高了四川中小叶种红茶茶黄素含量;蓝光可提升蜀永1号、四川中小叶种红茶可溶性糖含量,还可降低福鼎大白茶、蜀永1号红茶茶褐素含量。黄光光强与福鼎大白茶红茶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四川中小叶种茶褐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蜀永1号萎凋叶和红茶茶多酚含量呈较大负相关,但不显著,而蓝光光强与四川中小叶种红茶可溶性糖含量呈较大正相关,但不显著。综合感官品质,福鼎大白茶红茶最佳的萎凋光质为1500 lx黄光、2000 lx黄光,茶红素含量较高,分别为2.211%、2.049%,而茶褐素含量较低,分别为3.081%、3.025%;蜀永1号红茶最佳的萎凋光质为1500 lx黄光,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四川中小叶种红茶最佳的萎凋光质为1500 lx黄光、1500 lx蓝光,前者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为3.4%,后者茶黄素含量较高,为0.280%,茶褐素含量较低,为2.937%。所以1500 lx黄光有利于提升所选品种红茶品质。
罗红玉王奕吴全吴全杨娟袁林颖王杰杨娟钟应富
关键词:茶树品种红茶光强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
徐泽张莹邬秀宏王杰吴全钟应富袁林颖杨娟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下述步骤:一、摊晾:将采摘的茶叶进行室内摊凉,将茶叶含水率降至60~70%;二、杀青:将摊晾完成的茶叶投入杀青装置内进行杀青,将茶叶含水率降...
徐泽张莹邬秀宏王杰吴全钟应富袁林颖罗红玉
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模式绩效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产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产业运行的总体绩效。本研究对当前我国茶产业存在的四种主要组织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比较了中国、斯里兰卡、日本和印度4个国家茶产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能有效提高茶产业运行绩效。最后,文章针对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特点提出了建议。
蔡伦红李中林吴全邓敏
关键词:茶产业绩效
变温变频理条工艺对针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探索针形茶变温变频理条工艺与机制,为实现针形茶自动化理条提供依据。比较不同的变温变频理条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针形茶变温变频理条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高-高-中"方式理条的茶样感官品质得分最高(93分),香气尚鲜栗香、滋味尚鲜醇、叶底绿明亮,干茶、茶汤、叶底的-a*值分别高达0.47、5.07、3.33;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分别为28.65%、2.64%、3.78%和3.68 mg/g。在固定温度与频率情况下,理条前期,水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叶温、热容量、焓迅速升高,3 min时分别高达64.4℃、4.88 k J/(kg/℃)、173 k J/kg;中期,水分质量分数逐步减少,叶温逐渐上升,热容量保持稳定,焓迅速降低;后期,水分质量分数下降较快,叶温升高缓慢,热容量及焓降低,理条结束时焓最低,为147 k J/kg;熵变不断减少且大于零,说明理条过程不可逆,平均失水率为2.78%/min。理条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不同阶段其作用表现不同:理条前期以升温为主;中期以失水、升温为主;后期以失水为主,升温为辅。采取前期高温高频、后期适当降温降频的理条方式有利于形成针形茶色绿、鲜醇的品质。
罗红玉吴全吴全袁林颖钟应富杨娟袁林颖王明乐张莹
关键词:针形茶
0724优质桑叶茶加工关键工艺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杀青及干燥是桑叶茶品质形成的关键。试验比较了6种杀青工艺、4种干燥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原料标准及品种制成的桑叶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汽热-微波杀青(投叶量4 kg/min、蒸汽温度120℃、蒸汽时间85 s、热风温度150℃、热风时间70 s;微波功率14组、投叶量20 kg/h、转速800 r/min、时间55 s,100℃烘干6.5 min、烘两次)效果最好。春季以沙二×伦教109的3~6位叶制桑叶茶品质较好。试验所制桑叶茶干茶绿润、汤绿亮、鲜香甜醇、叶底绿亮。
罗红玉吴全钟应富袁林颖王万华袁良军蒋贵兵杜英武秦俭
关键词:桑叶茶杀青
茶多糖的研究及其利用被引量:15
2009年
茶多糖在医药、保健、食品行业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茶多糖的分布、特性、提取方法及利用进行了综述。
刘素强钟应富吴全蔡伦红
关键词:茶多糖
一种轻简化茶树修剪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简化茶树修剪机,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方形电动伸缩杆,所述方形电动伸缩杆的右端依次贯穿驱动箱和保护框并...
邓敏张莹徐泽杨海滨王杰盛忠雷陈雪吴全
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茶叶流通效率提升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在生产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但在茶叶流通不断推进升级的过程中,流通体制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茶叶流通效率的瓶颈。通过对渠道权力理论的概述,分析了我国茶叶流通渠道特点以及权力结构和渠道权力结构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培育多元化流通主体、改革政府政策支持手段,有效解决茶叶流通渠道中权力结构失衡的问题,从而解决"小茶农"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茶叶流通效率提升和茶农增收的对策。
蔡伦红吴全汤燚刘素强李中林
关键词:渠道权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