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清珠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刺槐
  • 4篇土壤
  • 4篇刺槐林
  • 3篇林地
  • 3篇黄土高原
  • 3篇沟壑
  • 2篇幼林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人工林
  • 2篇林地水分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2篇集流
  • 2篇沟坡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黄土丘...

机构

  • 11篇西北林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4篇余清珠
  • 11篇王进鑫
  • 7篇刘增文
  • 1篇张永宏
  • 1篇白林波
  • 1篇黎秀梅

传媒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陕西林业科技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坡地刺槐不同皆伐更新幼林地土壤水分动态被引量:19
1997年
坡地刺槐林成熟后便须进行皆伐更新,更新方式可采取萌芽更新和带状混交更新两种方式。分析了刺槐林更新改造后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和空间变异规律及林地耗水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槐林皆伐更新促进了200cm以下深层土壤水分向根层的补给,导致更新幼林地土壤湿度较未更新林地明显提高,而其林地耗水总量却较来更新林地并未减少,甚至增加,表现出富足型的耗水特征。此外,刺槐林更新改造后不会因逐流量的增加而引起新的水土流失,保证了坡地刺槐皆伐更新的可行性。
刘增文余清珠王进鑫
关键词:坡地刺槐林地水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整地工程集流分析被引量:9
1992年
本文对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鱼鳞坑、水平沟、反坡梯田3种主要造林整地工程的集流与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整地工程是提高栽植穴土壤水分的有效措施。年均集水量与集流面积及降雨量成正比,集水面积1.5m^2为29.22kg;2.0m^2为33.95kg;2.5m^2为37.58kg;平均蓄水量,以反坡梯田最高,为26.5mm;水平沟次之,为24.8mm;鱼鳞坑较差,为20.7mm。并提出了3种造林整地工程单场降雨集流预测模型。
王进鑫余清珠高文秀郭启程
关键词:半干旱区
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本项研究采用正交试验,选用L_9(3~4)正交表拟定试验方案,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造林质量的四个因素顺序是:造林树种(A)>栽植穴覆盖材料(D)>单株集流面积(B)>造林整地工程(C)。各因素中水平顺序如下:A因素中:刺槐>白榆>侧柏;D因素中:农膜>泡沫>作物秸秆;B因素中:2.5m^2>2.0m^2>1.5m^2;C因素中:反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是:A_2D_2B_3C_1,即造林树种为刺槐,栽植穴覆盖材料为农膜,单株集流面积为2.5m^2,造林整地工程为反坡梯田。
余清珠王进鑫高文秀郭启程
关键词:集流干旱区造林
人工刺槐改造更新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肥力评价被引量:8
1995年
在人工刺槐林改造更新定位观测区,通过对土壤剖面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更新后的林地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液相率提高,通透及保水能力增强。同时土壤pH值降低,全N、有效P和阳离子交换量明显提高,但速效K含量略有下降。通过13个单项肥和指标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改造更新后林地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显著增强。肥力水平排序为:萌生刺槐林>2刺-3油>3刺-3油>2刺-2油>1刺-2油>未改造林。
王进鑫余清珠刘增文白林波
关键词:刺槐人工林土壤肥力黄土高原
人工幼林蒸腾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对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等新造人工幼林生长期蒸腾的研究表明:蒸强日间均值12~14时最大,0~2时最小,凌晨5~6时渐升。昼间均值顺序是:紫穗槐>刺槐>河北杨>白榆>侧柏。回归建立的五种树种蒸强与环境因子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77,差异极显著。五个方程偏相关系数顺序是:光照强度>气温>风速>相对湿度。蒸腾耗水量月均值顺序是: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
余清珠王进鑫高文秀郭启程
关键词:人工幼林蒸腾强度蒸腾耗水量
化学除草剂在刺槐林改造更新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1993~1994年,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改造更新幼林地,用4种化学除草剂对刺槐伐桩萌芽和林地杂草防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伐桩萌条防除应在萌条未木质化阶段用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或在伐桩未萌芽阶段用涂抹法施药,但前者除萌效果最好。节约投资40.4%~67.9%,提高工效2.5~4.0倍。喷雾法最适药剂种类及有效剂量为:目的伐桩用1.4kg/万丛的革甘膦或0.3~0.5kg/万丛的森革净;非目的伐桩用1.2~3.0kg/万丛的2,4-D丁酯或2.1kg/万丛的革甘群。萌生刺槐分别与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杜仲混交幼林地化学除草,应在4月底用有效剂量0.5kg/hm2的森草净或2.0kg/hm2的2,4-DT酯,或用0.8kg/hm2的革甘膦(杜仲除外)低容量喷雾。除草率达83.2%~87.6%,提高工效60倍,节约投资38.9%~60.0%。
王进鑫余清珠刘增文蒋学伟
关键词:除草剂刺槐混交林萌芽更新
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方式初探被引量:2
1996年
用互比排列设置刺槐林改造更新小区,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探讨理想的更新方式,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雨强、历时的条件下,林地土壤含水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最高,皆伐萌芽更新区次之,对照区(未改造更新)最低;单位面积逗流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比皆伐萌芽更新区增加26.4%,比对照区增加96.5%,但增加的逞流量仅为引发土壤侵蚀逞流量的40%~60%,没有引起新的土壤侵蚀。皆伐带状更新方式通过引进更新树种,改变了林分结构和组成,使刺槐林变成混交林,延续和强化了水保效益,是一种理想的刺槐林改造更新方式。
余清珠王进鑫刘增文
关键词:刺槐土壤含水量
火炬树插根育苗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火炬树(Rhus typhina L.)插根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插根成活阶段,插根基部土壤温度不得高于17.5℃、土壤湿度不得低于21.5%。育苗方式、种根粗度和种根长度三因素对成活、生长影响最大的是种根长度;其次是种根粗度和育苗方式。优化组合技术措施:种根长度15cm以上、粗度1.0~1,5cm,以平床育苗。
余清珠王进鑫黎秀梅
关键词:插根育苗
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技术的研究
1997年
通过设立标准地、定位观测,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龄期阳坡、半阳坡为17年,阴坡、半阴坡为15年;皆伐改造带状更新类型,以2刺3油类型最为理想;更新树种以油松最为适宜。
余清珠王进鑫刘增文
关键词:刺槐
北京杨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初探被引量:2
1996年
以渭北黄土残源区塬面北京杨护路林为对象,进行胸高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年轮宽度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地温、≥10℃积温呈负相关;相关顺序为:年降雨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地温>≥10℃积温>风速。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经可靠性检验,复相关系数为0.88393,方程可靠。通过年轮宽度预报,25个样本中,正差13个,负差12个,最大误差为-0.28283,方程实用性强。
余清珠张永宏
关键词:黄土高原北京杨气候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