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疽康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33例
- 目的;观察糖疽康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疽康汤治疗,连续服用90天,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中医证...
- 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李建秀刘玉斌陈景丽
- 关键词:药理活性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足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析
- :探讨238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 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舌脉)及相关检查进行观察记录,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结果:238例患者...
- 孙文亮于红俊左艳敏李建秀李宝芬刘玉斌王元松
-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证候
- 用前列地尔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用前列地尔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足(Wagner)病变的分级中被评为III级的患者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Wagner分级中被评为III级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前列地尔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刘玉斌孙文亮陈景丽于洪俊李建秀左艳敏
- 关键词:前列地尔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糖尿病足疗效
- 分阶段辨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体会
- 糖尿病足溃疡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癖血阻络,治疗上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等方法,从而达到补虚祛邪,虚实兼顾,溃疡愈合的目的.根据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整体状况和局部伤口情况,临床上大致分三个阶段辨证治疗,活...
- 孙文亮于红俊李建秀刘玉斌左艳敏陈景丽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中医辨证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对1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总结
- 2019年
-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脓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脓毒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尽早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本文对1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
- 刘玉斌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脓毒症
- 藏红花素调控NLRP3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研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NLRP3通路角度研究藏红花素(crocin, 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采取正常饲养。其余小鼠接受高脂饮食继续喂养8周,之后链脲佐菌素造模并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MCC950组(10 mg/kg MCC950,腹腔注射)、低剂量CRO组(5 mg/kg,灌胃)、中剂量CRO组(10 mg/kg,灌胃)、高剂量CRO组(20 mg/kg,灌胃)。治疗8周后,收集小鼠24 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urine total protein, 24 h-UT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评估其肾功能。对肾脏同一部位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因子[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 E-cad)、波形蛋白(vimentin, 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EMT的影响,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相关因子[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剪切体(cleaved-caspase-1)、白介素1β成熟体(mature-interleukin-1 beta, mature-IL-1β)、白介素18成熟体(mature-IL-18)]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NLRP3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RO治疗后,DKD小鼠Scr、BUN、24 h-UTP有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好转,E-cad表达升高,VIM、α-SMA、TGF-β1表达降低,NLRP3、ASC、cleaved-caspase-1、mature-IL-1β、mature-IL-18表达下调。以
- 刘玉斌苏金浩陈伟王军及晓晖刘英凯王元松
- 关键词:藏红花素糖尿病肾病上皮间质转化
- 糖疽康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33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疽康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疽康汤治疗,连续服用90d,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溃疡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疽康汤对改善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溃疡愈合有明显疗效,是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药物。
- 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李建秀刘玉斌陈景丽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中西医结合湿热型
- 湿热下注在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3年
- 脾虚湿热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热下注是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临床上采用健脾、清热、祛湿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采取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的措施,可以避免湿热下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 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刘玉斌陈景丽郭建辉
- 关键词:湿热下注糖尿病足健脾祛湿养阴清热
- 糖尿病足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238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舌脉)及相关检查进行观察记录,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23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72.3%)、肌肤甲错(67.6%)、神疲倦怠(65.6%)、大便不爽(57.9%)、纳呆腹胀(45.8%)、肌萎无力(44.5%)、舌质暗红(61.7%)、苔黄厚(56.7%)、脉细涩(38.6%)。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96.6%)、湿热(75.2%)、阴虚(70.1%)、气虚(68.9%)最为常见,实性证素与虚性证素之间的组合是糖尿病足中医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结论:糖尿病足的证候组合特点是虚实夹杂,基本的中医证型是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
- 孙文亮于红俊李建秀刘玉斌李宝芬王元松左艳敏
-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证候
- 利拉鲁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胰岛素+口服药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基于血糖漂移、脂肪细胞炎症反应、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利拉鲁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胰岛素+口服药疗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胰岛素+口服药疗效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980例,采用单盲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联合组,各4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口服药;在此基础上,利拉鲁肽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血糖漂移、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G)、脂肪细胞炎症反应指标[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内脂素(Visfatin)、趋化素(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PI3K/Akt通路[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和核因子κB(NF-κB)]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12周后,联合组患者空腹血糖、2 hBG和HbA1c水平低于利拉鲁肽组,BMI、HOMA-IR低于利拉鲁肽组,C肽水平高于利拉鲁肽组,血糖漂移系数、血糖漂移最大幅度、MAGE和AUCPG>7.8 mmol/L低于利拉鲁肽组,sfrp5水平高于利拉鲁肽组,Visfatin、Chemerin、TNF-α和IL-6水平低于利拉鲁肽组,P-PI3K、P-Akt水平高于利拉鲁肽组,NF-κB水平低于利拉鲁肽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6/490),与联合组的0.61%(3/4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胰岛素+口服药疗效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能发挥降糖和减重双重作用,改善患者血糖漂移、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脂肪细胞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通路,安全可靠,或可作为胰岛素+口服药疗效不佳的肥胖T2DM患
- 刘玉斌王晓蕴马凌云
- 关键词:血糖漂移PI3K/AKT通路利拉鲁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