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文哲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泪腺转移一例
- 2014年
- 患者男,56岁。因发现右侧眼眶肿物10天入院。患者于10天前发现右眼眶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眼球突出,无痛,偶感局部胀感,生长迅速。体检:右侧眼眶外上方可见明显隆起,基底可及一约3.5 cm×3.0 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度差,右侧眼球运动障碍,视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
- 王丽君李金鹏陈华宋金龙石丛丛卜文哲丛宁韩明笑天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眼眶肿物泪腺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突出视力正常
- TACE联合射频消融与单独射频消融治疗结节型肝癌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单独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RFA两种方法治疗结节型肝癌的有效性。方法 143例肝内病变直径为3~5 cm肝癌患者(RFA组76例,TACE+RFA组67例),通过CT扫描和AFP水平测定进行随访。两组病例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元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43例经RFA或TACE+RFA治疗后平均随访42个月(2~127个月),RFA组有73%的患者出现局部肿瘤进展,TACE+RFA组有38%的患者出现局部肿瘤进展;RFA组1、3、5、7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48%、74%、87%和90%,TACE+RFA组1、3、5、7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8%、38%、53%和68%,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FA组有2例(2.6%)治疗后出现腹腔出血和肝段梗死等并发症;TACE+RFA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式(RR,0.677;P=0.041)、Child-Pugh分级(RR,1.504;P=0.04)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RFA治疗结节型肝细胞癌较单独应用RFA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同时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式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金鹏陈华石丛丛宋金龙卜文哲韩明笑天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DynaCT在肝癌TACE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D DSA造影图像与三维DynaCT造影图像在TACE术中明确肿瘤病灶与肿瘤供血动脉关系;将二维X线的碘化油沉积图像与平扫DynaCT中的碘化油沉积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栓塞效果的差异性,从而来评价Dy...
- 卜文哲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造影图像
- TACE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05-02-2013-05-28山东省肿瘤医院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69例和观察组(TACE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76例。随访监测治疗后4、12、24及48周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疗效判断采用修正后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观察患者TACE治疗后的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两组患者ALT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ALT水平在治疗24周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BV DNA不可测率在治疗后第4、12、24和48周分别为27.3%、36.4%、45.5%和72.7%。对照组患者HBV DNA水平无明显变化。第48周时,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42.9%,HBeAg转换率为14.3%;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HBeAg阴转或转换。随访至2013-11,观察组41例(53.95%)患者生存,35例(46.05%)患者死亡;对照组19例(27.53%)患者生存,50例(72.46%)患者死亡。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6.05%,对照组ORR为2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6.216,P=0.01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6.84%,对照组DCR为60.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6,P=0.001。中位OS观察组为18.5个月(95%CI:15.5-21.5),对照组为12.3个月(95%CI:9.8-1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09;中位PFS观察组为8.4个月(95%CI:6.9-9.9),对照组为5.9个月(95%CI:4.9-6.8),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570,P=0.003。结论乙型肝炎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TACE后肝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 王丽君卜文哲陈华李金鹏马双双宋金龙
- 关键词:肝肿瘤恩替卡韦动脉化疗栓塞
- NLR对肝癌TACE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06-02-2009-02 154例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肝功能、乙肝抗原阳性、肿瘤直径、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甲胎蛋白水平、NLR以及术后患者NLR下降等对生存期的影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术前单因素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TACE治疗前患者NLR的平均值为2.5,其中NLR≥2.5(69例)和NLR<2.5(85例)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和13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术前高水平的NLR、术后NLR水平下降、肿瘤直径≥5cm、血管侵犯和甲胎蛋白水平升高与短的生存期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水平NLR(OR=0.678,95%CI:0.476-0.897;P=0.038)和血管侵犯(OR=1.489;95%CI:1.002-2.234;P=0.039)为降低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高水平的NLR是降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患者的NLR升高与下降相比,NLR水平的升高对患者的预后更有利。
- 李金鹏胡善亮陈华卜文哲宋金龙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