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翻译理论的模糊性——简论严复的“信、达、雅”和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被引量:1
- 2009年
- 语言学,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翻译作为语际间转换的活动,其基本事实就是用译入语来传达源语言所隐含的意义,作为指导翻译活动的翻译理论从本质上是模糊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一直以来就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在中国译界也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二者都对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但是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对翻译标准的精确描述,而是通过模糊表达指出了翻译的模糊美。
- 刘金萍
- 关键词:翻译理论等值翻译
- 从顺应论角度看反语的语用功能被引量:1
- 2015年
- 从语用学、认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反语研究进行了回顾。尝试运用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探讨英语反语在实际使用中的语境动态顺应性,分析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反语类型,最后总结反语使用的语言顺应性,即反语的选择使用要顺应语言使用中的心理期待、符合社会规约及交际者的社会角色。
- 刘金萍李朝
- 关键词:顺应论反语语境顺应
- 试论翻译中的模糊修辞功能——模糊修辞在英汉翻译中的语用功能
- 2016年
-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异域思想文化之间的传递与交流。模糊修辞的应用实现了翻译意义精确与模糊的相互结合。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使用模糊修辞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表意效果;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作为语言运用手段之一的翻译的模糊性,修辞格也具有模糊的特征;模糊修辞的使用丰富了译文文本的文化色彩、语言形式。
- 刘金萍李朝
- 关键词:模糊修辞翻译语用功能
- 从语言的模糊性看翻译
- 2010年
- 翻译学的研究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内外语言学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语言模糊性的热潮。理论及事实都表明,翻译也是具有模糊性的。本文就是在阐述语言模糊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模糊性的研究,指出了翻译学的模糊性。
- 刘金萍
-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翻译理论翻译实践
- 语言单位模糊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语言具有模糊性,并且这一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音、词汇和语法、语篇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在语言的模糊性上有着具体的表现。模糊是语言的自然特性,它体现在单词、句子、语篇的各个层面上,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样的,这一模糊性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到模糊对等。
- 刘金萍
- 关键词:语音词汇语法语篇
-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语言的模糊翻译被引量:1
- 2013年
- 从语言顺应性论述了英汉语言的模糊翻译。译者不仅要翻译出原文的语言结构,更主要的是通过模糊翻译使译语传递出原语所包含的文化风情、异国风俗。"精确"不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译者在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要求,顺应不同的心理期待及文化习俗,对语言作出适当的调整。提出译者应通过顺应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语言动态变化及顺应读者的意识形态对语言在灵活性的基础上作出选择,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心理期望,符合当时的社会规约及风俗习惯。
- 刘金萍李朝贺建华
- 关键词:翻译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
- 从孙致礼版《傲慢与偏见》看译者与作者的思维对接
- 2023年
-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形式、语言结构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思维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及实践活动。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使自己的思维模式无限地接近作者的思维模式,以此传达出译作的异域特点。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译者与作者思维,探索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者思维对接对译作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刘金萍李朝
-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思维翻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