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腓骨
  • 3篇腓骨肌
  • 3篇腓骨肌萎缩
  • 3篇腓骨肌萎缩症
  • 3篇静脉
  • 3篇肌萎缩
  • 3篇肌萎缩症
  • 3篇肝硬化
  • 3篇超声
  • 2篇蛋白
  • 2篇容积
  • 2篇肾静脉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吻合
  • 2篇术后吻合口
  • 2篇胎儿
  • 2篇胎儿体重
  • 2篇体重
  • 2篇突变
  • 2篇脾肾静脉分流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刘婷
  • 6篇高峰
  • 5篇冯丽
  • 4篇资晓宏
  • 3篇张如旭
  • 2篇唐北沙
  • 2篇李琳
  • 2篇李小波
  • 2篇占雅静
  • 2篇夏昆
  • 1篇任志军
  • 1篇潘乾
  • 1篇厉兰
  • 1篇杨茜
  • 1篇郭鹏
  • 1篇张瑞
  • 1篇刘三姝
  • 1篇胡正茂
  • 1篇黄顺祥
  • 1篇刘三妹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遗传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髓样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对比研究
刘婷冯丽黄丽李田高峰
LITAF、RAB7、LMNA和MTMR2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突变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分析LITAF、RAB7、LMNA和MTMR2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的突变特点,文章分别应用PCR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对6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先证者和27个散发病例进行LITAF和RAB7基因突变分析;应用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对14个常染色体遗传的CMT家系先证者和27个散发患者进行LMNA和MTMR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发现:LITAF基因c.269G→A、c.274A→G序列变异和LMNA基因c.1243G→A、c.1910C→T序列变异,未发现RAB7和MTMR2基因的序列变异。其中LITAF基因c.269G→A、LMNA基因c.1243G→A和c.1910C→T为新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LITAF基因c.274A→G为已知多态。说明LITAF、RAB7、LMNA和MTMR2基因突变在中国人CMT患者中罕见。
张如旭郭鹏任志军赵国华刘三妹刘婷资晓宏胡正茂夏昆唐北沙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
以延髓麻痹起病的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1年
Fisher综合征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或变异型,主要以复视、共济失调及四肢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为其特点,近年发现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特点错综复杂,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刘婷资晓宏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MILLER-FISHER综合征BICKERSTAFF脑干脑炎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预测肝硬化脾切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超声参数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预测肝硬化脾切联合脾肾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加脾肾分流联合手术53例,根据门脉系统CT(Computer tomography)成像对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性的检查结果,将...
冯丽刘婷李田左辉兰高峰
超声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患者53例,依据门静脉系统CT对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性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通畅组39例和闭塞组14例。比较两组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血栓形成情况、血流方向等超声指标,分析预测脾肾静脉吻合口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通畅组比较,闭塞组门静脉内径增宽,脾静脉内径变窄、血栓形成、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减少、血流呈向肝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静脉内径增宽,脾静脉内径变窄、血栓形成、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减少、血流呈向肝性改变等超声指标是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脾肾静脉吻合口闭塞的影响因素。
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
关键词:肝硬化脾肾静脉分流术超声指标
采用股容积的体重测量模型在评估胎儿体重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采用股容积参数,结合传统二维超声测量参数建立的新的体重测量模型预估孕晚期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前瞻性观察了280个胎儿,在产前3天以内,采用超声方法获得标准双顶径(BPD)、腹围(AC)、股骨长(FL)和...
冯丽刘婷高峰
文献传递
HSPB1的R127W突变蛋白细胞内表达与神经丝轻链的共定位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HSPBI的R127W突变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对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蛋白自身组装的影响和二者的共定位情况。方法构建pEGFPN1-wt HSPB1和pEGFPN1-R127WHSPB1真核表达载体,瞬间转染Hela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GFP-wtHSPB1和EGFP-R127WHSPBl的胞内分布情况。pCL—NFL与pEGFPN1wtHSPB1、pEGFPN1-R127WHSPB1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FL胞内表达情况及R127WHSPB1与NFL是否存在共定位。结果EGFP-R127WHSPB1在胞浆内形成以核周分布为主的聚集物,EGFP-wtHSPB1在胞浆和胞核中均匀分布;NFL与wtHSPB1共表达时在胞浆形成均一结构,与R127WHSPB共表达时形成胞内聚合物,聚合物中NFL与R127WHSPB1存在共定位。结论HSPB1的R127W突变可能导致蛋白异常聚集、神经元细胞骨架不能维持稳定和正确组装。轴索细胞骨架的不稳定和物质转运障碍可能是R127WHSPB在腓骨肌萎缩症的主要致病机理。
张如旭杨茜资晓宏李小波刘婷刘三姝李琳占雅静厉兰夏昆潘乾唐北沙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
脾脏硬度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脾脏硬度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胃镜检查、Fibro Touch检查与血清学检查资料。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EV组和非EV组,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和脾脏硬度值(SSM);计算纤维化4项指标(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探讨4项指标的相关性,并比较SSM、LSM单独及与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EV的价值。结果66例EV组患者LSM、SSM、APRI、FIB-4明显高于14例非E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M与LSM、APRI、FIB-4均呈正相关(r=0.680、0.415、0.22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SSM是预测EV的影响因素(P=0.001)。LSM、SSM、FIB-4、APRI预测E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880、0.733、0.732。SSM的AUC显著大于FIB-4和APRI(P<0.05),但与LS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指标LSM+FIB-4、LSM+APRI、SSM+APRI、SSM+FIB-4预测EV的AUC分别为0.832、0.832、0.878、0.887。SSM+FIB-4联合诊断模型的AUC最高,显著高于单项血清学指标(P<0.05),但与LSM、SSM及其他联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ibro Touch测量SSM可有效预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EV的存在,其预测价值与LSM相似。
左辉兰刘婷李田杨舒婷高峰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弹性成像技术血清学试验
采用股容积的体重测量模型在评估胎儿体重中的价值
冯丽刘婷高峰
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基因突变与周围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对65个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进行临床电生理特点总结。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测序等方法 ,对65个腓骨肌萎缩症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对明确基因诊断的家系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结果发现18个CMT1A家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减低(<38m/s);7个CMTX家系,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不一,可正常或显著减慢,男性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下降通常较女性患者为显著;1个CMT4A家系神经传导速度重度减慢;CMT2L家系、CMT2F家系各1个,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低不明显(>38m/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降低;CMT1B家系1个,未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论在65个临床诊断CMT家系中共确定了6种基因型共29个CMT家系的基因诊断,对CMT先证者及家系内患者的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的分析可为基因诊断提供指导性信息和发现亚临床症状的患者。
张如旭李小波黄顺祥刘婷占雅静李琳资晓宏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基因突变分析神经电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