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继义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循环
  • 2篇土壤水
  • 2篇灌木
  • 2篇灌木层
  • 2篇次生
  • 2篇次生林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优势木
  • 1篇原始阔叶红松...
  • 1篇园林
  • 1篇园林绿化
  • 1篇杂木林
  • 1篇生长量
  • 1篇示范区
  • 1篇适地适树
  • 1篇试验示范区
  • 1篇树种
  • 1篇水分

机构

  • 10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吉林省白石山...
  • 1篇塔河林业局

作者

  • 10篇关继义
  • 2篇祝宁
  • 2篇崔晓阳
  • 2篇陈永亮
  • 1篇邵贵顺
  • 1篇丁宝永
  • 1篇王克
  • 1篇郭江
  • 1篇赵垦田
  • 1篇赵雨森
  • 1篇陈喜全
  • 1篇卓丽环
  • 1篇宋景和
  • 1篇刘义
  • 1篇石家琛
  • 1篇石福臣
  • 1篇葛建平
  • 1篇陈文斌
  • 1篇赵云喜
  • 1篇黄文天

传媒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植物研究
  • 1篇西部大开发,...
  • 1篇第四次全国森...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垂柳和垂柳黄化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旱垂柳和垂柳既是优美的城市观赏绿化树种,又是用材林和防枋林的重要造林树种.这两个树种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苗圃和大庆等黑钙土上有程度不同的黄化现象.轻者.树叶自开放时便开始变黄、变白、变薄、叶片小.重者,叶子提早从植株上脱落、枯梢,至整个植株枯死.一般情况是绝大多数植株全株叶子变黄.这种黄化症影响了大酋的正常生长和苗木质量,给苗圃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生产部门提出了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要求.根据生产部门的要求,我们自1989年至1992年9月对这两个树种的黄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首先排除了是微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而确定是由于不良的生态条件引起的.再通过深入的研究,确定是土壤的障碍性因素引起的.通过对黄化和正常植株下的土壤剖面形态观察和剖面各发生层土样的CaCO3含量、盐酸反应、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的有效性铁、锰的测定;通过对黄化叶和正常叶的叶绿素含量、叶中全铁量的测定和对黄化植株施铁肥试验,测定了未施铁肥黄化叶和施铁肥黄化叶的叶绿素含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CaCO3和PHR高,土壤呈碱性,致使土壤中缺少有效态铁,影响了根系对铁的吸收和铁在树体内的移动及有效性,不能?
关继义赵绥林黄文天
关键词:垂柳黄化土壤
半干旱退化草牧场造林立地类型划分、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中南及东南部地区是典型的半干旱草原,草牧场退化、沙化非常严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草原生产力恢复的重要手段。草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就是营建草牧场防护林体系。草牧场防护林体系是以草牧场防护林为主体,包括草场...
赵雨森关继义
关键词:暗栗钙土风沙土小叶杨立地类型划分钙积层
文献传递
榛属群丛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通过对相同林型下榛属群丛和非榛属灌木丛下根区土壤的对比研究,发现榛属群丛下根区土壤较非榛属灌木下土壤pH值增高,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全N和碱解氮、全磷量显著提高,有效磷降低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水稳性提高。表明榛属灌丛有明显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关继义陈永亮贾道兴刘义
关键词:榛属土壤理化性质
将被建筑物所占据的土壤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利用
关继义
关键词:土壤资源黑土园林绿化土壤腐殖质
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是水分。水分在这一地区变化规律是5~6月春旱阶段,7.8、9三个月是土壤水分丰盛期,各层次水分相差不大,10月至来年2月是土壤储水期。农田防护林的建立减少了蒸发,提高了土壤水分。但距林带不同距离调节水分幅度不同,明显出现水分最佳区和水分低谷区。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壤水分,为推广节水型农业提供了途径。防护林带的种类、树高、树种及林带间的距离对林网内水分的分配都有较大影响,这一结论为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喜全关继义张伟崔晓阳
关键词:防护林土壤水分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3
2002年
对凉水自然保护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和人工红松林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原始林经采伐后天然更新为次生林或营造为红松人工林,其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原始林的整体肥力水平最高,次生林居中,人工林最低;3种林型下,土壤酶活性差异较显著。
刘义关继义葛建平
关键词:土壤肥力酶活性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
灌木层及主要灌木树种在蒙古栎林养分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3
1999年
本文对次生蒙古栎林中的灌木层及主要灌木树种(毛榛子、溲疏和刺五加)在林分养分生物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灌木层在生物量、养分量、存留量、归还量等方面在林分中都次于乔木层,但循环速率为0.68,高于乔木层(0.60),又高于林分(0.64),在林分养分步入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毛棒子和溲疏是灌木中的优势或亚优势树种,是在养分良性循环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树种,是重点保护的树种。刺五加在养分循环中,养分存留的比较多,归还比较少、循环速率比较低,具有消耗地力并具有药用的灌木,在此林分中既应保护、维持,又要加以控制。
关继义陈义亮祝宁卓丽环卓丽环
关键词:灌木蒙古栎林养分循环
三江平原依兰试验示范区天然次生林调查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我们受三江平原依兰县万亩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委托,于1986年7月30日至8月30日对万亩试验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为试验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调查中,使用了依兰县林业局先锋林场的调查资料及林相图;依兰县地形图;依兰县气象资料;依兰县基本概况简介。此项调查,首先根据林业部“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试验设计的要求,制定了调查设计方案。在调查中均达到了要求的精度,方法科学,所得的数据是可靠的。
丁宝永郭江石家琛郭安湘张志强孙世民关兴本关继义王克石福臣沈鸿琴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试验示范区优势木年生长量杂木林
全文增补中
土壤水分能量与兴安落叶松播种苗生长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为了研究兴安落叶松播种苗在出苗期、生长初期和速生期所需要的最佳土壤水分能量水平及影响生长的上、下限值,使用张力计控制3~4个土壤水分能量(土壤水吸力)水平等级(处理)。结果说明在出苗期对场圃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和 L/H 比的最佳土壤水分能量水平是土壤水吸力为10~20kPa;当土壤水吸力为50~73.3kPa 时,就严重影响出苗;当土壤水吸力低于10kPa 时,对苗木根系产生不利影响。在生长初期最佳土壤水分能量水平是土壤水吸力为30~40kPa;当土壤水吸力为10~20kPa 或50~73.3kPa 时,就明显影响苗木生长。在速生期对苗、地径、根系,生物量生长最佳的土壤水分能量水平是土壤水吸力为10~20kPa;当土壤水吸力为50~73.3kPa时。
关继义宋景和赵垦田齐明聪陈文斌赵云喜吴清芳邵贵顺刘孝平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播种苗土壤水吸力
灌木层及主要灌木种在椴树红松林养分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12
1998年
对原始椴树红松林中的灌木层及主要灌木种(毛榛子、溲疏和刺五加)的生物量、养分量、存留量、归还量、吸收量、循环速率等方面在林分的养分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层虽在林分的养分循环中处于次要地位,但具有促使林分养分步入良性生物循环的重要作用。毛榛子和溲疏是该林分灌木中的优势或亚优势种,在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或突出的作用,是重点保护的灌木种。刺五加在养分循环中存留养分比较多,归还养分比较少,虽然消耗地力却是具有药用的灌木种,对它应既维持又要控制。
陈永亮崔晓阳祝宁关继义
关键词:灌木养分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