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
- 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
- 刘江
- 关键词:文学奖
-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利润率下降的制约被引量:2
- 2008年
-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将不断下降。从19世纪中期至今,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次经济波动,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但是近二十年来,下降趋势渐缓并开始上升也是事实。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因创新导致的局部变化、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剩余价值率的变化等,都制约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利润率变化的长期趋势需进一步考察。
- 刘江
- 关键词: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
- 基于洲际面板数据的电子政务与政府清廉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电子政务的开放性特征与政府的廉洁建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但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对于政府的廉洁建设的具体影响路径也不尽相同。文章根据12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洲际研究了电子政务对于政府清廉度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的电子政务对于政府清廉度有显著推动作用;亚洲国家除了网络建设因素的影响不显著之外,人力资本投资、电信基础建设、电子参与度都表现为统计显著;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电子政务基本上没有对政府清廉度的建设起到显著作用。
- 刘江
- 关键词:电子政务人力资本公共管理
- 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对资本效率的门槛效应
- 2016年
- 采用门槛面板模型方法,并基于国有工业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资本效率差异的视角,区别不同的阶段的市场化进程,可分析国有企业规模与其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发展越高的行业中,国企规模的扩张越不利于其效率的改善。一个合理的推论是,市场化中等发展程度的行业,尤其是公用事业,应及时将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尽可能降低改革的成本。在市场化发展程度高的行业,则应坚持既定的改革总方向。
- 刘江刘旗
-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资本回报率国有企业
- 中国出口规模存在周期律吗?——基于二十世纪末以来的数据
- 2021年
- 根据我国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月度出口数据,运用自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出口的周期运行特征。实证的结果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出口呈现出为期十年左右的中期特征、五年左右的中短期特征,以及一个季度左右的短期特征。进一步的推断认为,在今后的十年中,我国出口很可能从相对快速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波幅较大的相对慢速增长模式。在今后的"双循环"运行过程中,出口将起到重要的稳定器作用。所以,我国的出口需要进一步改革阻碍提升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的制度性因素,要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开放政策和完善国际对话沟通机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
- 刘江
- 基于中国经济运行周期视角的滞胀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周期,即长周期的开始阶段,中长周期的下降阶段,中周期的复苏向扩张的转化阶段,短周期的再次扩张阶段。当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放缓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通货膨胀也会继续上行。中国在短期内同时出现严重的停滞与通胀的可能极低,出现严重停滞与缓和通胀、或者是缓和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胀的可能性也较低,但是在中长期内出现轻微停滞与通胀的可能却非常高。政策含义是,中国亟需解决过去三十年来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遗留下来的结构性欠账,以人力资本投资为重点,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推进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
- 田惠敏刘江
- 关键词:经济周期滞胀人力资本投资
- 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分布特征
- 2018年
- 在经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并实施了系列产业促进政策之后,工业领域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布局产生了哪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领域的下一步改革取向。根据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可以分析发现:(1)国企的相对份额虽略微下降,但基本稳定;外企的相对规模持续下降,尤其是代表高新技术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外企恰好相反,私企的相对规模逐年上升。(2)国企的资本回报率对于行业相对规模的正向效应显著,但在私企和外企中却并不显著,这揭示出当前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重要配套措施尚不到位,从而抑制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持续提升。
- 刘江
- 关键词:所有制市场化分位数回归资本配置
-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实证分析——基于1952~2006年数据被引量:8
- 2009年
- 根据1952~2006年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人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55年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配弟—克拉克定律,但各产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却与之不甚相符。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预计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继续上升,将在5年后达到峰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计在2024年左右达到高峰,但不会超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中国促进就业的关键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 刘江
- 关键词:就业脉冲响应函数协整关系
- 中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简评被引量:1
- 2008年
- 对于中国自1994年始连续13年的贸易顺差,高收入国家颇感矛盾,一方面通过与中国贸易往来享受到了大量廉价商品,另一方面本国的非熟练劳动力岗位受到部分冲击。但出于种种原因,高收入国家更多地在突出后者。本文认为,如果中国目前的贸易和创新机制不发生重大调整,即使人民币小幅升值,贸易顺差的格局将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将会持续。同时,中国的金融风险会增加,经济泡沫会被进一步放大。
- 刘江丁一凡
- 关键词:贸易顺差就业汇率经济泡沫
- 工业领域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效率比较:2003—2011年被引量:5
- 2015年
- 工业领域中,国有工业资本与非国有工业资本的效率差距是否会随着改革的进程得到改善关系到工业改革下一步的路径取向。本文基于工业领域2003—2011年的数据发现:(1)国有工业资本与非国有工业资本的净资本回报率差距并未随经济改革的推进而缩小。(2)越是倾向于国有企业的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而导致国有工业资本的效率落后于非国有资本。(3)在公用事业领域,私有工业的资本效率逐渐超过了外资工业;在战略性资源领域,外资工业资本的效率最高;在一般竞争领域,私有工业资本的效率最高。
- 刘江
- 关键词: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