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腺癌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胃癌
  • 3篇慢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乳腺
  • 2篇原发性乳腺癌
  • 2篇手术危险
  • 2篇手术危险性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双侧原发性
  • 2篇双侧原发性乳...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胃癌患者
  • 2篇慢性肺
  • 2篇慢性肺病

机构

  • 15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丁华
  • 4篇于彦章
  • 4篇刘争
  • 2篇邹华伟
  • 1篇刘亦晴
  • 1篇陈昕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3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8例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总结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均为女性,双侧同时性乳腺癌4例。首发癌发病年龄为29~59岁。同时性乳腺癌4例,两侧均采用改良根治术;异时性乳腺癌24例,20例双侧行改良根治术,4例一侧行根治术,另一侧行改良根治术。28例术后均行CMF或CAF等方案化疗,以及根据孕激素受体情况给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根据淋巴结情况给予放疗。结果 28例中,随访26例,随访率92.9%。随访时间6个月~8年。存活20例,死亡6例。6例死亡病例中,同时性2例,异时性4例;4例首发癌年龄小于40岁,2例小于50岁;Ⅱ期2例,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病例,Ⅲ期4例,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病例。结论对双侧乳腺癌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与预后相关。双侧乳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确诊第二侧原发乳腺癌,并与第一原发癌的转移癌相鉴别。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转移癌不同,并非晚期状态,临床处理与单侧乳腺癌相似,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期及其生物学行为。
丁华
关键词:双侧乳腺癌
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美观性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皮质醇(Cor)]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2.48±15.69)min,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7.41±0.83)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皮瓣积液、乳头凹陷、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7 d切口瘢痕、乳房外形、双乳对称性、整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3.26±0.33)分、(3.94±0.41)分、(3.33±0.34)分、(4.05±0.41)分,术后1个月评分分别为(3.85±0.34)分、(4.19±0.27)分、(3.86±0.25)分、(4.28±0.1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OD水平为(73.40±7.3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OPP、Cor水平分别为(11.03±1.05)μmol/L、(192.78±19.34)nmol/L,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病人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乳腺美观性,缓解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
刘亦晴邹华伟丁华
关键词:NSM即刻乳房重建应激反应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乳糜瘘的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乳糜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10年18例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乳糜瘘的临床资料。18例中,乳糜瘘发生在左侧15例,右侧3例。13例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低脂饮食或同时给予皮瓣下注入50%葡萄糖的保守治疗;5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18例中,15例(83.3%)的乳糜瘘发生于手术后的最初3 d。13例保守治疗结果:8例获得痊愈,愈合时间为4~30 d,中位时间9.7 d;5例失败,经手术治疗而痊愈,愈合时间为2~37 d,中位时间15.4 d。结论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的乳糜瘘经合理地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并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乳糜量每日少于500 ml的早期乳糜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保守治疗短期内无效及乳糜量每日超过500 ml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丁华于彦章陈澎涛
关键词:乳糜瘘甲状腺癌
53例复发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至2010年大肠癌局部复发再手术5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率为58.8%(20/34),姑息性切除率为41.2%(14/34);复发性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率为52.6%(10/19),姑息性切除率为47.3%(9/19)。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复发性大肠癌的主要手段,根治性外科治疗可以提高复发性大肠癌的生存率。
丁华
关键词:大肠癌复发手术治疗
NCAM、CEA及caspase-3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癌胚抗原(CEA)及caspase-3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2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41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对比2组组织NCAM、CEA及caspase-3的表达,并分析上述因子与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NCAM和caspase-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2)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显示,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NCAM和caspase-3表达明显更低,CEA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NCAM和caspase-3在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呈现明显低表达态,CEA水平明显增高,同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NCAM、caspase-3的低表达和CEA的异常高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
陈澎涛邹华伟丁华
关键词:NCAMCEACASPASE-3甲状腺髓样癌病理特征
疝补片在腹股沟疝201例治疗中应用体会
2005年
丁华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补片刀口疼痛无张力缝合处疝复发
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丁华刘争于彦章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大出血患者手术方法手术方式
痰热清注射液在开胸病人术后应用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开胸病人术后应用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开胸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除术后常规治疗外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减少开胸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
丁华刘争于彦章
关键词:痰热清开胸肺部并发症
胃癌急性穿孔42例诊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穿孔修补术16例,姑息性胃切除术13例,根治性胃切除术13例。胃穿孔修补术随访14例(失访2例),1个月内死亡5例,3个月内死亡5例,6个月内死亡3例,1年内死亡1例。姑息性胃切除术随访12例(失访1例),其中生存半年者5例,1年者5例,2年者2例。根治性胃切除术随访11例(失访2例),生存1年者11例,2年者8例,5年者3例。结论根据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理的术式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丁华
关键词:胃癌急性穿孔病理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刘争陈昕丁华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钙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腹部择期手术高危患者常见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