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与民生问题的解决
- 2008年
- 民生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对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即解决民生问题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 刘丽红
- 关键词:民生问题
- 一种全自动类球形蔬果网袋套袋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类球形蔬果网袋套袋机,包括单果上料装置、套袋平台、摩擦轮网袋垂直输送装置、将网袋从摩擦轮网袋垂直输送装置上提升到出料口的钩爪式网袋提升装置、电热阻网袋切断装置和高压吹气装置。摩擦轮网袋垂直输送装置包...
- 杜宏伟潘志国杨然兵刘晓红李新成刘丽红颜伟林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先进性别文化构建
- 2016年
- 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澄清其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的性别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先进性别文化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需要超越性别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两性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法律政策层面,正确把握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层面,营造女性和谐的家庭与职业关系的文化氛围;在女性自身层面,处理好主体意识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 刘丽红
- 关键词:唯物史观性别文化男女平等社会主义文化妇女观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被引量:3
- 2014年
-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充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源于其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的统一,是"改变世界"的理论;我们的时代仍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把握到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论资源。
- 刘丽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 农业院校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理论思维能力是进入事物自身逻辑、把握事物本质和真理的能力。农业院校人文课程相对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重任。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维度。
- 刘丽红张忠
- 关键词:理论思维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
- 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2008年
- 特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又渴望发展。文章分析了对特困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这一群体加强心理教育的建议。
- 刘丽红
-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 一种高效节能、高安全性热水壶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高安全性热水壶,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能源消耗多、加热时间长等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壶体、壶盖和抓握提手,壶体内均匀布置有四根热管和双层钢丝网,壶盖上设置有过温报警装置,提手外层包裹有防滑橡胶层...
- 王世清苗春伟姜文利张岩王虎峰朱洪军逄斌刘丽红
- 文献传递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
- 2016年
- 由知识达于智慧的"转识成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要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逻辑出发,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激发其参与社会的动力。从教育者而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具体路径。
- 刘丽红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高校教师的挑战
- 2008年
- 目前,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方案,各高校均在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新形势下,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课程内容的改革、教育对象特征的变化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 刘丽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
- 高校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 2015年
- 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之一,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现状调查显示,高校社会工作开展的资源相对短缺,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朋辈群体、学工部(办)、学生家庭、专业教师和学院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加强农业院校社会工作,需要完善学校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和学生生活生态支持系统,社会工作开展要关注大学生朋辈关系、与学生工作部门分工明确、与学生家庭建立稳定的联系、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学院管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 刘丽红袁浩男
-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高校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