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珉

作品数:113 被引量:5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建筑科学
  • 22篇理学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振动
  • 29篇环境振动
  • 19篇隔震
  • 14篇建筑
  • 13篇荷载
  • 12篇隔振
  • 10篇地铁
  • 10篇支座
  • 10篇竖向
  • 10篇刚度
  • 9篇振动控制
  • 9篇结构振动控制
  • 9篇建筑结构
  • 9篇变刚度
  • 8篇地震
  • 8篇隔震支座
  • 7篇动测
  • 7篇动力反应
  • 7篇振动测试
  • 7篇振动台

机构

  • 99篇广州大学
  • 25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黑龙江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河北交通职业...
  • 3篇广州市设计院
  • 3篇广东省地震工...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城建职业...
  • 2篇河北建设集团...
  • 2篇广州建设工程...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12篇任珉
  • 43篇叶茂
  • 41篇周福霖
  • 25篇闫维明
  • 24篇陈建秋
  • 19篇谭平
  • 19篇常乐
  • 18篇黄襄云
  • 17篇沈朝勇
  • 13篇傅继阳
  • 13篇吴玖荣
  • 12篇刘爱荣
  • 12篇张向东
  • 10篇马爱群
  • 10篇魏陆顺
  • 8篇金建敏
  • 7篇刘树田
  • 7篇杨泽群
  • 5篇庄学真
  • 5篇张鹏

传媒

  • 11篇广州大学学报...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量子光学学报
  • 2篇广州建筑
  • 2篇第八届全国随...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成人教育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力学与实践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厂房楼面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测试
2004年
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 原因.结构加固后,为检测加固后的减振效果,对加固后结构再次进行了实地测试,通过对两次实测结果的对 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加固后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其减振目的.
沈朝勇任珉罗学海陈建秋谭平黄襄云
关键词:竖向振动减振
三维隔震新技术保障地铁平台上部安全被引量:5
2007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十分珍贵,为了尽量节约和开发建设用地,大平台多塔楼型式的建筑屡见不鲜。在这类建筑中,下部大平台形成的大空间可用于公共交通空间,并可有地铁车辆通过上部多塔楼主要用于办公和住宅。在高烈度地震区,这种结构型式会遇到一些特有的抗震设计问题。如由于塔楼的柱子与平台的柱子通常不在同一个竖向平面上.因此平台在整个结构具有转换层的功能,竖向刚度的突变等使结构的地震作用变得复杂.且大平台下部大空间的地铁车辆运行,对上部结构造成振动影响。
魏陆顺周福霖任珉黄襄云杨峥
关键词:地铁车辆大平台隔震高烈度地震区
竖向限位型铅剪切三维隔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限位型铅剪切三维隔振装置,属于结构隔震控制与振动控制领域。本发明将竖向隔振装置中的碟形弹簧外导向杆和外封钢板接触的部分设置为夹板式铅剪切阻尼器。三维隔振装置在竖向荷载的激励下上连接板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
张向东闫维明任珉王辉常乐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交通诱发环境振动隔振屏障数值分析
  针对某高速公路周边古遗址展览区建设工程的需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隔振沟屏障阻隔高速公路诱发环境振动的研究,获取隔振沟参数对振动阻隔效果的影响,为高速公路周边古遗址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屏障远场隔振...
李思璐任珉叶茂
关键词:高速公路屏障隔振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使建筑物北立面采光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光装置,具体为一种利用反射装置使建筑物北立面采光的装置,以解决建筑物北立面(阴面)无法采光的问题,使太阳能得以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在相邻建筑或其他结构物上安装反射装置,改变光线的入射...
常乐任珉李晓静闫维明周福霖
文献传递
修正TIMOSHEKO悬臂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2013年
基于考虑剪切变形所引起转动惯量的TIMOSHEKO梁,系统地给出了悬臂梁自由振动的分析方法,并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数值算例.
叶茂任珉
关键词:悬臂梁
高架交通沿线地面环境振动测试频域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综合研究城市交通所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对基于广州火车站附近高架路诱发进行了沿线地面振动的现场实测;通过对实测数据在频域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在频域内的分布特点和传播规律,在最小二乘准则条件下,给出了更加符合环境振动实际传播特征的竖向加速度振级经验衰减公式.结果表明: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和动车组诱发环境振动均呈现脉冲响应特征;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随距桥墩距离增加,脉冲响应特征快速消失;功率谱密度曲线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竖向加速度的频率范围越来越窄,高频成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在15 m处高架路诱发环境振动的高频区域有放大现象,存在局部振动放大区域.与传统振级经验衰减公式相比,文章提出的环境振动振级经验衰减公式更能反映实际环境振动的传播特点.
甘泉叶茂任珉
关键词:高架桥环境振动经验公式
一类本征态迭加的高次压缩特性
2009年
对一类光子消灭算符aN的正交归一本征态的迭加态的振幅k次方压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类aN的正交归一本征态的迭加态的振幅k次方压缩特性明显地区别于aN的正交归一本征态k次方压缩。无论N取奇数还是偶数迭加态均存在振幅k(k=N t或N t/2)次方压缩,当位相差δ=2mπ/t(m为整数)时迭加态不存在振幅k次方压缩;当δ=π时,只有N和t同时为奇数才有可能存在k次方压缩;当δ=π/2时,对应t≠4m的不同取值迭加态存在k次方压缩;因而参量的位相对振幅的k次方压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任珉钱妍廖庆洪刘正君马爱群刘树田
关键词:正交归一本征态迭加态
竖向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理论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大跨度和柔性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考虑到高密度人群对于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串联和并联的两自由度人体模型分别作用于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得到三自由度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考虑人体的高阻尼特性,分析人-结构体系的受迫振动运动方程,通过加速度响应函数分析得到体系的共振频率。将模型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单纯形法对人体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后,提出的串联三自由度理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试验结果。
李寿涛任珉张芝芳徐梅玲
关键词:单纯形法
错位转换层位置对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2008年
作为一种新型转换层结构——错位转换层结构,其竖向位置的移动对高层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竖向构件受力性能有何影响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有限元程序对高层带错位转换层结构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和反应谱分析,分析了上部转换层和下部转换层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改变错位转换层位置对结构地震作用、剪力及竖向构件内力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错位转换层整体位置的竖向移动对结构整体剪力、上部转换层下承托墙肢内力、上部转换层框支剪力墙内力影响不大,但对落地剪力墙、上部转换层下框支柱和下部转换层梁托柱内力有较大影响。
沈朝勇周福霖黄襄云陈建秋任珉金建敏
关键词:高层建筑竖向位置有限元分析竖向构件受力性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