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琴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炉甘石洗剂加地塞米松对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使用炉甘石洗剂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研究始于2016年1月,截至2018年1月,将此期间的12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列入本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单盲,12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被分成了两组,在分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而炉甘石洗剂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独使用炉甘石洗剂,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张晓萍杨长志余秀琴
- 关键词: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过敏性皮炎
- 弹性假黄色瘤一例ABCC6基因突变分析
- 2016年
- 目的:报告1例弹性假黄色瘤,并检测ABCC6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1例弹性假黄色瘤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其父母、儿子及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ABCC6基因编码区31个外显子,并进行DNA直接测序与ABCC6编码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先证者父母及儿子表型均正常。基因突变分析显示,先证者存在ABCC6基因c.373G〉A(p.E125K)和c.3703C〉T (p.R1235W)的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为c.3703C〉T(p.R1235W)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父亲和儿子为c.373G〉A(p.E125K)杂合突变携带者,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均未检测到该两种突变。物种间序列比对分析发现,ABCC6编码蛋白质第125位谷氨酸和第1235位精氨酸为进化高度保守的序列,SIFT和Polyphen-2软件预测c.373G〉A(p.E125K)和c.3703C〉T(p.R1235W)突变为有害变异位点。结论 ABCC6基因c.373G〉A(p.E125K)和c.3703C〉T(p.R1235W)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例弹性假黄色瘤患者发病的原因。
- 李敏周乃慧宋琳毅杨子良王淼淼余秀琴
- 关键词:弹性假黄瘤DNA突变分析皮肤表现杂合子基因
- siRNA沉默NPM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siRNA沉默NPM基因的表达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A431细胞,针对NPM m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siRNA,转染A431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NPM基因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实时定量PCR法的结果显示:细胞NPM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并筛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特异性siRNA片段进行后继实验;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NPM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发生S期阻滞,G2/M期细胞减少。结论沉默NPM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提示NPM基因可能成为皮肤肿瘤防治的调控靶点。
- 余秀琴骆丹林秉奖钱齐宏闵玮
- 关键词:NPM皮肤鳞状细胞癌SIRNA
- 柔润保湿霜联合咪唑斯汀、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柔润保湿霜联合咪唑斯汀、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35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5例,观察组外用柔润保湿霜,bid,口服咪唑斯汀10 mg/d和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对照1组口服咪唑斯汀10 mg/d和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tid;对照2组仅外用柔润保湿霜,bid;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4.44%,有效率为75.56%;对照1组的治愈率为28.89%,有效率为66.67%;对照2组的治愈率为22.22%,有效率为51.11%;观察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皮肤瘙痒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比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方案终止。结论:外用柔润保湿霜联合口服咪唑斯汀、润燥止痒胶囊可显著改善老年瘙痒症患者的病情。
- 朱婷婷杨长志余秀琴孙东杰王月菊贺明庆
- 关键词:瘙痒症老年咪唑斯汀润燥止痒胶囊
- 黄芩苷和核磷蛋白基因沉默对人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黄芩苷及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基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针对NPM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siRNA,转染A431细胞,并加入50 mg/L黄芩苷孵育;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黄芩苷孵育可使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发生S期阻滞;NPM基因沉默可明显增强黄芩苷的作用。结论黄芩苷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PM基因表达有关。
- 余秀琴骆丹林秉奖钱齐宏王勤闵玮
- 关键词:黄芩苷核磷蛋白皮肤鳞癌
- 成人皮肌炎患者抗核抗体与临床特征及肿瘤风险的关系
- 2021年
- 目的探讨成人皮肌炎患者抗核抗体与临床特征及肿瘤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01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抗核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肌病、肿瘤发生风险以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差异。92例患者随访2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抗核抗体和无肌病性皮肌炎及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皮肌炎患者中,男42例,女59例,年龄(55.13±14.63)岁;无肌病性皮肌炎14例,低肌病性皮肌炎6例,肌病性皮肌炎81例;抗核抗体阳性42例(41.58%),阴性59例(58.41%)。抗核抗体阳性组颈部红斑(33.33%比59.32%,P=0.010)、披肩征(14.28%比35.59%,P=0.017)发生率低于阴性组。皮肌炎合并肿瘤28例(27.72%)。抗核抗体阳性者5例(11.9%)发生肿瘤,阴性者23例(38.98%)发生肿瘤。单因素分析显示,抗核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发生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为7.52(95%CI 1.62~13.78,P=0.003)。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抗核抗体阴性(OR值4.34,95%CI 1.37~13.72,P=0.012)和颈部红斑(OR=3.27,95%CI 1.20~8.91,P=0.020)与肿瘤高发概率显著相关,抗核抗体阴性与无肌病性皮肌炎的发生无统计学相关性(OR=0.99,95%CI 0.32~2.99,P=0.980)。结论抗核抗体阴性且伴颈部红斑的成人皮肌炎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有必要对这类皮肌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定期肿瘤筛查。
- 杨长志张晓萍杨子良周乃慧朱丽萍邵凯朱婷婷余秀琴
- 关键词:皮肌炎抗体抗核肿瘤
- 喜炎平联合蒲地蓝治疗带状疱疹66例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蒲地蓝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共滴注7 d;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共用药7 d。对照组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3.0,1次/d,共滴注7 d。伐昔洛韦口服0.3,2次/d,弥可保0.5 mg,3次/d,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的时间、睡眠状况、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等,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10 d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高、症状缓解快,并且可以有效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增强患者免疫防护。
- 杜纳钱齐宏余秀琴杨长志朱婷婷
- 关键词:带状疱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喜炎平注射液
- 丹毒住院患者114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丹毒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性疾病,通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经典的丹毒常表现为肿胀性红斑,境界清楚,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常由皮肤裂隙、外伤及足癣等诱发。不伴有并发症的丹毒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理想,但临床上常遇到复杂难治型丹毒患者,这类患者可表现为水疱、大疱、出血、瘀斑、糜烂、溃疡及局部脓肿等^([1]),这类患者住院时间长。
- 杨长志余秀琴朱婷婷张晓萍周乃慧杨子良
- 关键词:丹毒
-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39例(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和对照组39例(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两组患者于治疗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余秀琴杨长志朱婷婷杜纳闵玮钱齐宏
-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玉屏风颗粒
- 黄芪甲苷对HaCaT细胞的光保护效能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于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人表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UVB组、黄芪甲苷组和UVB+黄芪甲苷组,其中UVB组和UVB+黄芪甲苷组细胞接受50 mJ/cm2 UVB照射,加药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10、20、50、100、200 mg/L)进行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根据CCK8法检测结果选择最佳药物浓度(20 mg/L)进行后继实验.照光后继续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HaCaT细胞中p53、p3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 mg/L和20 mg/L黄芪甲苷组对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F=1.32,P>0.05),50、100和200 mg/L黄芪甲苷对细胞增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F=20.20,P< 0.05);UVB组与对照组比较,HaCa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F=99.00,P< 0.01).与UVB组相比,UVB+黄芪甲苷(10~ 200 mg/L)组HaCaT细胞增殖活性不同程度升高(F=19.08,P< 0.01),其中UVB+ 20 mg/L黄芪甲苷组升高程度最高.进一步实验表明,与UVB组相比,UVB+ 20 mg/L黄芪甲苷组ROS产生受到明显抑制(f=21.12,P< 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UVB组p53、p38、MMP-9和HMGA-1蛋白的表达升高(均P< 0.01),而UVB+ 20 m/L黄芪甲苷组细胞内p53、p38、MMP-9和HMGA-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UV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黄芪甲苷可有效抑制UVB引起的表皮细胞光损伤.
- 杨子良骆丹钱齐宏杜纳余秀琴王淼淼闵玮
- 关键词:紫外线角蛋白细胞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