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彬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退变
  • 4篇椎间盘
  • 4篇颈椎
  • 3篇椎间盘退变
  • 3篇细胞
  • 3篇颈椎间盘
  • 3篇甲状腺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神经根
  • 2篇髓核
  • 2篇结节
  • 2篇颈椎病
  • 2篇颈椎间盘退变
  • 2篇活血
  • 2篇甲状腺结节
  • 2篇恶性
  • 2篇恶性结节
  • 2篇病理

机构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江苏省中西医...
  • 3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奥胡斯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刘彬彬
  • 7篇康然
  • 7篇谢林
  • 3篇贾晋辉
  • 3篇戚晴雪
  • 3篇胡春萍
  • 3篇刘超
  • 3篇陈国芳
  • 3篇黄桂成
  • 3篇丁文波
  • 2篇刘彬彬
  • 2篇徐书杭
  • 2篇武心萍
  • 2篇褚晓秋
  • 2篇王昆
  • 2篇李海声
  • 2篇王建华
  • 1篇朱凤
  • 1篇彭蕴汝
  • 1篇陈曦

传媒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活血中药干预下髓核移植接触神经根致大鼠诱发电位及神经显微结构的改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补肾活血中药干预下,髓核移植接触神经根对大鼠诱发电位及神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取大鼠自体皮下筋膜脂肪无压迫下放置在L4-5神经根周围,滴加0.05ml生理盐水。B、C、D组取大鼠自体髓核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4-5神经根周围,并分别滴加0.05ml生理盐水、中药(1.2g生药/ml)、地塞米松(1mg/ml)。分别在术前、术后检测大鼠术侧诱发电位。术后3d检测大鼠术侧诱发电位并处死大鼠,进行神经根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感觉诱发电位:B、C组潜伏期延长,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组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运动诱发电位:B、C组潜伏期延长,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前各组感觉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无显著差异,术后各组也无显著差异。神经显微结构观察:A、D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急性炎性反应,神经外膜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髓鞘水肿;C组呈炎性反应,但不如B组明显。结论髓核接触神经根后可以引起急性炎症性表现,损伤神经传导功能,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抑制神经根及周围的急性炎性反应,减少神经损伤。
康然黄桂成李海声戚晴雪潘林梅胡春萍刘彬彬谢林
关键词:中药髓核神经根诱发电位病理改变
蜂针疗法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肤中TRPV1、TRPM8含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疗效,并观察其对TRPV1和TRPM8的影响。方法:40只白变种实验室(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3只和银屑病模型组37只,银屑病建模成功27只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本维莫德乳膏组(阳性对照组)和蜂针疗法组,每组各9只。从实验第22天开始治疗,阳性治疗组外涂本维莫德乳膏1次/d,10 mg/次;蜂针疗法组每周采用蜂针治疗1次,1针/次,留针2 s后拔除,共3周。观察各组小鼠皮损情况,并应用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状态;免疫组化法观察皮损中TRPV1、TRPM8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IL-17水平;RT-PCR法检测皮损处TRPV1和TRPM8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阳性对照组、蜂针疗法组血清IL-17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7含量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治疗后模型小鼠皮损中TRPV1表达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蜂针疗法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治疗后,蜂针疗法组小鼠皮损中TRPM8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蜂针治疗能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皮疹及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同时发现蜂针治疗后皮损中TRPV1含量有所恢复、TRPM8含量有所减少,可见银屑病的发生与皮肤中冷热敏通道存在密切关系。
朱凤朱凤刘彬彬刘彬彬陶迪生朱子安朱建龙
关键词:银屑病蜂针疗法辣椒素受体
自体髓核移植接触神经根后大鼠诱发电位及神经显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髓核移植接触神经根后对大鼠诱发电位及神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A组、B组分别取大鼠自体皮下筋膜脂肪及尾部的髓核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45神经根周围。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天检测大鼠术侧诱发电位。3天时处死大鼠,进行神经根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A组大鼠感觉及运动诱发电位手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B组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显微结构观察,A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神经外膜水肿、大量炎性细胞侵润,髓鞘水肿。结论:髓核接触神经根后可引起神经周围急性炎症病理改变,并引起神经传导功能的下降。
康然黄桂成戚晴雪刘彬彬李海声胡春萍谢林
关键词:髓核神经根诱发电位病理改变
微滴式数字PCR在检测胃腺癌和结直肠腺癌NTRK基因融合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评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应用于NTRK基因融合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0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和560例胃腺癌样本,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pan-TRK蛋白表达情况以及NTRK1/2/3基因断裂情况。FISH及IHC阳性样本进一步行二代测序(NGS)检测及ddPCR检测。结果所有石蜡包埋肿瘤样本均成功进行IHC和FISH检测。FISH或IHC阳性样本合计26例,其中FISH阳性21例,IHC阳性18例。26例阳性样本进一步行RNA Seq NGS、DNA Seq NGS及ddPCR检测。DNA Seq NGS合计检测到14例NTRK基因融合,2例扩增。RNA Seq NGS合计检测到3例NTRK基因融合,ddPCR检测结果与RNA Seq NGS完全一致。结论ddPCR可有效区分FISH和DNA Seq NGS检测为NTRK非典型融合的结直肠腺癌和胃腺癌病例,可以作为除FISH之外NTRK基因初筛方法的补充。
刘彬彬刘彬彬付尧付尧
关键词:胃肠道腺癌荧光原位杂交
康颈颗粒对退变颈椎间盘HSP27/72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HSP27/72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和康颈颗粒对HSP27/72表达的影响。方法150只大鼠先分层,再随机分成6组,造模给药3月后,急性失血法将大鼠处死,取颈5-7椎间盘,进行指标检测。结果各组椎间盘组织中均有HSPs的表达,在退变较重的颈椎椎间盘组织中HSP27的表达减少,而HSP72的表达无明现显差异。结论HSP27的表达能够抑制颈椎间盘的退变,HSP72则无明显作用。康颈颗粒剂能够减缓HSP27表达的减少,从而保护颈椎间盘。
谢林康然王昆刘彬彬贾晋辉何伟东黄海涛王庚启
关键词:退变颈椎间盘热休克蛋白
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对人肝癌SMMC-7721、HepG_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CM)对人肝癌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CM对人肝癌株SMMC-7721、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Wright-Giemsa染色观察CM作用于SMMC-7721、HepG2细胞株的形态变化。结果:CM20 mg/L、40 mg/L作用于SMMC-7721细胞株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1.84%、44.83%,72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0.00%、60.00%;CM20 mg/L、40 mg/LHepG2细胞株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8.54%、51.04%,72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3.40%、55.67%;CM与SMMC-7721、HepG2细胞株共同作用48 h,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结论:CM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的生长并对两株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
李兰英彭蕴汝钱士辉刘彬彬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株抗癌作用
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及α-S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5或P<0.01),与代文组相当;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方立明韦玲张敏盖丰丰刘彬彬姚孝明曹鹏姚源璋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
补肾活血舒筋方对颈椎病模型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颈椎病大鼠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研究补肾活血舒筋方康颈汤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5只,进行大鼠颈椎病造模。于术后3月造模成功后给药、术后6月分别处死各组,对颈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各治疗组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必得、康颈汤和颈复康都能够有效地抑制颈椎间盘的退变。
赵乔珍谢林康然刘彬彬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
纤维环切开法建立猪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猪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方法 6头实验猪全麻下行腰椎腹膜后入路,暴露椎间盘前外侧。18号穿刺针平行于椎间隙刺穿纤维环,深度17 mm,穿刺8个椎间隙。23号手术刀片平行于椎间隙刺穿纤维环,深度17 mm,穿刺25个椎间隙。对照组9个椎间隙只暴露不损伤纤维环。术前及术后2周全部行腰椎MRI检查评估,术后第4、6周对其中特定1头继续进行MRI检查,并于6周时处死取椎间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刀刺模型组术后2周出现明显的椎间盘退变,MRI T2加权像髓核相对信号强度从0.98±0.13降到0.77±0.17;椎间隙高度从(2.64±0.41)mm降到(1.98±0.32)mm;Pfirrmann分级从术前的Ⅰ级25例,变为术后Ⅱ级18例、Ⅲ级7例。刀刺模型组手术前后对比及术后与另外2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P<0.01)。这种退变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趋势。病理切片显示椎间盘髓核细胞减少,为纤维组织取代,纤维环板层裂隙明显,内层有毛细血管长入。针刺组除椎间盘高度有较小的降低外,余与对照组相似。结论刀刺损伤家猪椎间盘纤维环可以建立较理想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使用适当大小的针穿刺纤维环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不大。
康然黄桂成李海声李青胡春萍刘彬彬戚晴雪谢林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康颈颗粒对大鼠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舒筋方康颈颗粒对大鼠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芬必得组(B组)、康颈颗粒组(C组)、颈复康组(D组)、模型组(E组)、正常假手术组(F组),然后进行大鼠颈椎病造模。于术后3个月造模成功后给药,术后6个月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对颈椎间盘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B、C、D、E组凋亡率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B组、C组与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康颈颗粒可有效抑制椎间盘细胞凋亡。
谢林康然刘彬彬贾晋辉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