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洲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催化剂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准单晶ZnO纳米线被引量:7
- 2005年
- 利用Au催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技术,在nSi(111)衬底上制备了准单晶的ZnO纳米线。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表明,ZnO纳米线具有明显的沿(0001)方向定向生长的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ZnO纳米线的典型直径约为100nm,长度为2~5μm。讨论了Au催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技术制备ZnO纳米线的原理。
- 孙小松余洲王帅杨治美晋勇何毅杨文彬龚敏
- 关键词:ZNO纳米线化学气相沉积XRDSEM
- 电子和中子辐照n型6H-SiC的光致发光谱
- 2006年
- 对用电子能量为1.7,0.5和0.4MeV的电子辐照和中子辐照后的n型6H-SiC样品进行低温光致发光研究.对于Ee≥0.5MeV电子辐照和中子辐照后的样品,首次发现了位于478.6/483.3/486.1n m的S1/S2/S3谱线.对样品进行热退火研究表明S1/S2/S3谱线在500℃下消失,而退火温度高于700℃时D1中心出现.考虑到产生C空位和Si空位所需的位移阈能以及热退火行为,说明S1/S2/S3为初级Si空位初级缺陷,而D1中心为二次缺陷.
- 钟志亲龚敏王鸥余洲杨治美徐士杰陈旭东凌志聪冯汉源BelingCD
- 关键词:6H-SIC辐照
- 无催化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2006年
- 本文采用无催化剂直接蒸发高纯Zn粉,在800℃氧气氛条件下,在Si(111)衬底上生长得到以四角状为主的纳米ZnO(T-ZnO)。T-ZnO纳米线每个角约互成110°,长度约为1.5μm,直径100nm左右;Raman分析表明E2(H)普遍存在于各形态的ZnO;光致发光光谱表明,T-Zn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除了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杂质缺陷有关,蓝绿光带是ZnO的缺陷产生的。
- 杨治美余洲林海王帅钟志亲陈浩武展文孙小松晋勇何毅龚敏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拉曼光谱荧光光谱
- 聚合物包覆的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制备和表面标定(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纳米晶体的性质不仅由表面原子所占的大的组分决定,而且由晶粒表面的晶相结构决定,因此对纳米晶体的表面的晶相结构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氧化锌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3维有序组装结构的基本构造单元.利用胶体化学法和尺寸选择制备了4~5nm大小的PVP包覆的氧化锌纳米晶体.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M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BS)和荧光光谱(PL)对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氧化锌晶体是结晶很好的红锌矿结构并且尺寸是单分散的.XRD,ABS和HR-TEM的测试结果都表明氧化锌晶体的尺寸是4.5nm.用HR-TEM和相应的傅立叶转换(FFT)对氧化锌的形貌和表面晶相进行研究,发现氧化锌晶体具有截角六面体形状,分别被{0001},{0110},和{0111}晶面包围.氧化锌的荧光光谱出现了两个典型的荧光发射,位置分别在362nm和527nm,来源于带边发射和缺陷发光.另外在400nm和470nm处也出现了弱的荧光发射,这可能与氧化锌的多面体形貌或者PVP的存在有关.
- 陈浩焦志峰伍展文余洲晋勇李智伟宋华冰何毅孙小松
- 关键词:氧化锌纳米晶体荧光光谱自组装
- 自组装制备硅纳米线阵列及其光致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用微电化学催化腐蚀法制备了硅纳米线阵列,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表面形貌。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有序硅纳米线阵列的光致发光特性,发现当激发波长增加时,有序硅纳米线阵列的光致发光峰位单调红移,发光强度也单调增强。对比多孔硅的发光机理和现有实验条件,对有序硅纳米线阵列可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 李智伟陈浩宋华冰余洲杨治美高艳丽张云森刘俊刚龚敏孙小松
- 关键词:多孔硅光致发光光谱扫描电镜发光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