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佳

刘佳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悬铃木
  • 2篇悬铃木方翅网...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行为学
  • 1篇油桃
  • 1篇早熟
  • 1篇早熟新品种
  • 1篇早熟油桃
  • 1篇瑞光3号
  • 1篇甜油桃
  • 1篇为害
  • 1篇五月火
  • 1篇化学感受
  • 1篇化学感受蛋白
  • 1篇挥发物
  • 1篇挥发性
  • 1篇挥发性化合物
  • 1篇极早熟
  • 1篇寄主

机构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篇刘佳
  • 2篇罗晨
  • 2篇王然
  • 2篇李峰奇
  • 2篇渠成
  • 2篇许奕华
  • 2篇付宁宁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果业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二球悬铃木叶片挥发物经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后的变异和对该虫的行为影响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为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害虫,为更好地制定生态学防治措施,我们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取食对其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叶片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以及该虫对这些化合物的行...
李峰奇付宁宁渠成刘佳王然许奕华罗晨
关键词:二球悬铃木悬铃木方翅网蝽挥发性化合物行为学
甜油桃极早熟新品种丽春
2006年
刘佳
关键词:早熟新品种甜油桃早熟油桃瑞光3号五月火
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CcilCSP1的结构及其结合寄主挥发物的预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编码基因CcilCSP1的序列和表达特征,重点研究CcilCSP1结合二球悬铃木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能力,旨在为CcilCSP1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通过化学感受蛋白反向模拟筛选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信息素物质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CcilCSP1基因ORF的全长序列,用RT-qPCR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用Swiss-model构建CcilCSP1蛋白的三维结构,并通过AutoDock 4.2开展CcilCSP1蛋白与寄主植物9种挥发物成份的分子对接,用Amber 14对其中结合最为稳定的反式-β-石竹烯与CcilCSP1蛋白的复合物开展了10 000 p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反式-β-石竹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行为学影响。【结果】成功克隆到该虫的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cilCSP1,且该基因在成虫中显著高表达。序列分析表明,CcilCSP1具有CSPs家族的典型特征,该基因与绿盲蝽的AlucCSP1,AlucCSP3,AlucCSP8以及苜蓿盲蝽的AlinCSP1亲缘关系较近。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发现,在二球悬铃木9种植物挥发物中反式-β-石竹烯与CcilCSP1的结合能力最强(k_l=2.63μm,Binding Energy=-7.61),通过分析二者的结合特性,推测TYR-29、GLN-83、LEU-64、ASP-30可能是CcilCSP1蛋白结合反式-β-石竹烯所需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CcilCSP1蛋白能够与反式-β-石竹烯稳定结合。进一步的行为学试验表明,0.1μg的反式-β-石竹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结论】本研究克隆到在成虫中显著高表达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cilCSP1。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发现CcilCSP1能与二球悬铃木寄主挥发物成份反式-β-石竹烯稳定结合,并通过进一步的行为学试验进行证实。该研究可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
付宁宁刘佳渠成王然许奕华罗晨李峰奇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化学感受蛋白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