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雨

作品数:39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超声
  • 9篇成像
  • 8篇乳腺
  • 7篇腺癌
  • 6篇心动图
  • 6篇肿瘤
  • 6篇超声心动图
  • 5篇多普勒超声
  • 5篇心肌
  • 5篇造影
  • 5篇乳腺肿
  • 5篇肿块
  • 5篇甲状腺
  • 5篇彩色多普勒
  • 5篇彩色多普勒超...
  • 5篇超声检查
  • 5篇超声诊断
  • 4篇乳腺癌
  • 4篇乳腺肿瘤
  • 4篇速度向量

机构

  • 38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益阳市中心医...

作者

  • 38篇刘红雨
  • 20篇周佳
  • 16篇蒋迪
  • 12篇唐焱
  • 6篇周宏
  • 6篇章娉
  • 5篇李毓红
  • 4篇丁正东
  • 4篇田蕾琪
  • 4篇李媛
  • 4篇周启昌
  • 4篇蒲大容
  • 3篇韩东
  • 3篇王巧
  • 3篇童海
  • 3篇田林锋
  • 2篇曾施
  • 2篇田方平
  • 2篇钟黎黎
  • 2篇刘进才

传媒

  • 8篇中南医学科学...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143例(193处病灶)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二维诊断。对所有肿块进行弹性成像分级,比较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共显示良性肿块116个,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97个、腺瘤8个、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11个;恶性肿块27个,全为乳头状甲状腺癌。以超声弹性成像Ⅲ级及以上为临界值,94.83%的良性肿块在超声弹性成像评级中属于0~Ⅱ级,仅5.17%的良性肿块属于Ⅲ级和Ⅳ级;96.30%的恶性肿块在超声弹性成像评级中属于Ⅲ级和Ⅳ级,仅3.70%的恶性肿块属于0~Ⅱ级。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地检测甲状腺肿块,而肿块周边的囊实性病灶和弧形钙化应该是造成超声弹性成像评级错误的主要原因。
唐焱章娉周佳蒋迪刘红雨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良恶性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来某院就诊的72例(89个肝脏病灶)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病灶的增强时相、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并对所有病变肝脏做病理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9个病变肝脏中有38个恶性病变(包括转移性肝癌13个,肝细胞性肝癌18例,肝母细胞瘤2个,肝内胆管细胞癌3个,恶性淋巴瘤2个),有51个良性病变(包括肝硬化增生结节6个,局灶性增生结节8个,低脂灶8个,血管瘤28个,错构瘤1个)。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0.2%,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5.8%,特异性为62.7%。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媛韩东刘红雨蒋迪李毓红
关键词:肝脏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36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早孕及20例良性葡萄胎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测,对其子宫肌壁内血流信号、子宫动脉频谱、动静脉频谱等CDFI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记录病灶区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记录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对36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前后CDFI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动脉RI值较低,为高速低阻力性动脉频谱;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宫壁血流异常丰富,子宫肌层病灶内血管阻力指数RI<0.4;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全身化疗取得疗效后子宫肌层血流丰富区逐渐缩小,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β-HCG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评价化疗效果、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颖刘红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例BCS的超声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将BCS分为3型:单纯肝静脉阻塞型、下腔静脉阻塞型和混合型。结果单纯肝静脉阻塞型4例,下腔静脉阻塞型18例,混合型10例,误诊为肝硬化3例,诊断准确率为91.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可作为布加氏综合征的首选诊断方法。
蒋迪刘红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并对良恶性肿块的形态规则、边缘、回声、后方衰减、纵横比、微钙化、血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0例良性肿块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主要表现为:92例形态规则,占83.6%(92/110),101例边缘光滑,占91.8%(101/110),89例内部回声均匀,占80.9%(89/110),99例后方回声正常或增强,占90%(99/110),107例纵横比<1,占97.3%(107/110)。52例恶性肿块组中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主要表现为:44例形态不规则,占84.6%,42例边缘不光滑,占80.8%,回声不均匀共31例,占59.6%,45例后方回声衰减,占86.5%,48例出现微钙化,占92.3%,43例纵横比>1,占82.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著提高了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蒋迪刘红雨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应变比值法与弹性成像评分法对肝局灶性病变性质判断价值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比值法(SR)与弹性成像评分法(UE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9例临床诊断FLL患者共77个病灶,术前均分别接受SR检查及UES评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R法及UES评分法判断FLL性质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率。结果良性患者39例(45个病灶),恶性患者30例(32个病灶)。SR诊断FLL性质的AUC为0.925,95%CI:0.884~0.973;UES评分的AUC为0.912,95%CI:0.825~0.961。SR诊断FLL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3.33%、90.63%、92.21%;而UES评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6.67%、78.13%、83.12%。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检查及UES评分均具有较好诊断价值,而SR检查能更加有效鉴别诊断FLL良恶性。
章娉唐焱周佳蒋迪刘红雨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宫外孕80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S)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宫外孕的80例患者分别进行经腹超声检查(TAS)及TVS,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TAS对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为67.5% (54/80),而TVS诊断准确率为 96.25% (77/80).结论:在诊断宫外孕方面,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更准确,对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刘红雨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宫外孕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联合B型尿钠肽原水平检测对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功能的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全身性感染患者B型尿钠肽原(BNP)水平,并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阐明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n=35)和非心衰组(n=79),检测所有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采用Killip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与血浆BNP水平和LVEF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采用BNP水平检测、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和BNP水平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LVIDD值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t=8.985,P=0.039;t=11.459,P=0.028),LVEF值明显低于非心衰组(t=9.852,P=0.031);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0,P<0.05),与LVEF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785,P<0.05);BNP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BNP水平检测联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结论: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联合BNP水平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唐焱周宏周佳蒋迪田林锋刘红雨钟黎黎
关键词:心功能全身性感染灵敏度特异度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局部心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上各节段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结扎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前和术后30min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集动态图像,脱机行VVI分析,测量左心室心肌各节段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VVI参数: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缺血后,分别与术前及与假手术组比较,长轴方向上,前间隔心尖段与后壁心尖段的Vs明显减低;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与后壁心尖段Ss、SRs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轴方向上,前壁、侧壁的基底段,前间隔、前壁、侧壁的中间段和心尖水平的各节段的Vs明显减低;前间隔、前壁、侧壁的基底段,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的中间段以及心尖水平各节段的Ss、SRs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后左心室支供血节段及部分相邻节段的长轴及短轴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VVI技术能够客观、准确的检测实验兔心肌长轴和短轴方向上局部运动功能的微小变化,为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的、可靠的定量工具。
厨佳周启昌蒲大容刘红雨丁正东田蕾琪周嘉炜肖永志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缺血局部心肌功能
非典型性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无临床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亦称为非典型性亚急性甲状腺炎(ASAT),该研究旨在探讨ASAT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个经病理证实的ASAT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初步分析发现所有结节均呈实性低回声且无钙化。随机抽取41个经病理证实的实性低回声且无钙化的甲状腺癌结节纳入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超声特点。结果 ASAT组、对照组结节大小分别为0.8-4.1 cm,平均(1.7±0.8)cm,0.6-3.3 cm,平均(1.2±0.6)cm,病例组均较对照组结节大(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出现纵横比〉1、统计学意义低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AT组出现边界模糊比例高于对照组(80.5%对29.3%,P〈0.05),以边界模糊诊断AS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70.7%。而回声向心性减低只见于9例ASAT结节,回声向心性减低诊断AS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2.0%和100.0%。结论结节边界不清,回声向心性减低有助于非典型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李媛韩东刘红雨蒋迪李毓红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甲状腺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