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古代目录学看中国文言小说观念的演变被引量:5
- 2006年
- 《汉志》小说家类著录的书目说明,最初的小说主要是被各家学说摒弃的浅薄琐细的说理文;《隋志》小说家类著录了大量带有鲜明叙事风格和娱乐性质的作品,小说观念重在叙事纪实;新《唐志》则在此基础上,将大量记叙神仙鬼怪、虚诞离奇的作品从杂传类退入小说家类,首次突出了小说的虚构性;《四库全书总目》将更多的参神异、记怪诞的作品从史部退入小说家类,并且把说理文从小说领域中清除出去,最终确立了小说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叙事性和虚构性。
- 刘湘兰
- 关键词:古代目录学叙事性虚构性
- 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从滑稽美学看魏晋风度
- 2004年
-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指出 :“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可见 ,高雅飘逸的名士也有滑稽世俗的言行举止。导致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点 :天下沉浊 ,不可与庄语 ;玄风的熏染。本文试图运用滑稽美学的理论来探讨“魏晋滑稽“的表现方式及其反映的名士心态 。
- 刘湘兰谢皓烨
- 关键词:魏晋风度
- 杜甫《解闷十二首》三题被引量:2
- 2004年
- 《解闷十二首》是杜诗中风格独特的佳构,它是一组特殊的联章诗,诗歌主题、章法与语言风格呈现多样化和跳跃性;同时,该诗又阐述了杜甫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主张,有助于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探讨其诗学思想;咏荔枝诗以小题材反映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寄慨遥深,从中体悟人生哲理,揭示社会现象。
- 刘湘兰
- 关键词:诗歌理论杜甫
- 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被引量:11
- 2005年
- 较之魏晋六朝的其它时期,两晋杂传的创作十分兴盛。著作郎为“清官”的性质,使其受到贵族与寒族士人的共同青睐。特别是两晋“著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的史官制度,为寒微士人凭借文史著述之才进入仕途打开了一个门径,激发了寒士们对人物别传的创作热情,由此导致了两晋杂传的大量涌现。
- 刘湘兰
- 关键词:著作郎杂传
- 《燕丹子》与《荆轲传》叙事艺术之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燕丹子》与《荆轲传》均为我国古代早期相对成熟的叙事文。尽管二者的题材相同 ,但它们的叙事视角、主题和结构有很大差异 ,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文体意识。《燕丹子》的叙事视角为个性视角 ,目的在于叙述太子丹复仇这一历史事件 ,叙事呈“线状结构”;《荆轲传》采用历史视角 ,主要为荆轲这一英雄人物立传。其叙事建构以荆轲为叙事中心 ,向四周辐射出去。后代文人以司马迁的叙事艺术为圭臬 ,同时继承《燕丹子》采摭异闻 ,虚构故事的传统 。
- 刘湘兰
- 关键词:《燕丹子》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