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脏器
  • 2篇脏器组织
  • 2篇证病
  • 2篇证病结合
  • 2篇证病结合模型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萎缩性
  • 2篇慢性萎缩性胃...
  • 2篇病理
  • 2篇病理观察
  • 1篇虚证
  • 1篇炎症
  • 1篇脾虚
  • 1篇脾虚证
  • 1篇热证
  • 1篇主细胞
  • 1篇组织病理

机构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佟彤
  • 3篇王震
  • 3篇邹世洁
  • 2篇陈小野
  • 1篇陳小野
  • 1篇邹外一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模拟慢性病证是动物实验的主要难点。本实验观察比较大鼠长期(26周)脾虚和热证造模动物胃黏膜主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脾虚组、热证组。对照组正常饲养26周;脾虚组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造模26周;热证组灌喂熟附子、肉桂、干姜、女贞子煎剂26周。另取幼年大鼠为幼年组作为对照。实验结束后取胃体后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排列基本整齐,部分内质网池略呈小泡状扩张。脾虚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池扩张,从小泡状至池状之间,甚至呈湖状。胞质内出现髓鞘样小体或髓鞘样结构。热证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呈小泡状,失去正常的同心性层状结构。幼年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排列比较整齐。结论热证组和脾虚组动物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均有变化,以脾虚组更为严重。由于实验时间较长,实验结束时大鼠已近1岁龄,所以对照组动物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也略有衰老改变。
邹世洁陳小野佟彤王震
关键词:脾虚证热证主细胞超微结构
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脏器组织病理观察
2007年
邹世洁陈小野佟彤王震
关键词:CAG证病结合模型脏器组织病理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慢性炎症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的脏器组织病理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实验35、51周的部分脏器组织病理。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AG组、脾虚CAG组、肝郁CAG组和肾虚CAG组。CAG造模采用脱氧胆酸钠和阿司匹林水溶液交替饮用加免疫损伤法,脾虚造模采用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肝郁造模采用钳夹激怒加肾上腺素注射法,肾虚造模采用MTU饮用法。总造模时间35周或51周。观察心、肺、肝、脾、肾、胸腺、十二指肠、空肠、气管、颌下腺等脏器的组织病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脏器组织病理均有明显的萎缩性改变;变性(坏死)改变方面以肾虚CAG组最为明显;炎症改变以肾虚CAG组较为明显;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方面,以脾虚CAG组和肾虚CAG组最为明显;脾虚CAG组和肝郁CAG组有一定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脏器组织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依次是:肾虚CAG组>肝郁CAG组和脾虚CAG组>CAG组。结论本实验重视慢性造模的证病结合模型脏器组织病理的观察,具有一定意义。
邹世洁邹外一陈小野佟彤王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