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索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传播模式的探索——以维基百科为例
-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介市场信息流通也在加速,知识信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越了以往所有时代,新媒介、新新媒介像雨后春笋般给整个媒介格局带来新的改变,以文字(或文字加图片)、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在知识传播的及...
- 余索
- 关键词:网络知识媒介技术媒体环境
- 文献传递
- 1900:一个来自天堂的灵魂
- 2014年
- 本文从电影穿透律角度阐释了1900"向死"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对比影片中1900与世俗者的精神世界以及对影片画面蓝色调镜头语言的分析,进一步解读1900独特的艺术形象以及超然的内心世界。1900放弃对世俗名利、财富、婚姻、日常生活的追求,选择以灿若星辉的"毁灭"方式,最终达到自我肉体与音乐世界的完美融合,诠释了"向死"的最高艺术境界。
- 余索邹全文
-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灵魂
- 贾樟柯电影的风格与特色
- 2014年
-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一员,他始终以纪实的态度,平民的视角,客观冷静地关注着社会转型期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现实与精神,希望与绝望。本文通过对"故乡三部曲"视听语言艺术特色的介绍,简要分析贾樟柯电影创作中的纪实风格以及倾向于悲观的创作态度。
- 余索
- 关键词:贾樟柯悲观
- 易拍时代的纪录片传播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纪录片创作的生态环境。除了传统的胶片及摄像机拍摄外,照相机等设备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纪录片制作之中。纪录片进入易拍、易编、易传的时代,但我们必须理性思考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以及逐步探索纪录片未来的发展道路。本文认为拍摄媒介的易获得性、大众参与的多元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是纪录片实现易拍的重要条件,未来中国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纪录片的市场机制也将会逐步建成。
- 刘震余索
-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
- 是谁扼杀了平民的隐私权——以对“犀利哥”的报道为例
- 2011年
- 近年来,人们大多将新闻侵权的客体聚焦于公众人物,而事实上,随着大众领域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平民权利受侵的现象进入我们的视野。由于平民话语权的缺失,他们的隐私权并没有得到有力的维护。本文通过分析平民权利受侵的案例,探析了媒体应如何保护被采访对象的权利。
- 余索
- 关键词:新闻侵权隐私权
- “麦克风时代”的网络舆论——以“诈捐门”事件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通过"诈捐门"事件作为舆论事件被推向高潮的案例分析,简要说明"麦克风时代"舆论客体公众人物的"公开性"以及舆论主体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对舆论强烈程度的影响,旨在客观冷静地分析网络舆论大潮被逐浪推高的基本原因。
- 余索
- 关键词:网络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