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燕

作品数:34 被引量:1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混凝土
  • 5篇土结构
  • 5篇阻尼
  • 5篇混凝土表面
  • 5篇混凝土结构
  • 4篇装配整体式
  • 4篇阻尼器
  • 4篇温度效应
  • 3篇地震
  • 3篇地震响应
  • 3篇对流换热
  • 3篇对流换热系数
  • 3篇应力
  • 3篇太阳辐射
  • 3篇热系数
  • 3篇黏滞阻尼器
  • 3篇抗震
  • 3篇换热
  • 3篇换热系数
  • 3篇减震

机构

  • 20篇同济大学
  • 17篇上海大学
  • 1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作者

  • 32篇刘文燕
  • 8篇耿耀明
  • 6篇何文福
  • 3篇黄鼎业
  • 2篇刘飞禹
  • 2篇杨森
  • 2篇赵勇
  • 2篇张建荣
  • 1篇李伟兴
  • 1篇黄崑
  • 1篇汤永净
  • 1篇陈军
  • 1篇夏春红
  • 1篇徐向东
  • 1篇熊学玉
  • 1篇黄贻平
  • 1篇徐军
  • 1篇柯翔西
  • 1篇刘照球
  • 1篇华毅杰

传媒

  • 4篇四川建筑科学...
  • 4篇结构工程师
  • 3篇建筑结构
  • 2篇混凝土与水泥...
  • 2篇工业建筑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2003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弯折P—δ全曲线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不同碳纤维体积含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弯折试验,得到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C)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模型,可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耿耀明刘文燕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地面空间严重不足问题使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地下综合体在城市建设立体化、生态化、系统解决城市(副)中心商业、娱乐、交通等问题显示出优势。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现状及问题,介绍了欧洲...
耿耀明刘文燕
关键词:轨道交通
文献传递
某楼板薄弱连接的塔楼结构设计被引量:5
2015年
介绍了某商用塔楼结构设计。该结构中庭处楼板有效宽度仅占结构总宽度的22%,存在楼板连接特别薄弱的情况。结构设计时,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思想,确定了薄弱连接板的抗震性能目标,满足小震弹性、中震承载力极限状态。采用全楼弹性膜的假定,进行了楼板应力分析和抗震设计。此外,考虑到连接板一旦破坏,结构将成为两个独立的双塔,原有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也随之改变,结构强度设计时取整体模型和分塔单独模型计算的包络。
刘文燕
关键词:超限高层连接板平面应力
橡胶砾石级配对筋土界面循环剪切特性的影响
2024年
橡胶砾石作为基础填料,具有低剪切刚度、高阻尼比的特性。为了研究土工格栅-橡胶砾石的循环剪切特性,利用室内动态直剪仪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分析了4种橡胶砾石颗粒级配(级配不良GR1、GR4,级配良好GR2、GR3)、3种橡胶配比(10%、30%、60%)、3种竖向应力(30、60、90 kPa)下土工格栅-橡胶砾石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和体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剪切过程中,各橡胶砾石级配均表现出剪切硬化的特点,但其抗剪强度与纯砾石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橡胶砾石抗剪强度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4种级配土中GR2表现出最高的抗剪强度,但相较于纯砾石其抗剪强度约下降9%;界面最大竖向位移与竖向应力和橡胶含量成正相关,2种连续级配土GR2和GR3的界面竖向位移较小;在同一颗粒级配下,剪切频率和剪切位移幅值越大,混合土界面峰值剪应力越大;筋土界面剪切刚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而阻尼比与剪切刚度呈相反的规律。
刘文燕钱振豪刘飞禹冯忞
关键词:筋土界面水平循环荷载阻尼比
装配整体式黏滞阻尼器减震框架试验及参数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对一种普通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与配置黏滞阻尼器的装配整体式减震框架进行了动力试验与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并对普通装配式框架与装配式黏滞阻尼器减震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拆除黏滞阻尼器的带连接墙的装配式框架与黏滞阻尼器跨内不同布置位置的参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在装配式框架中具有良好的减震效能,且能够延缓梁端塑性铰的开展,而阻尼器连接墙的存在可以提高框架的刚度,但会削弱构件的最大承载力。黏滞阻尼器在跨中与跨边布置均能有效提高结构承载力,其中跨内中部布置黏滞阻尼器相较于端部阻尼器布置能够更好地发挥减震效能,说明黏滞阻尼器在端部布置削弱了装配式黏滞阻尼器减震框架的承载力,该研究可为装配式结构减震方案优选提供帮助。
何文福康嘉志刘文燕杨森吴赛丰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黏滞阻尼器
核电厂隔震结构支座力学性能多因素耦合地震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隔震支座力学性能与水平变形及竖向荷载的耦合特性,对其进行水平、竖向力学性能相关性试验研究,并输入12条剪切波速不同的地震波,对比分析考虑耦合特性与非耦合特性对核电厂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耦合力学模型与试验结果一致;数值结果显示AP1000在地震作用下考虑耦合模型同一工况下的隔震层竖向刚度衰减大于水平刚度衰减;不同地震动因剪切波速的差异对核电隔震结构的响应有较大影响,对于剪切波速较小的软土场地,双向刚度衰减程度最为显著;考虑耦合效应模型上部结构的位移响应显著大于非耦合模型。在超设计基准地震下其位移响应和刚度衰减率都有突变趋势,表明考虑耦合效应模型的支座会进入屈曲破坏阶段,上部结构进入突变倒塌。因此对超设计基准地震下核电隔震结构响应不考虑支座力学性能的耦合将低估结构地震响应。
何文福黄一沈刘文光刘文燕
关键词:地震响应
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及温度徐变应力研究
本文以箱梁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的计算方法、边界条件的确定、材料基本热工参数的影响和实验方法以及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总结了纵、横向自约束应力和外约束应力,竖向和横向变形,以及等...
刘文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徐变应力收缩应力
文献传递
上海某装配整体式高层建筑方案比选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得到建筑功能、结构性能和经济性能最佳的设计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进行上海某装配整体式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共有4个方案可供选择,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防屈曲约束支撑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防屈曲钢板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黏滞流体阻尼器结构。设计师通过各个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黏滞流体阻尼器结构,不仅可以弥补采用纯框架结构时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不足,还能保证结构的预制率符合要求,同时可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并减少截面配筋。
刘文燕耿耀明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高层建筑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黏滞阻尼器减震设计被引量:4
2018年
上海某装配式高层建筑,预制率不低于45%,结构体系采用设置黏滞阻尼器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附加黏滞阻尼器结构较常规结构的首层地震剪力平均减小约35%,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减小约40%,黏滞阻尼器的平均耗能比例高达64%,黏滞阻尼器消能减震效果明显;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8,结构屈服机制合理,结构塑性变形满足"生命安全LS"性能目标,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轻,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良好。
耿耀明刘文燕
关键词:消能减振装配整体式高层建筑弹塑性时程分析
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试方法探讨被引量:17
2004年
根据传热学原理,通过对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进行测试,得到了混凝土表面换热系数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刘文燕黄鼎业华毅杰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工程应用风速传热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