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党奇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7篇脑膜
  • 5篇手术治疗
  • 5篇脑膜瘤
  • 4篇肿瘤
  • 4篇外科
  • 4篇颅内
  • 3篇入路
  • 3篇视力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鞍区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畸形
  • 2篇动脉瘤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源性肿瘤

机构

  • 16篇佛山市第一人...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0篇刘党奇
  • 12篇王辉
  • 7篇何睿瑜
  • 5篇黄权
  • 5篇徐叶
  • 5篇梁学军
  • 5篇崔连旭
  • 3篇廖旭兴
  • 2篇邱建国
  • 1篇余惜告
  • 1篇吴新建
  • 1篇蔡瑜
  • 1篇霍文滔
  • 1篇李智
  • 1篇赵海
  • 1篇陈昆
  • 1篇石忠松
  • 1篇王海军
  • 1篇邓其峻
  • 1篇刘斌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报道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经枕大孔后缘入路包括枕髁远外侧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和枕下下外侧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枕大孔区脑膜瘤7例,许结合文献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最大直径为0.8~4.8cm,肿瘤瘤体位置位于脑干前方3例,侧方2例,后方2例。经枕髁远外侧入路2例,枕下后正中入路3例,枕下外侧入路2例.肿瘤手术全切除6例(simpsonⅠ级4例,SimpsonⅡ级2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6例随访6~36个月,神经系统占位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经忱大孔后缘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做外科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黄权陈昆刘党奇吴新建刘金龙余惜告黄正松
关键词:脑膜瘤枕大孔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鞍结节脑膜源性肿瘤根治手术中的颅底重建
2014年
为达到 Simpson Ⅰ级切除鞍结节脑膜源性肿瘤,需要磨除其附着之处的硬膜和骨质,磨除硬膜和骨质存在一定的风险:磨钻损伤重要血管和视神经,或因重建颅底不良导致术后脑脊液漏。作者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10例患者的操作,这类肿瘤的基底位于鞍结节、蝶骨平台或视神经管区,通过术前规划磨除范围、重建颅底范围及方法,以及术中的细致操作,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刘党奇黄权
关键词:颅底重建鞍结节类肿瘤源性脑膜SIMPSON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颞叶血肿的诊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以颞叶血肿起病的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的1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H&H分级Ⅲ级10例、Ⅳ级4例、Ⅴ级2例。有3例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证实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7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前H&H分级Ⅲ级的1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良好6例,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4例Ⅳ级患者中,术后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2例Ⅴ级患者中,严重伤残1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以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多为后交通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术前充分了解病情并行CT血管造影检查、术中彻底探查是提高疗效和预后的主要方法。
廖旭兴王辉蔡瑜邓其峻梁学军霍文滔何睿瑜刘党奇徐叶潘逸烽邱建国
关键词:颞叶颅内动脉瘤血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侧下肢肌力预后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手术、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对侧下肢肌力预后差异。方法: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单纯内镜手术治疗 17 例(内镜组)、立体定向抽吸手术治疗的 16 例(立体定向组)和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的 8 例(导航内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3 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 CT 显示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及术后 3 个月肌力恢复情况等资料。结果: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皮层造瘘口大片梗塞或再次出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肌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导航辅助内镜手术和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对于促进术后肌力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党奇王辉
关键词:基底节出血高血压性立体定向手术预后
垂体瘤卒中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视力恢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卒中的垂体瘤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视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我科收治的13例垂体瘤卒中早期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5例。随访87个月,失访3例,获得随访10例,术后视力好转6例,无改变3例,变差1例。生活自理10例,长期皮质激素替代治疗1例。复发2例,1例予以再次手术,另1例予以放射治疗。4例女性中,均获得随访,月经恢复1例,无月经1例,另2例为绝经期女性。9例男性病例中,失访3例,获得随访6例,仅1例存在性生活。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减压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或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也可能有利于避免术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刘党奇王辉
关键词:垂体瘤垂体瘤卒中显微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视力恢复
扩大性切除颅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扩大性切除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共22例。位于非功能区16例,均行扩大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围手术期重残2例(12.5%),随访显示失访1例,复发并死亡4例(25%),重残生存1例,生活自理10例(62.5%)。位于功能区6例,根据T2像沿肿瘤-脑组织边界切除,不全切除2例(33.3%),围手术期死亡1例(16.7%),围手术期重残2例(33.3%),随访显示不全切除的2例病例复发增大(40%),重残3例(50%),生活自理2例(33.3%)。结论:对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应当追求在保证病人神经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全切除,对于非功能区者,推荐扩大性切除,位于功能区者的手术治疗不能让人满意。
刘党奇赵海王辉
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瘤显微手术影像学预后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2021年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HCH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实施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χ^(2)=5.299,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32.36±9.65)min,血肿消退时间(5.17±1.25)d,住院时间(16.83±5.74)d,均优于对照组(t=20.976、6.813、4.647,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为(85.38±6.17)分,高于对照组的(72.22±7.42)分;NIHSS评分为(9.43±2.49)分,低于对照组的(11.67±3.35)分(t=9.754、3.83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4.320,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应用于HCH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手术用时、血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陆大鸿崔连旭何睿瑜刘党奇谭宝东彭四维李昊旻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了54例听神经瘤,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临床因素,报告如下。
王辉刘党奇崔连旭徐叶梁学军何睿瑜
关键词:手术治疗听神经瘤锁孔入路乙状窦后显微外科颅内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选择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治疗措施及预后,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合理治疗选择。方法 6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手术治疗43例,保守治疗20例。患者有放射治疗史4例,后因合并症而手术切除。手术前曾行介入栓塞治疗者2例。结果手术治疗的43例中,经过造影检查证实全切除30例,不全切除13例,死亡5例,重残生存2例,轻度残疾或完全康复36例;保守治疗的20例中(12例为IV级病例),死亡5例,重残生存3例,轻度残疾或完全康复12例,随访提示再次出血3例,继发脑积水1例。结论手术全切除是颅内动静脉畸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建议患者行放射治疗或保守治疗和随访;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巨大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前的辅助处理;对于放射治疗后出血或放射性脑病的病例,建议患者积极手术切除病灶。
梁学军王辉刘党奇何睿瑜崔连旭徐叶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维生素B_(6)注射液在治疗儿童脑外伤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B6注射液在治疗儿童脑外伤中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保守治疗的儿童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经实施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外伤保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6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主诉消失症状,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头痛、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童脑外伤保守治疗中,加用维生素B6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脑外伤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彭四维刘颖何睿瑜刘党奇谭宝东陆大鸿李昊旻崔连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