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加琳

作品数:47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支撑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农村
  • 19篇供水
  • 18篇集中式供水
  • 13篇农村集中式供...
  • 11篇水质
  • 8篇饮用水
  • 7篇饮用
  • 6篇卫生现状
  • 6篇环境卫生
  • 5篇农村环境
  • 5篇卫生现状调查
  • 4篇污染
  • 4篇消毒
  • 4篇监测分析
  • 3篇生活饮用
  • 3篇生活饮用水
  • 3篇水质卫生
  • 3篇卫生调查
  • 3篇疾病预防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

  • 47篇兰州市疾病预...
  • 40篇兰州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白银市第二人...
  • 2篇兰州威立雅水...
  • 1篇定西市安定区...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7篇余加琳
  • 43篇李盛
  • 37篇王金玉
  • 34篇王宇红
  • 28篇贾清
  • 16篇王龄庆
  • 13篇张英
  • 9篇李志强
  • 5篇赵红
  • 5篇刘琼
  • 5篇牛静萍
  • 4篇魏晋林
  • 4篇罗斌
  • 4篇常旭红
  • 3篇韩晓琴
  • 3篇李普
  • 3篇冯亚莉
  • 2篇刘清
  • 2篇张鹂
  • 1篇何明晅

传媒

  • 10篇疾病预防控制...
  • 8篇环境卫生学杂...
  • 7篇环境与健康杂...
  • 5篇中国消毒学杂...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卫生学杂志》稿约
2017年
为适应学科的发展,由原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现更名为《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环境卫生学杂志》是综合性卫生类研究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本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王金玉李盛李守禹常旭红王龄庆贾清成震香刘琼余加琳张英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稿约新闻出版总署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发展
兰州地区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研究
张絜青刘清陈煦李德昌刘军李维谢宁禹书香刘琼徐菁郁金昱彤王敏群孙丽枫余加琳贾清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兰州地区城市饮用水市政供水和自建水厂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通过对兰州地区城市饮用水及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了解2009-2011年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
关键词:
关键词:饮用水卫生水质状况城市生活饮用水
2008年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为兰州市进一步进行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州市38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水质抽样检测。调查的数据全部输入Excel数据库,率的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调查研究的38个供水点中79.0%的供水点未进行水处理,84.2%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水质合格率为20.4%,以细菌学指标超标最为严重,菌落总数超标率高达65.8%;丰水期水质明显差于枯水期(P<0.05)。结论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相当差,应加强农民群众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加强水质监测。
李盛王金玉余加琳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
2013年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调查
2016年
为了解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笔者于2013年10—11月抽取兰州市西固区、红古区和永登县3个区县,每个区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0户家庭,采用《2013年甘肃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方案》对600户家庭调查厕所与粪便处理、垃圾和污水情况、环境卫生管理、病媒生物控制及土壤卫生。
李盛王金玉王宇红李守禹贾清余加琳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
2014年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制定改善农村环境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兰州市3个区(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600户家庭,调查基本情况、厕所与粪便处理、垃圾和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并进行病媒生物和土壤卫生监测。结果 60个行政村中,80.00%配备有环境卫生经费,平均3.57万元/村;卫生厕所覆盖率19.52%;83.50%家庭粪便选择土掩埋后施肥;71.83%家庭将垃圾丢弃在房子周围,垃圾堆放点中88.46%有臭味,76.92%有苍蝇;51.33%家庭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开展过灭鼠(χ2=32.668)、灭蝇(χ2=26.133)、灭蚊(χ2=26.133)和灭蟑螂(χ2=21.176)工作的村分别占28.33%、30.00%、25.00%和15.00%,其中西固区显著高于红古区和永登县(P<0.0001);23.00%的家庭发现鼠迹,65.83%发现苍蝇,其中西固区发现鼠迹(χ2=15.415)、苍蝇(χ2=103.336)家庭比例显著低于红古区和永登县(P<0.0001);废弃农药以丢弃在田边或垃圾堆为主,占88.09%;土壤蛔虫卵检出率和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6.67%和3.33%。结论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环境卫生资金投入,以永登县和红古区为重点,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改变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妥善处理农药废弃物。
李盛王金玉王宇红李守禹贾清余加琳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
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1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常住居民1 012人进行两周患病情况问卷调查,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12名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4.7%,不同年龄(χ2=77.815)、文化程度(χ2=7.887)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4,P〉0.05);排在前5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20.6%)、循环系统疾病(7.7%)、内分泌和代谢疾病(3.2%)、消化系统疾病(1.5%)、眼和附器疾病(1.1%);45岁~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患病风险均高于14岁及以下年龄组,中学/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患病风险均低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有家族史和有过敏史居民患病风险均高于无家族史和无过敏史居民。结论影响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眼和附器疾病;中老年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及有家族史和过敏史人员卫生服务需求相对较高。
刘家基李盛王金玉李守禹王宇红贾清余加琳张英韩晓琴齐跃军王龄庆马汉平张薇魏晋林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要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01—2016年兰州市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2001—2016年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001—2016年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PM_(2.5)(始于2013年)]浓度的监测数据,统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析各污染物的年度、月份及区域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 2001—2016年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增加趋势(r_s=0.753,P<0.05);SO_2、PM_(10)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r_s分别为-0.897,-0.817,P<0.05),NO2年均浓度无明显变化(r_s=-0.079,P>0.05);SO_2、NO_2、PM_(2.5)月均浓度呈"U型"分布,PM_(10)呈双峰分布。2001—2016年兰州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r_s=-0.944,P<0.05);SO_2污染负荷系数呈下降趋势(r_s=-0.706,P<0.05),NO_2污染负荷系数呈上升趋势(r_s=0.800,P<0.05),PM10污染负荷系数无明显变化(r_s=0.332,P>0.05)。结论 2001—2016年兰州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应重点加强燃煤、汽车尾气和扬尘污染防治。
边沁王宇红李盛罗斌贾清余加琳赵红牛静萍
关键词:空气质量
基于PCA-MLR模型的兰州市大气PM_(2.5)污染来源解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PM_(2.5)的污染来源及贡献率。方法选取兰州市经济中心城关区和核心工业区西固区进行PM_(2.5)样品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PM_(2.5)中的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及PAHs浓度,结合PCA-MLR模型探讨其来源及贡献率。结果两区均以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对PM_(2.5)浓度的贡献最大。城关区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土壤扬尘及生物质燃烧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2%、35%、13%;西固区除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38%)、土壤扬尘(24%)占较大部分外,工业污染源、工业/燃煤混合污染源及二次污染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8%)。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_(2.5)的最大污染来源均为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
魏巧珍王宇红李盛罗斌贾清余加琳赵红原晓蓉牛静萍
关键词:PM2.5源解析
兰州市城关区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作为采样点,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周期性采集大气PM_(2.5)样品84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其中PAHs的含量。结果 2015年总PHAs浓度变化范围为(3.64~268.23) ng/m^3,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不同季节,3-5环PAHs占总PAHs的比例最大。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发现,成人通过呼吸道途径暴露造成的终生致癌超额危险额度均已超过人群可接受最大风险水平,儿童终生致癌超额危险度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大气PM_(2.5)中PAHs污染水平较高,人们长期暴露在此环境中,存在一定致癌风险。
原晓蓉赵红王宇红牛静萍李盛余加琳贾清
关键词:多环芳烃PM2.5污染特征
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为了解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现状。方法于2008—2010年对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基本情况(如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共采集水样344件,合格115件,合格率为33.4%(115/344)。丰水期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低于枯水期(P<0.01),末梢水与出厂水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pH值、铁、锰、砷、氟化物指标均合格外,浑浊度等14项指标均超标。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50.3%)。丰水期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指标的合格率均低于枯水期(P<0.01)。结论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污染严重。
王金玉李盛余加琳李志强
关键词:集中式供水农村卫生调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