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电
  • 3篇心室
  • 2篇电图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肌缺血
  • 2篇血栓
  • 2篇血栓素
  • 2篇缺血
  • 2篇左室
  • 2篇高频心电图
  • 2篇6-酮
  • 1篇地平
  • 1篇调搏
  • 1篇动脉
  • 1篇对心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向量
  • 1篇心电向量图
  • 1篇心动图

机构

  • 1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南通卫...

作者

  • 11篇吴伟民
  • 5篇周家芳
  • 3篇顾勇
  • 3篇黄宗勤
  • 2篇吴翔
  • 2篇钮红音
  • 2篇朱健华
  • 2篇蒋金荣
  • 2篇陆伟杰
  • 1篇钮红英
  • 1篇李红梅
  • 1篇陈茂华
  • 1篇瞿玲谦
  • 1篇潘海燕
  • 1篇陆雪华
  • 1篇于小红

传媒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交通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干预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与血中某些活性因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比较缬沙坦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是否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是否更为有益 ,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79例伴有左室肥厚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缬沙坦组 ,缬沙坦80~ 16 0mgqd ;卡托普利组 ,卡托普利 2 5~ 5 0mgbid ;卡托普利 +缬沙坦组 ,卡托普利 12 .5~ 2 5mgbid +缬沙坦4 0~80mgqd。治疗期为 8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观测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相关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比 (VE/V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等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另对各治疗组每组 6例患者 ,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反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但未达正常。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动态观察卡托普利组AngⅡ及Ald先下降 ,后出现“逃逸”现象 ,但此后血清PⅠCP、PⅢNP及超声心动图改变仍继续好转。结论 ①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或联用均能抑制和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与纤维化 ,改善舒张功能 ;②缬沙坦组短期治疗的益处未见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两者联用未见明显优势 ;
潘海燕朱健华顾勇钮红音吴伟民
关键词:卡托普利干预活性因子
心内科病人高频心电图检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改变的关系
1996年
高频心电图(HFECG)为无创伤性心血管检查的一种新的检测手段,作者对200例心内科病人同步检测HFECG及超声心动图(UCG),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检查对象 受检病人均系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冠心病31例、心肌炎18例,以上诊断符合有关诊断标准,其他多为因心悸、胸闷就诊者。200例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5岁,平均47.85岁。健康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7岁,平均44.50岁。
龚亚驰蒋金荣吴伟民彭美娣
关键词:高频心电图心内科病人心肌损害高频切迹常规心电图
硝苯地平对运动诱发冠心病心肌缺血时TXB_2、6-酮-PGF_(1a)变化的影响
1992年
本文以放兔法测定50例正常人及3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者静息时和踏车运动试验时血浆丁XB_2、6-酮-PGF_(1α)浓度,冠心病组在口服硝苯地平(硝苯吡啶)45mg/日1周后重复检查。结果为:正常人运动时TXB_2稍增高,6-酮-PGF_(1α)显著增高;冠心病组TXB_2显著增高,6-酮-PGF_(1α)则无变化;硝苯地平可有效地抑制冠心病组运动时TXB_2增高,增大运动耐量,减轻心肌缺血。提示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可能与TXA_2-PGl_2平衡失调有关,硝苯地平可改善TXA_2-PGl_2平衡,缓解心肌缺血。
陆伟杰吴翔周家芳吴伟民方义方黄宗勤
关键词:硝苯地平血栓素
主动脉窦瘤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彩色多普勒心超声检测24例主动脉窦瘤(其中6例手术证实),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21例窦瘤破裂,其中18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或右室流出道16例、破入右房2例),3例无冠窦瘤均破入右房;另3例窦瘤未破裂。分析表明,彩色多普勒心超声为无创性检查,直观、可靠、重复性强、便于术后随访,且价廉、安全、方便,可代替升主动脉造影检查。
吴伟民瞿玲谦钮红音陆雪华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超声波诊断彩超
心室前向电力增大218例分析探讨被引量:1
1989年
通过对218例心室前向电力增大者的分析表明,水平面QRS环移向右前或最大向量>+90°,均有右室肥大等明确病变;而移向左前且最大向量<+90°者,无明确病变,对有心血管病症状者,考虑多由中隔支阻滞所致。QRS主体环前移与左室或右室前方游离壁传导障碍或右束支阻滞无明确关系。中隔支阻滞时水平而QRS环多呈逆钟向运行,可能由于传导延缓的加重,少数改作“8”字形或顺钟向运行,而当中隔支完全阻滞时则可无前向移位。中隔支阻滞并不增加更严重的心室内传导阻滞出现的可能性。
顾勇黄宗勤周家芳吴伟民
关键词:心电向量图心室
心室前向电力增大203例分析
1989年
本文表明,水平面QRS环移向左前者大多数(72.2%)由心室内前向传导阻滞引起,而移向右前者均由右室肥大等其他病变所致。前向传导阻滞的部位在中隔支。QRS主体环前移并非右束支阻滞的表现。中隔支阻滞时水平面QRS环多数呈逆钟向运行,可能由于传导延缓的加重,少数改作“8”字形或顺钟向运行,当其完全阻滞时则可无前向移位。中隔支阻滞并不增加更高程度心室内传导阻滞出现的可能性。
顾勇黄宗勤周家芳吴伟民
关键词:心室内传导阻滞QRS右室肥大右束支阻滞滞时
146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护理
1991年
自1981年至1990年我们共作146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术,今介绍其起搏导管的选择、插管方法、注意事项及心理护理,我们认为完成此项检查,护士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周家芳吴伟民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LVH)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EH伴LVH与无LVH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及昼间平均S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夜间平均SBP、平均舒张压(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24h收缩压负荷(SBP load)及舒张压负荷(DBP load)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SBP load及DBP loa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ABPVs)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ABPVs及舒张压标准差(ABPV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其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明显增大。夜间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更为密切。
陈茂华朱健华吴伟民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血压测定血压负荷血压变异
高频心电图(HFECG)对心肌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采用HFECG对95例分别诊断为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三组病人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三组病人HFEC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三组之间的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受检者普通ECG异常的各自阳性率与HFECG阳性率之间无相关性。提示,HFECG对心肌病变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两种ECG同时检查可使心肌病变的总阳性率进一步提高。
蒋金荣吴伟民
关键词:高频心电图心肌病变
螺内酯对慢性心衰左室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 75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使用ACEI类药物洛汀新及地高辛 ,袢利尿剂等和治疗组除加用螺内酯外 ,余处理同对照组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结果 :治疗组LVEF增加 ,室性早搏减少 ,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LVEDd缩小 ,在两组组内(治疗前后 )均有差异 ;血钾、血镁的上升在治疗组内有差异 ;NYHA分级好转率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使用螺内酯和ACEI类药能改善左室功能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 ,改善低钾和低镁 。
李红梅于小红吴伟民钮红英
关键词:螺内酯左室功能疗效观察ACEI类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