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土壤可蚀性在WEPP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3年
- 影响土壤侵蚀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土壤可蚀性是定量计算土壤流失的重要指标和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必要参数。WEPP是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的新一代水蚀预测模型 ,该模型以土壤可蚀性为必要参数 ,并将其分解为细沟间可蚀性 (Ki)、细沟可蚀性 (Kr)和临界剪切力 (τc)
- 谢春燕陈晓燕何炳辉魏朝富
-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WEPP模型
- 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介绍了温室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子系统、灌溉控制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及软件设计。利用计算机的串行传输将控制值传入CPM2AE-60CDR-APLC控制系统工作;同时,利用CPM2AE-60CDR-APLC的扩展模块CPM1A-MAD02-CH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模转换,PLC实时处理数据并发送指令调控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其功能块集成度高,性能可靠,工作稳定。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温室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温室管理的水平,降低了温室的成本,充分发挥了温室农业的高效性。
- 戴星谢守勇何炳辉官平
- 关键词:园艺学温室控制PLC灌溉通信
- 5种经济植物对幼龄尾巨桉叶片提取液的化感敏感性被引量:15
- 2011年
- 近几年,随着重庆"森林工程"全面启动,重庆西部主要区县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人工用材林。种植桉树需5年以上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幼龄林林下种植成为以短养长、提高桉农收益的有效途径。但很多研究发现:桉树不仅具有较强的水、肥竞争力,而且作为一种外来树种,
- 王小雪刘芸邵呈龙唐小荐黄小辉吴艳冰唐吉芳何炳辉
- 关键词: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林下种植
- 基于MVC模式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遂宁水土保持监测站数据库管理系统以SQL为核心数据平台、VC++6.0为应用支撑,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将Weppin模块嵌入原基层水土保持监测站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在新整合的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主界面调用WEPP模型相关功能,使WEPP模型在后台运行并显示出结果。
- 江民何炳辉
- 关键词:信息系统MVC模式
- 垄作稻田生态系统对三峡库区坡面径流中氮、磷的消纳以及降雨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坡面径流进入稻田生态系统后,面积约200m2的垄作稻田对径流中氮、磷的消纳效果。径流灌入水田后24h,径流中TN和颗粒态氮浓度分别下降了60.1%~88.0%和91.2%~98.7%,且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大雨产生的径流中TN浓度显著高于中雨和小雨,径流进入水田后田面水中TN浓度高于小雨和中雨径流进入水田后田面水中TN浓度,但是这种差异仅仅体现在前3h。径流样品刚刚加入后,水田田面水中颗粒态氮占较高的比例,颗粒态氮占TN的43.5%~87.7%。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态氮占TN的比例逐渐下降,其他形态氮素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径流样品加入后24h,颗粒态氮占TN的比例下降至10.2%~22.7%,其他形态氮素所占比例升至77.3%~89.8%;可溶态的无机氮和有机氮成为TN的主要组成部分。水田生态系统对坡面径流中磷的控制同样表现出较高的效率,径流灌入水田后24h,6次降雨过程产生的径流中TP和颗粒态磷浓度分别下降了60.6%~86.0%和82.9%~93.0%,且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径流样品刚刚加入水田后,水田田面水中颗粒态磷占较高的比例,颗粒态磷占TP的89.7%~97.7%。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态磷占TP的比例逐渐下降,径流加入后24h,颗粒态磷占TP的比例下降至37.4%~45.7%。水田生态系统对坡面径流中氮、磷消纳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主要得益于其能够较快地消纳颗粒态的氮、磷。
- 梁斐斐蒋先军袁俊吉何炳辉
- 关键词:降雨强度紫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