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5篇病毒
  • 4篇细胞
  • 4篇儿童
  • 3篇婴儿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肝炎
  • 3篇肠道
  • 2篇亚群
  • 2篇婴儿巨细胞病...
  • 2篇婴儿巨细胞病...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肺炎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气管

机构

  • 15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厦门市儿童医...

作者

  • 15篇吴俊峰
  • 4篇方维民
  • 3篇赵国荣
  • 3篇卓志强
  • 3篇吴明娥
  • 2篇柯邵鹏
  • 2篇许华山
  • 1篇潘万贵
  • 1篇洪志明
  • 1篇康碧珠
  • 1篇陈惠娥
  • 1篇陈宝川
  • 1篇黄育坤
  • 1篇刘燕霞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布氏杆菌感染1例分析
吴俊峰许华山
儿童手足口病754例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54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比较各年龄段、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各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足口病2期及3期较1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手足口病3期较2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吴俊峰卓志强赵国荣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体液免疫传染病儿童
赛康欣注射液治疗儿童肠道感染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赛康欣注射液治疗儿童肠道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治疗组用赛康欣注射液溶于 5 % GNS或 0 .9% NS2 5 0~ 5 0 0 m L静脉滴注 ,对照组用环丙沙星注射液 2 ml· kg- 1静脉滴注。 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 92 .8% ,对照组总有效率79.1%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方维民吴俊峰
关键词:肠道感染儿童疗效观察
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抗病毒、预防感染、对症处理等治疗。另22例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开始2周,每次0.4g(1片),一日2次,随后减为每次0.4g(1片),一日1次,连续用药60d后,均复查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麻疹患儿出疹期,CD3+、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增高,CD4+/CD8+比例倒置,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CD3+和CD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患儿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疗效肯定,值得临床选用。
吴俊峰赵国荣柯邵鹏
关键词:匹多莫德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儿童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联合甘利欣治疗小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18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肌苷、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治疗组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20~60mg及甘利欣注射液50~100mg各加入10%GS250ml静滴,qd,15~30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强力宁20~60ml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各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qd,15~30d为一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63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小儿急性乙肝疗效满意。
方维民吴俊峰陈惠娥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甘利欣病毒性肝炎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吴俊峰方维民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更昔洛韦婴儿
金双歧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2003年
吴俊峰吴明娥刘燕霞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金双歧柳氮磺吡啶疗效
肠道病毒不同亚型与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EV71和非EV71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EV71感染致神经系统受累后惊厥发生的危险性是否增加。方法选取2015年我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有惊厥者为病例组,无惊厥者为对照组,以不同肠道病毒亚型为暴露因素,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同时EV71感染者按有无神经系统受累、有无惊厥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共有1 107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EV71感染445例,惊厥7例;非EV71感染662例,惊厥62例(χ~2=24.79,P<0.01,OR=6.46),非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是EV71感染者的6.46倍。EV71感染神经系统受累215例,惊厥2例;无神经系统受累者230例,惊厥5例,两组病例出现惊厥的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结论不同肠道病毒分型与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有关联,非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显著高于EV71感染,神经系统受累并不增加EV71感染者惊厥的发生率。
许华山陈凤英吴俊峰卓志强
关键词: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热性惊厥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更昔洛韦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反应,但停药后很快恢复。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吴俊峰方维民
关键词:更昔洛韦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时脑脊液改变和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时脑脊液的改变,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7月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收住的进行脑脊液检查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完整资料,比较脑脊液检查正常者与异常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同。结果脑脊液检查正常者42例,异常者89例。在发病年龄、嗜睡或倦怠、肢体抖动或惊跳及发热持续时间上,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WBC计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脑电图异常方面上,两组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发病年龄小、嗜睡或精神倦怠、肢体抖动或惊跳及发热持续时间长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
卓志强潘万贵赵国荣陈宝川吴俊峰洪志明康碧珠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系统脑脊液高危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