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圣峰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灸
  • 2篇血症
  • 2篇针刺
  • 2篇脂血症
  • 2篇神经康复
  • 2篇十四经
  • 2篇十四经穴
  • 2篇头痛
  • 2篇突触
  • 2篇突触可塑性
  • 2篇偏头痛
  • 2篇经穴
  • 2篇康复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2篇肥胖
  • 2篇促神经
  • 1篇代谢
  • 1篇用穴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卢圣峰
  • 3篇唐勇
  • 3篇梁繁荣
  • 2篇余曙光
  • 2篇陈勤
  • 2篇徐斌
  • 2篇吴巧凤
  • 2篇刘志诚
  • 2篇谢惺
  • 2篇朱欢
  • 2篇吴曦
  • 2篇殷茵
  • 1篇刘旭光
  • 1篇李星
  • 1篇任玉兰
  • 1篇曾芳
  • 1篇徐道明
  • 1篇兰蕾
  • 1篇刘迈兰
  • 1篇谭峰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528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中医证型与病因病机的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肥胖相关指标、脂质指标、以及病因诱因间关系。方法纳入1528例肥胖病发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患者症状、体征分为胃肠腑热型、脾虚湿阻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阴虚夹瘀型六组不同证型病人。观察患者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及体质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析不同证型患者肥胖指标、脂质指标间差异,以及不同病因诱因与六组证型患者的关系。结果不同证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在年龄因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胃肠腑热型患者平均年龄最小,阴虚夹瘀型患者平均年龄最大;不同证型患者病程相比,痰湿内阻型患者病程最久;不同证型肥胖指标与脂质指标的比较,以脾虚湿阻型、痰湿内阻型患者肥胖指标与脂质指标较高,且与其他证型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因诱因为过食少动的患者以胃肠腑热型最多,病因诱因为情志异常的患者以肝郁脾虚型患者最多,六组证型患者在过食少动、情志异常、生育因素、嗜烟酒因素、遗传因素病因诱因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证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在年龄、病程、肥胖指标、脂质指标以及病因诱因的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辨证治疗存在一定临床意义。
殷茵刘志诚徐斌卢圣峰
关键词:肥胖高脂血症证型
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
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是针灸实现神经康复的重要作用机制,但针灸是否仅对有功能的突触有作用,对沉默突触是否具有唤醒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对沉默突触的唤醒作用可能是针灸促神经康复和影响突触可塑性的又一重要...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针灸神经康复
文献传递
左归丸调节β2AR介导的RANKL/OPG信号通路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量和显微结构水平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之一是通过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通过去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40只雌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雌二醇(50μg·kg-1·d-1)组、左归丸低、高剂量(2. 3,4. 6 g·kg-1)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显微CT对右侧股骨远端骨密度水平和骨小梁微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胫骨和下丘脑组织中β2AR,OPG,RA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水平(P <0. 01),增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P <0. 01),减少卵巢摘除诱导引起的大鼠骨量丢失,改善股骨远端骨小梁显微结构水平。同时,左归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上调胫骨组织中OPG mRNA和蛋白表达(P <0. 01),下调下丘脑组织β2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0. 01),同时也能显著下调胫骨组织中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0. 01)。结论:左归丸改善围绝经期综合症,增加骨量和改善骨小梁显微结构水平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对β2AR介导的RANKL/OPG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刘飞祥林子璇徐道明叶素敏张明玥樊巧玲谭峰李星柴毅麦聪英卢圣峰
关键词:左归丸
针刺足少阳胆经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葡萄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FD的中枢机制.方法:以肝郁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疏肝解郁常用的足少阳胆经穴为电针刺激点,观察针刺治疗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针刺前后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评价针刺治疗效应,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分析针刺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刺治疗后患者NDI症状积分显著减低(32.30±13.17 vs 52.10±14.69),ND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88.57±11.59 vs 75.45±17.52,P<0.05);患者双侧小脑、前扣带回、海马、海马旁回以及左侧脑岛等边缘系统脑区的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P<0.005).结论:针刺足少阳胆经穴可以有效改善肝郁型FD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效应的发挥可能与改善FD患者边缘系统为主脑功能活动异常,调节与病情相关的脑岛、前扣带回和小脑功能有关.
曾芳兰蕾刘迈兰卢圣峰唐勇刘旭光梁繁荣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
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
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是针灸实现神经康复的重要作用机制,但针灸是否仅对有功能的突触有作用,对沉默突触是否具有唤醒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对沉默突触的唤醒作用可能是针灸促神经康复和影响突触可塑性的又一重要...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针灸神经康复
文献传递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分析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用穴规律。方法:搜集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进行提取,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196篇,腧穴63个。63个腧穴分布于十四经,其中足少阳胆经腧穴23个,手少阳三焦经腧穴7个;纳入腧穴中特定穴53个,涉及特定穴9种。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主要以手、足少阳经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陈勤吴曦朱欢谢惺卢圣峰唐勇梁繁荣
关键词:偏头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十四经穴特定穴
十四经腧穴在偏头痛治疗中的运用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总结近50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十四经腧穴运用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为研究对象,运用本课题自行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481篇中外文献,481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136个,使用的腧穴以少阳经为主(54.79%),尤以足少阳经腧穴使用最多,这种归经趋势在不同刺灸法中均得以体现,同时不受主、配穴分类、不同刺灸法、腧穴分布的影响。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取穴仍是基于"循经取穴"的经络辨证基础之上,运用具有特殊作用的特定穴,注重上下配穴和远近配穴,对疾病进行治疗。
陈勤吴曦卢圣峰任玉兰李仕进朱欢谢惺唐勇梁繁荣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腧穴十四经穴
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纳入173例并发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耳针治疗,隔日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及体质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分析总体疗效与不同因素间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各项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总有效率为81.5%;患者疗效与患者治疗前肥胖度呈相关关系,肥胖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5);病程≤5年的患者组与5~10年患者组间疗效有明显差异,χ2=8.002,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肯定、操作方便,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病程、肥胖度、病因诱因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殷茵刘志诚徐斌卢圣峰
关键词:肥胖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针刺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