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玉芳

作品数:30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水利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长江口
  • 9篇航道
  • 8篇深水航道
  • 6篇长江口深水航...
  • 5篇丁坝
  • 4篇台风
  • 3篇水沙
  • 3篇台风浪
  • 3篇泥沙
  • 3篇骤淤
  • 3篇河床
  • 3篇防洪
  • 3篇波能
  • 3篇冲刷
  • 2篇动床
  • 2篇淹没丁坝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流
  • 2篇水流结构
  • 2篇码头

机构

  • 30篇南京水利科学...
  • 3篇河海大学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水利勘...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交通运输部

作者

  • 30篇韩玉芳
  • 10篇陈志昌
  • 8篇路川藤
  • 5篇王学兰
  • 4篇辛文杰
  • 4篇罗小峰
  • 3篇于守兵
  • 3篇窦希萍
  • 2篇何杰
  • 2篇陈永平
  • 2篇钱明霞
  • 2篇朱伯荣
  • 1篇马启南
  • 1篇马进荣
  • 1篇卢中一
  • 1篇左其华
  • 1篇温永宁
  • 1篇潘军宁
  • 1篇吴丽华
  • 1篇赵晓冬

传媒

  • 6篇水利水运工程...
  • 3篇海洋工程
  • 2篇海岸工程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江苏水利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运工程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江苏省海洋湖...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边坡整体稳定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被引量:23
2001年
边坡整体滑动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是建立在土体具有的抗力大于荷载效应的概率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校验的。在条分法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进行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的统一极限状态方程 ,将土的容重γ、内摩擦角φ、粘聚力 c作为随机变量 ,当其为非正态分布时 ,进行当量正态化 ,考虑变量相关的情况 ,用简化相关法对随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并以 Bishop圆弧滑动法为例 ,用 JC法求解边坡的可靠性指标及失效概率 ,给出计算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指标的算法程序。并就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因素如抗剪强度指标、变量分布形式、土性参数的变异性等进行了讨论。
韩玉芳刘德辅董胜
关键词:边坡可靠性分析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后北槽水沙输移变化研究
2025年
基于2010-2021年北槽地形和同步水文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实施后的水沙输移变化。三期工程完成后,北槽中上段水深整体增大,-8 m等深线的展宽主要发生在2010-2017年,-10 m等深线持续展宽,北槽下段水深变化相对较小。北槽中下段涨落潮平均流速趋势性变化不明显,各水层含沙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中层水体平均含沙量减小近50%。北槽纵向水沙通量远大于横向通量,自2010年以来,水沙横向通量占比下降。北槽水流净通量表层大、底层小,中下段多年来均存在水通量的垂向环流,即表层水体横向净通量向北,而底层向南。悬沙净通量底层大、表层小,在纵向上,表层水体悬沙净通量指向下游,底层水体规律性较差。在横向上,2015年后,北槽中下段表层水体悬沙净通量大都指向航道北侧,底层水体指向航道南侧,表底层悬沙净通量形成垂向环流。
路川藤朱显博韩玉芳韩玉芳
关键词:北槽水沙通量深水航道
长江口南槽底沙输沙观测研究
2025年
为解决长江口底沙输沙无实测资料的问题、研究南槽的底沙输移特性,基于坑测法原理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长江口水沙环境的底沙观测系统,取得了可靠的低扰动下南槽拦门沙段底沙输沙过程资料。观测结果显示,在潮周期过程中(平均潮差3.3 m),输沙率与流速大小密切相关,实测潮平均输沙率为0.007 kg/(m·s),输沙率最大值出现在涨急时刻,为0.045 kg/(m·s),落急时刻输沙率最大值为0.020 kg/(m·s)。涨落潮过程中,同样流速条件下,输沙率存在一定差异,涨潮时段推移质输沙率大于落潮时段。根据窦国仁公式计算的单宽推移质输沙率与实测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量级上存在差异,潮平均计算输沙率为0.004 kg/(m·s),小于实测值,涨急时刻最大计算输沙率为0.031 kg/(m·s),落急时刻为0.028 kg/(m·s),涨潮期间实测值大于计算值,落潮期间则相反,公式推荐的输沙综合系数取值需要进一步探索。
丁宏伟韩玉芳胡国栋路川藤辛文杰赵日明谢至正
关键词:推移质输沙率
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开发方案研究
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开发立项过程中对工程方案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研究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强调指出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可使研究成果更加可靠和科学.
韩玉芳辛文杰朱伯荣王学兰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港口规划
文献传递
丁坝的造床作用研究
丁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物,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定床恒定流水槽试验中得到的.该文从实际工程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出发,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动床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丁坝的造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丁坝...
韩玉芳
关键词:丁坝冲刷动床试验
青草沙水库龙口保护期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沙水库龙口合龙是青草沙水库围堤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正态系列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保护期东堤龙口高程降低的情况下相邻区域滩地的冲刷,主要是龙口上下游的冲刷范围及冲刷深度,以及东堤与北堤内侧之间的局部冲刷.
韩玉芳钱明霞王学兰于守兵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
模型沙干重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泥沙模型试验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模型沙干重度在动床模型试验中是影响起动流速比尺和冲淤时间比尺的重要参数 ,其随淤积历时、粒径变化、埋置深浅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 ,结合已有的成果 ,对模型沙干重度受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韩玉芳陈志昌
关键词:动床模型试验泥沙模型试验泥沙运动
台风作用下长江口北槽挟沙能力研究
2021年
台风作用下水体的挟沙能力研究对深入认识台风暴潮作用下泥沙运动规律、滩槽演变特征以及提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台风波能对泥沙的悬浮作用入手,建立了台风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公式;依据能量叠加原理,完善了传统的河口海岸挟沙能力公式(窦国仁挟沙能力公式),使公式能够同时概括潮流、波浪和台风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特征,并应用近年来长江口北槽实测的台风期近底水沙资料对公式进行了率定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风期北槽近底含沙量变化特征。
韩玉芳窦希萍
关键词:河口海岸长江口台风波能挟沙能力
非淹没丁坝端坡对附近水流结构的调整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研究非淹没丁坝端坡对水流结构的调整作用,采用水槽试验和三维浅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丁坝阻水面积相等条件下端坡系数分别为0,3,5和7时丁坝附近的表层平面流场、底层平面流速分布和底层切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端坡系数的增加使得丁坝下游表层相对回流长度和相对回流宽度减小;(2)端坡的存在能够显著减小底层平面强相对流速范围和强相对切应力范围,且端坡系数越大效果越明显.
于守兵陈志昌韩玉芳
关键词:丁坝水流结构
长江口南港河段底沙输沙试验
运用底沙输沙试验研究了现状情况下的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北槽分流口的底沙输移状态。在试验过程中对底沙输沙试验的加沙方法、捕沙方法、捕沙器设计等进行了探讨,特别考虑了潮汐双向流的作用,完善了底沙输沙试验方法 。
韩玉芳陈志昌王学兰
关键词:长江口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