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改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13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疫苗
  • 3篇卒中
  • 3篇流感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性别
  • 2篇预后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治疗率
  • 2篇随访
  • 2篇缺血
  • 2篇流感疫苗
  • 2篇接种
  • 2篇控制率
  • 2篇病史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市朝阳区...
  • 3篇北京市宣武区...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12篇刘改芬
  • 6篇刘改芬
  • 4篇王拥军
  • 3篇王岩
  • 3篇刘民
  • 3篇王莉
  • 3篇师伟
  • 3篇赵伟
  • 3篇张润华
  • 2篇姜勇
  • 2篇温思瑶
  • 1篇潘岳松
  • 1篇赵性泉
  • 1篇夏寅
  • 1篇秦海强
  • 1篇鞠奕
  • 1篇王琰
  • 1篇赵锡海
  • 1篇王宇
  • 1篇王宇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6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病史与首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心脏病史与首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研究中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无脑血管病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等基本资料,记录随访3、6和12个月时的预后情况。预后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和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将患者自我报告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心脏瓣膜病中至少1种病史者归为有心脏病史组,无其中任何1项病史者归为无心脏病史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评价神经功能结局,3~5分为神经功能残疾。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析心脏病史与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 979例首发卒中患者,其中1 425例(17.9%)患者有心脏病史。有心脏病史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比例、入院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既往用药史比例均高于无心脏病史组,吸烟、饮酒和出院带药的比例低于无心脏病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脏病史是首发卒中患者发病3、6及12个月死亡、复发和12个月神经功能残疾的危险因素,其中12个月的死亡危险、12个月复发危险和12个月神经功能残疾的危险分别为无心脏病史患者的1.51倍(OR=1.51,95%CI:1.20~1.90)、1.35倍(OR=1.35,95%CI:1.11~1.64)和1.23倍(OR=1.23,95%CI:1.01~1.50)。结论 心脏病史可能与首发卒中患者死亡、卒中复发和长期神经功能残疾风险增高相关。积极开展心脏病的预防和疾病管理将有益于改善首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
赵博特王晓宇王安琪张贵涛王拥军刘改芬
关键词:中风心脏病预后
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研究中选取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等基本资料。将患者自我报告有心房颤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中至少一种病史者定义为有心脏病史,无其中任何一项病史则定义为无心脏病史。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病史与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 09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2 249例(20.3%)患者有心脏病史。有心脏病史患者NIHSS评分为0~3、4~7、8~14、15~21和≥22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9%、25.9%、23.1%、11.8%和9.3%,无心脏病史患者NIHSS评分0~3、4~7、8~14、15~21和≥22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8%、30.2%、18.7%、6.2%和4.1%,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心脏病史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重度神经功能损害(NIHSS≥8分)相关(OR=1.72,95%CI:1.54~1.92)。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有心脏病史患者在入院时NIHSS≥8分的风险性(OR=2.19,95%CI:1.87~2.57)较男性更高(OR=1.39,95%CI:1.19~1.61)。结论: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心脏病史可能与发生重度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积极开展心脏病的防治将有益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赵博特张贵涛王晓宇王拥军刘改芬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心脏病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及效益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 评价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 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和宣武区部分医院在2004年10~11月间接种过流感疫苗的487名医务人员为接种组,按照年龄、性别、医院工作的科室等条件,选取匹配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465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流感疫苗接种(基线调查)后的第1、3、6个月对接种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结果 接种后1个月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率为53.6%,减少了85、7%的就诊率。接种1~3个月内,对流感样疾病的保护率为11.8%,减少了13.4%的就诊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率为15.8%,减少了13.1%的就诊率;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保护率为15.0%,减少了22.0%就诊率。接种3~6个月内,分别减少了流感样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17.3%和29.9%的就诊率;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保护率为67.1%,减少了75.5%的就诊率。接种疫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人均接种效益分别为192.26元、124.90元和277.80元。效益成本比分别为2.65:1、1.72:1和3.83:1。结论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能够减少流感样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降低流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本效益。
刘民刘改芬赵伟王岩王莉师伟
关键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费用效益分析
北京市石景山区血脂异常知晓率及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社区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居民统一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生化检查,了解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并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家族史及疾病史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 824例调查对象,女性2 543例(66. 50%),男性1 281例(33. 50%)。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8. 04%(2 602/3 824),知晓率52. 50%(1 366/2 602),治疗率37. 82%(984/2 602),控制率17. 10%(445/2 602)。其中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68. 62%(879/1 281),知晓率45. 96%(404/879),治疗率31. 06%(273/879),控制率14. 68%(129/879);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67. 75%(1 723/2 602),知晓率55. 83%(962/1 723),治疗率41. 27%(711/1 723),控制率18. 34%(316/1 723)。女性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在40~<50岁组最低。男性血脂异常治疗率、控制率在40~<50岁组最低,知晓率在70~≤82岁组最低。患者有血脂异常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患者本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其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无上述状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其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高于无糖尿病家庭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居民的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于女性。
于淼欣张润华田蕊田蕊东黎光郝春怡沈凌霞潘岳松姜勇潘岳松
关键词:血脂异常性别因素
基于社区人群的性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性别与通过HR-MRI诊断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清华大学社区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获得人口统计学、既往史、行为生活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根据HR-MRI对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进行判读,分为斑块内出血组和无斑块内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与斑块内出血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对象,男性105例(42.7%),平均年龄(64.8±11.5)岁,其中12例(4.88%)有斑块内出血。与无斑块内出血组相比,斑块内出血组男性较多(83.3%vs40.6%,P=0.004),高血压病史(91.7%vs43.2%,P=0.001)和糖尿病病史(50.0%vs12.4%,P<0.001)的比例较高;空腹血糖[(6.30±1.63)mmol/L vs(5.00±0.99)mmol/L,P<0.001]的水平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是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68,95%CI 1.10~53.81,P=0.040)。结论男性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王宇张润华王宇张润华洪音姜勇乔会昱韩永军李东野赵锡海王拥军刘改芬
关键词:性别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短期进展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短期进展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I)的突发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突发性聋首诊住院,且以短期进展为急性PCI患者21例为病例组,按照1∶4匹配性别相同、年龄±3岁、听力损失类型相同的无急性PCI患者8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短期进展为PCI的SSNHL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54.3±12.8)岁;对照组84例,男6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8±12.2)岁。两组患者听力均为平坦下降型及全聋型。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史、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有突发性聋病史、发病时伴头晕或眩晕、平均听力、双侧突发性聋、进行性听力下降、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及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90.5%比45.2%,47.6%比19.0%,85.7%比17.9%,57.1%比15.5%,33.3%比10.7%,42.9%比9.5%,28.6%比1.2%,85.7%比33.3%,(89.35±22.40)d B HL比(77.12±21.88)dB HL,33.3%比2.4%,23.8%比0.0%,28.6%比1.2%,66.7%比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发病时伴头晕或眩晕(OR=24.888,95%CI:3.761~164.671,P=0.001)、合并≥3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OR=21.228,95%CI:4.459~101.072,P=0.000)及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OR=11.960,95%CI:2.356~60.708,P=0.003)的患者在短期更有可能进展为急性PCI。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合并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发病时伴头晕或眩晕,尤其是双侧或进行性听力下降时,应尽快完善影像学评估,以便早期识别可能进展为急性PCI的高危患者。
李红艳李红艳王琰刘改芬鞠奕刘改芬刘改芬
关键词:突发性聋后循环脑梗死MRI
ASTRAL评分对急性脑卒中的3月/1年预后评价: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的外部有效性验证
背景和目的:ASTRAL 评分是最新的卒中预后的测评工具.此评分来源于欧洲急性卒中登记研究,并在独立的欧洲队列中得到验证,能有效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3 月预后.本研究旨在中国卒中人群中验证ASTRAL 评分的有效性,并...
郑华光刘改芬王伊龙George NtaiosPatrik MichelDavid Zheng WangJiming Fang PVasileios Papavasileiou刘丽萍董可辉王春雪赵性泉王拥军
北京市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效果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评价北京市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类试验研究,选取北京市宣武区和朝阳区老年人群、医务人员和儿童1236名流感疫苗接种者作为试验组,与试验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相匹配的1234名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基线调查,并于基线调查/接种疫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疾病(ILI)的发病率和就诊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接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内流感疫苗对流感样疾病的保护率分别为30.0%、16.7%和5.7%。接种流感疫苗减少ILI就诊率分别为36.5%、6.3%和-3.4%。接种流感疫苗可明显地减少老年人群慢性病的复发率和因病就诊率。全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效益-成本比为1.25∶1,老年人群为4.97∶1。结论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可有效预防流感样疾病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对老年人群可获得较高的成本效益。
刘民刘改芬王岩赵伟王莉师伟温思瑶
关键词:流感疫苗有效性
北京市石景山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5年6—7月40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了解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并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家族史、疾病史和健康行为状况下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结果共纳入3824名调查对象,女性2543名(66.50%),年龄中位数59岁。糖尿病患病率为20.66%(790/3824),知晓率81.52%(644/790),药物治疗率88.66%(571/644),控制率44.72%(288/644)。男性糖尿病患病率(24.20%)高于女性(18.88%),女性中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者患病率最高(32.55%),不同教育水平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患病率较高(31.60%与15.44%,P<0.05),知晓率也较高(85.64%与77.50%,P<0.05)。有高血压病史者糖尿病患病率较高(26.10%与14.95%,P<0.05),血脂异常者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24.10%与13.34%,P<0.05),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男性、高龄女性、教育程度低、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董亚苒张润华佘其美刘改芬刘改芬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脑缺血后针剌对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且医疗费用较高,其突出特点是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罹患脑血管病后3小时内及时给予溶栓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现实临床工作中,...
王蓬莲王伊龙赵性泉刘改芬秦海强王拥军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