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延魁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时钟基因
  • 3篇衰竭
  • 3篇基因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大鼠
  • 3篇肥厚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肌肥厚
  • 2篇心衰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事件
  • 2篇血管事件
  • 2篇主动脉
  • 2篇慢性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蒙城县第一人...
  • 3篇安徽省蒙城县...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丁延魁
  • 2篇李庆平
  • 2篇闫海燕
  • 1篇朱东亚
  • 1篇王连生
  • 1篇钟晓华
  • 1篇王齐明
  • 1篇魏立
  • 1篇黄建寨
  • 1篇张莉
  • 1篇高浩
  • 1篇高峰
  • 1篇李建梅
  • 1篇李晓林
  • 1篇李剑梅
  • 1篇杨洋
  • 1篇黄新艳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和主动脉中PER 2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作对照,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和主动脉中PER 2(period 2)蛋白的表达。方法:取SHR及正常SD大鼠,在每12 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周后,每隔4h取心脏和胸主动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R与正常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和SHR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表达都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但SHR大鼠心肌组织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大鼠。结论: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表达与正常大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和主动脉病变与时钟蛋白表达异常之间可能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丁延魁黄建寨张莉钟晓华李庆平
关键词:时钟基因PER高血压心肌主动脉
HbA1c联合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作用
2024年
目的 探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B型脑钠钛前体生物标志物(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且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的健康者共计101名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HbA1c、NT-proBNP表达差异;分析HbA1c、NT-proBNP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NT-proBNP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587,0.536,P<0.05)。死亡组NYAH分级Ⅳ级占比、HbA1c、NT-proBNP表达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YAH分级为Ⅳ级、HbA1c及NT-proBNP表达上升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森林图显示,在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中,NT-proBNP是关联强度最大的因素(OR=2.491,95%CI 1.414~4.390)。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实施联合检测(HbA1c与NT-proBNP)的AUC值与单独HbA1c、NT-proBNP检测相比更高(P<0.05)。结论 HbA1c、NT-proBNP表达水平随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死亡风险效能,可指导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郏红静丁延魁高峰过高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HBA1CNT-PROBNP
院前肝素化联合一包药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 探讨院前肝素化联合一包药(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托伐他汀40 mg)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血管再通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我院行PPCI的急性STEMI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院内肝素化联合一包药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56),其中观察组经胸痛中心联络微信群确诊为STEMI后立即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 000 U联合一包药;对照组是患者自行来院到我院急诊科确诊为STEMI后,院内给予普通肝素5 000 U联合一包药,立刻一键启动导管室行PPCI。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特征、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血清学指标、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复流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状发作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等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以及TIMI 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 0~1级、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均较术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卒中、再发性心绞痛和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血发生概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无复流率为19.6%,观察组没有无复流情况,对照组无复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针对STEMI患者院前肝素化联
闫海燕丁延魁郏红静王记远张学伟胡银杰楚骏杰胡红艳过高峰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医疗服务
血浆和肽素及癌抗原125对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肽素、癌抗原125(Ca-125)对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或门诊收治的376例急性左心衰竭或永久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108例)、AHF组(134例)和AHF合并房颤组(134例);选择同期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入院24h内或体检当天血浆和肽素、Ca-12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入院1周后或体检当天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指标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和肽素、Ca-125对AHF合并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房颤组、AHF组、AHF合并房颤组患者血浆和肽素、Ca-125、NT-proBNP、LAD、LVD呈逐渐升高趋势[和肽素(pmol/L):12.43±4.36、18.77±5.29、32.82±7.07比6.68±1.94,Ca-125(kU/L):18.82±7.39、27.97±11.47、61.37±25.49比4.43±1.74,NT-proBNP(ng/L):1070.87±428.84、1734.13±725.09、2745.92±709.91比570.40±213.87,LAD(mm):37.24±6.35、41.31±7.94、46.24±10.96比33.29±4.53,LVD(mm):49.46±5.19、52.51±8.09、55.96±6.49比45.99±6.26,均P<0.05],LVEF呈逐渐下降趋势(0.52±0.11、0.46±0.10、0.41±0.09比0.57±0.08,均P<0.05),说明AHF合并房颤组各项指标恶化程度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AHF合并房颤患者和肽素与LAD、LVD均呈显著正相关(LAD:r=0.479,P=0.012;LVD:r=0.513,P=0.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26,P<0.001);Ca-125与LAD、LVD均呈显著正相关(LAD:r=0.479,P=0.011;LVD:r=0.513,P=0.028),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45,P=0.019)。ROC曲线分析显示,和肽素、Ca-125、NT—proBNP及和肽素联合Ca-125诊断AHF合并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623、0.647和0.842,对AHF合并房颤均有诊断价值,以和肽�
丁延魁丁延魁王齐明杨洋
关键词:和肽素癌抗原125急性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试验组26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83例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应用体外诊断试剂盒测定血脂、血糖指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过高峰丁延魁徐如堂鉏祥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
血浆和肽素、Ca-125在急性左心衰伴房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探讨急性左心衰合并房颤(持续性或永久性)患者外周血血浆中和肽素(Copeptin)、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的表达、在急性左心衰伴房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丁延魁
关键词:和肽素CA-125急性左心衰心房颤动心血管事件
文献传递
浅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价值
2015年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并发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非并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因素。结果并发组合并肥胖等因素所占的比例比非并发组高;并发组合并心律失常与左胸ST-T段改变情况比非并发组高;并发组合并心室肥大与心室增大患者比例比非并发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资料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与影像学等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和预后。
过高峰丁延魁李建梅闫海燕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时,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铁剂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HF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CHF常规治疗,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毒苷、利尿剂、美托洛尔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CHF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EPO及铁剂(EPO 2000IU/次,2~3次∕w,皮下注射至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在120 g/L稍高水平后,间断给药维持;同时予硫酸亚铁口服,3次∕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3个月前后血红蛋白(Hb)、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b、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及LVEF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联合铁剂辅助治疗CHF合并贫血患者有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高峰徐如堂鉏祥高浩侯昆峰丁延魁李剑梅万景莉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
PER2和p38MAPK蛋白日周期表达改变与心肌肥厚关系的研究
大多哺乳动物的日常行为和生理活动具有昼夜节律性。这种昼夜节律是一种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自主维持的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产生的,由输入通路、中央振荡器/(Oscillator/)、输出通路三部分组...
丁延魁
关键词:时钟基因高血压心肌主动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文献传递
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中BMAL1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选取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作为肥厚心肌的供体,从整体水平检测了时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BMAL1蛋白在3种不同心肌中的表达。方法建立了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每12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wk后,每隔4h取心脏,测心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HR和SHR大鼠的左心重与全心重比值及全心重与体重比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但RHR与SHR组心肌组织中的BMAL1蛋白表达丧失了应有的波动性与节律性,各时间点之间几乎无差异。结论在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中时钟基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时钟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影响肥厚心脏逐渐丧失适应能力的一个因素。
李晓林丁延魁黄新艳魏立朱东亚李庆平
关键词:心肌肥厚时钟基因BMAL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