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 作品数:27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胸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新型腔镜血管夹及血管夹钳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腔镜血管夹及血管夹钳,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之间相对独立,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均为杆状结构,且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为无磁性合金材料构件,且... 黄佳 罗清泉 姜龙 胡英杰 田禹文献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T1a的IA期周围型肺癌对比研究 周谦君 黄佳 陆佩吉 李剑涛 林皓 罗清泉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意义微创治疗的研究:附700例Da Vinci机器人辅助肺部手术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一、生物学意义上的微创现代医学起初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微创手术从起初单纯缩小体表创伤的理念进步到如今涵盖减少体表创伤-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加速术后康复-降低免疫打击-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心理健康等数个方面的多元化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整体微创。 罗清泉 黄佳 李函玥关键词:生物学意义 肺部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机器人辅助 肺癌微创手术的生物学意义之思考 被引量:4 2018年 能够尽量缩短手术时长、加速术后快速康复的微创手术才能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微创。肺癌微创手术有多种手术方式,包括单孔胸腔镜手术和多孔胸腔镜手术,其中多孔胸腔镜手术又包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外科手术机器人作为目前微创技术领域的前沿,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本手术组多孔机器人肺手术时长平均为(91.51±30.80)min,相较单孔手术时长大大缩短。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尚存在一些缺陷,也缺少全国统一的机器人胸部手术诊疗规范,有待未来技术发展和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解决。 罗清泉 黄佳关键词:微创外科手术 肺肿瘤 鼻导管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导管罩,包括鼻导管主体,鼻导管主体上设有插管,鼻导管主体两侧连通设有连通管,鼻导管主体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一侧设有移动套管,保护罩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限位板... 黄佳 罗清泉 姜龙 田禹 胡英杰胸腺瘤切除术中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应用达芬奇外科系统施行胸腺瘤切除术,为胸腺瘤切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分别作光源孔和手臂操作孔,应用达芬奇外科系统进行胸腺瘤切除术,同时行周围纵隔脂肪清扫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失血20 mL;术后患者恢复迅速,术后第3天拔除胸管,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第5天出院。结论:应用达芬奇外科系统进行胸腺瘤切除是安全的,手术视野暴露完全,能够达到开胸手术的要求。本文经验为进一步应用达芬奇外科系统施行胸部肿瘤手术提供了参考。 黄佳 罗清泉 赵晓菁 谭强 林皓关键词:胸腺瘤 机器人 胸腺切除术中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机器人手术对治疗胸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36例胸腺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43例,胸腔镜手术49例,正中胸骨切开手术44例。收集记录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病例的临床一般性资料,术中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三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引量、术后ICU及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胸腔镜手术比较,平均术中出血量(78±21 ml vs 126±29 ml)、术后胸引天数(1.9±0.7 vs 2.5±1.1)d以及术中中转开胸率(0/43 vs 3/49)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机器人及胸腔镜的微创手术较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腺切除手术中可取得和胸腔镜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术中操作和安全性上更有的优势。 傅世杰 谷志涛 茅腾 黄佳 方文涛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止血夹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夹,包括两组放置架和连接组件,两组所述放置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放置架的相向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组所述连接座的相向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每组所述夹持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每组所述连... 黄佳 罗清泉 姜龙 田禹 胡英杰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cN0-pN2非小细胞肺癌: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隐匿性N2(c N0-p 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与远期预后差异,以及对于已选择胸腔镜手术(VATS)的隐匿性N2患者是否需要中转开胸。方法初步纳入1 754例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中心同一医疗组处接受肺叶切除手术的1 754例c N0患者,筛选出262例c N0-p N2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107例和开放组155例。VATS组男50例、女57例,年龄36~75(61.5±10.7)岁;开放组男104例、女51例,年龄31~73(59.0±8.7)岁。对比两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近期效果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肺功能、术前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44),但术后住院时间开放组明显长于VATS组(P=0.008)。开放组肿瘤最大直径远大于腔镜组肿瘤最大直径(P<0.05);两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纵隔淋巴结阳性率VATS组与开放组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5)。VATS组术后1年总生存率(OS)为91.6%,3年OS为58.3%;开放组术后1年OS为81.9%,3年OS为47.3%。结论胸腔镜治疗隐匿性N2患者与开胸手术可达到同样的切除率,且VATS近期效果更佳。但隐匿性N2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可能更相关,而与手术方式无关,但仍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论证。 李函玥 黄佳 林皓 罗清泉关键词:胸腔镜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胸外科初步经验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在普胸外科手术领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共使用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完成15例普胸外科手术,包括8例肺部手术,6例纵隔肿瘤手术,1例食管癌手术。结果所有15例患者均成功运用达芬奇机器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15例患者手术平均耗时120.9min,术中平均失血75.3ml,平均住院时间7.8d。术后1例肺癌患者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术后第16天行支气管瘘修补术,修补成功后出院。无术后死亡,中期随访结果生存率与普通胸腔镜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人工智能手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其优势,但是我们的结果表明运用人工智能外科系统进行普胸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文为进一步运用人工智能外科手术系统进行胸部肿瘤手术提供了初步经验。 黄佳 罗清泉 方文涛 赵晓菁 茅腾 谭强 林皓 陈文虎关键词: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