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印丹

印丹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结合疫苗
  • 2篇抗体
  • 2篇儿童
  • 2篇杆菌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糖抗体
  • 1篇血症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B
  • 1篇载脂蛋白B类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血症
  • 1篇致动
  • 1篇致动脉粥样硬...
  • 1篇嗜血杆菌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印丹
  • 3篇景春梅
  • 2篇夏勇武
  • 2篇刘岚
  • 2篇王偲
  • 2篇朱军
  • 2篇楚丽娟
  • 1篇刘昌林
  • 1篇张文佳
  • 1篇谢伟
  • 1篇李蓉
  • 1篇石宇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种Hib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以大鼠为模型,对市场上常见的三种Hib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比较三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了解几种疫苗之间免疫原性是否具有差别,为儿童选择接种Hib疫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将Hib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提供一定的基础。...
印丹
关键词:HIB结合疫苗免疫原性抗体水平
文献传递
重庆地区2010—2012年儿童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2010—2012年重庆地区儿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1 60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相应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均以痰标本分离率最高(85.08%,1 363/1 602);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新生儿科(29.21%,468/1 602)、呼吸科(18.79%,301/1 602)、重症监护病房(17.48%,280/1 602)。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但耐药率均小于50.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存在地域和人群差异,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王偲朱军景春梅印丹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儿童
3种不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多糖抗体水平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3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3种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HIB结合疫苗(PRP-tetanus tozoia conjugaye,PRP-t)分别免疫大鼠,设生理盐水为对照,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B多糖抗体浓度,分析其免疫效果。结果:不同HIB疫苗组内免疫前后抗体浓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试验组间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2、4周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HIB结合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不同疫苗对大鼠血清抗体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血清抗体水平影响较小,但不同时间的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变化。
张文佳景春梅印丹楚丽娟夏勇武刘岚
关键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多糖抗体
2006—2009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为了解目前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引起重庆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治和推广流感嗜血菌疫苗接种提供实验数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自重庆地区13842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深部痰标本;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法采用K-B纸片法;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结果共分离获得1967株Hi,分离率为14.2%。6月~3岁组和3~5岁组的Hi分离率分别为21.8%和16.3%,小于6月组和大于5岁组的分离率为10.3%和6.6%。95.5%的分离株在≤5岁年龄段;有40.3%患儿同时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5.8%。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呋辛、氨曲南、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4%、33.4%、20.6%;对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SXT)最高72.7%;β-内酰胺酶阳性组对复方磺胺甲嗯唑、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91.5%、52.8%、64.7%)明显高于阴性组(62.2%、2.7%、15.9%)。Hi对≥3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占30.0%;有74.1%分离株分布在8个常见的耐药表型,其中SXT最多,占32.3%,氨苄西林耐药表型集中分布在产β-内酰胺酶组。结论≤5岁儿童是Hi感染易感人群;Hi产β-内酰胺酶是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SXT已不宜用于Hi感染的经验用药,临床应关注Hi的多蓐耐药现象,并加强H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夏勇武刘岚王偲谢伟印丹楚丽娟朱军刘昌林景春梅石宇
关键词:流感嗜血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Β-内酰胺酶耐药性
致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B脂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是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组分,ApoB在动脉内皮下潴留沉积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步骤,血浆中ApoB水平增高的异常脂蛋白血症有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预测动脉硬化风险方面,
印丹李蓉
关键词:载脂蛋白B类动脉硬化脂蛋白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