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芳

作品数:63 被引量:555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1篇地震
  • 18篇震源
  • 14篇强震
  • 9篇震源参数
  • 8篇地震序列
  • 7篇震源机制
  • 6篇地震预测
  • 6篇遗传算法
  • 6篇M
  • 5篇地震活动
  • 5篇地震预报
  • 5篇中小地震
  • 5篇小地震
  • 4篇地震灾害
  • 4篇应力场
  • 4篇震前
  • 4篇震群
  • 4篇震源机制解
  • 4篇震灾
  • 4篇中短期

机构

  • 56篇云南省地震局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中国地震台网...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63篇刘丽芳
  • 25篇苏有锦
  • 22篇付虹
  • 15篇李永莉
  • 14篇秦嘉政
  • 10篇刘杰
  • 7篇钱晓东
  • 6篇李忠华
  • 5篇杨晶琼
  • 5篇蔡静观
  • 5篇赵小艳
  • 3篇万登堡
  • 3篇卢永坤
  • 3篇华卫
  • 3篇周桂华
  • 3篇王世芹
  • 3篇张俊伟
  • 2篇邬成栋
  • 2篇杨周胜
  • 2篇李树华

传媒

  • 32篇地震研究
  • 5篇地震
  • 3篇地震地质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内陆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 1篇2006年纪...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 1篇地震海啸与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数字地震记录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及其预测研究
本文对用数字地震记录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已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对云南地区1999年6月至2003年12月1375次ML2.0-5.8地震的震源参数及近...
刘丽芳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震记录震源参数
文献传递
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被引量:15
2009年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烈度考察和现场流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以及自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其它3次6级地震序列空间展布、震源机制、烈度分布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4次6级地震在震源深度、等震线长轴、序列优势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石油部门提供的地震勘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多方向地震构造的交织,且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断裂构造的耦合。
张建国刘丽芳李西谢英情
关键词:姚安地震石油地震勘探隐伏断层
地震三要素对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对《中国震例》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多;震中在城市、县城和人口密集区的地震,造成的死伤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地方的多得多;震级越大,平均伤亡人数越多;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不同的组合造成的伤亡不一样,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无伤亡,也可能伤亡很大。
杨杰英李永强刘丽芳曹刻
关键词:中国震例地震三要素影响因素
云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被引量:76
2011年
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对震源机制参数进行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地震断层类型和云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走滑型地震占绝大多数,比例为80%,正断型和正走滑型与逆断型和逆走滑型地震所占的比例相当,分别约为8%。云南地区应力场接近水平,地震错动面的倾角较陡。云南地区有3个方面的主要力源:一是来自缅甸、老挝和越南的NE、NNE和NNW向作用力;二是来自四川及川滇菱块的SE、SSE向作用力;三是来自华南地块的NW、NNW向作用力。这3方面的作用力控制了云南及其邻区的主要断层活动及强震活动。
钱晓东秦嘉政刘丽芳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地震类型构造应力场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2次7.8级地震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2023年
2023年2月6日9时17分、18时24分,土耳其连续发生2次7.8级地震,导致土耳其、叙利亚超过5万人遇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综合赴土耳其救援队队员工作记实、地震专家分析解读、新闻报道等情况后发现,土耳其这2次大地震灾害暴露出“三大问题”,为此对云南防震减灾工作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
刘丽芳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地震灾害救援队新闻报道
云南省M_S≥6.0地震序列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
2002年
选取了云南省 196 5— 2 0 0 0年的 19个 MS≥ 6 .0地震序列 ,利用震后 30天的余震资料 ,分析了各地震序列的震级结构。运用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及大森—宇津公式分别计算了各余震序列的 b值和 p值。结果表明 ,云南省每一次 7级或 6级地震发生后 ,均有大量余震发生 ,但余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在各序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其原因可能与震源区的介质、构造差异有关。计算得到的 b值为0 .38— 0 .70 ,b值的大小体现出了一定的区域特征 ;p值大多接近或大于 1.0 ,但看不出区域特征。在主震—余震型和双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之间 ,b值。
刘丽芳苏有锦付虹李永莉蔡静观
关键词:B值P值地震序列余震震级
川滇地区前兆震群参数指标及其区域分布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分析处理1970年以来川滇地区中小地震资料,提出了川滇地区前兆震群的定义,着重研究了前兆震群、前兆震群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兆震群具有集中分布的区域特征;前兆震群参数指标为能量释放均匀度U≥045,震群信息熵K≥055,地震发生方式ρ≤07,震群b≥09或≤075,最大震级与次大震级差ΔM≤04,综合判定指标为5项震群参数指标3项达标。前兆震群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ΔM无区域特征,U值、K值、b值与ρ值在思茅、景洪相对偏低。即除震级差ΔM的空间分布无区域性,前兆震群与其余震群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李永莉刘丽芳苏有锦李忠华
关键词:前兆震群
利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2000年姚安M_S6.5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了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序列中14次M≥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姚安6.5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裂走向为北西,高倾角,在北北西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以右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错动性质;姚安地震序列以走滑型为主,个别地震为斜滑型,是在北北西向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运动方式;主震发生后1~3天断层错动以走滑型为主,个别为斜滑型,主震发生后3~30天断层错动为走滑型;P轴和T轴的方位总在按与构造应力场走向由一致到不一致再到一致的规律反复变化;在强余震明显活动期间,地震以水平或近水平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断层错动方式为主,有一定的斜向作用,然后为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方式,主震后应力场有明显的调整变化过程。
刘丽芳毛慧玲苏有锦秦嘉政
关键词:初动振幅比震源机制解姚安地震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的时空展布特征被引量:7
2004年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 1970~ 2 0 0 1年中强地震连发 ,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 ,时间分布集中于 5~ 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的孕震演变 ,结果发现小震调制比的异常特性 :空间上中强震连发前 2~ 0 5a的时段内小震调制比出现 8个平方度以上的异常面积元 ,异常面积元集中的地区为未来中强震连发的主体区域 ,时间上中强震连发前 1~ 3a出现小震调制比Rm的高值异常。并用花岗岩块体受压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时空展布特征的构造活动。
李永莉张俊伟刘丽芳蔡静观付虹
关键词:中强地震
川滇地区区域地震目录完整性最小震级分析被引量:57
2003年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 1970~ 2 0 0 1年的区域地震目录 ,给出了川滇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带 (区 )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总体而言 ,对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 3个区域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最小震级可取如下震级 :(1)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及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地块 ,1970~ 1981年 2 5级 ,1982年以来 2 0级 ;(2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以西的滇西—滇西南腾冲—龙陵、澜沧—耿马、思普地区 ,1970~ 1981年 3 0级 ,1982年以来 2 5级 ;(3)阿坝区、松潘—龙门山带及名边—马山—昭通带 ,1970~ 1981年 2 5级 ,1982年以来 2 0级。
苏有锦李永莉李忠华易桂喜刘丽芳
关键词:地震目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