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娜 作品数:29 被引量:35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不同症状感知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各进行一次ACT问卷调查。同时每天用动态肺量记录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天,对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ACT评分与FEV1%pred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者均存在相关性(前:r=0.317,P<0.05;期间:r=0.360,P<0.05)。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在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次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前:r=0.647,P<0.01;期间:r=0.698,P<0.01)。而迟钝型和敏感型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其中迟钝型(前:r=-0.453,P>0.05;期间:r=0.468,P>0.05),敏感型(前:r=0.487,P>0.05;期间:r=0.253,P>0.05)。结论 ACT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症状感知正常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具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ACT在症状感知迟钝型和敏感型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测试效能和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前应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及症状感知是否正常。 颜文森 郑劲平 高怡 韩江娜 安嘉颖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6 2004年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有突出的呼吸困难主诉、但经过系统检查找不出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疾患,国际上称之为“医学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这类患者大约占呼吸困难患者的14%,但临床上常被忽视,诊断、治疗均很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韩江娜 朱元珏 李舜伟关键词:焦虑 过度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困难 被引量:13 2013年 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首要症状,也是COPD患者最痛苦的症状。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报告推荐采用修订版呼吸困难分级(themodifiedMedicalResearchCouncilDyspneaScale,mMRC)评估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对mMRC达到和(或)超过2分的患者积极进行药物干预,以缓解呼吸困难。指南建议转化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师需要认识COPD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理解呼吸困难测量工具的测定原理,包括信度、效度、对呼吸困难变化的敏感度;各种新老药物缓解呼吸困难的疗效。这篇文章从呼吸困难发生机制、呼吸困难测量、呼吸困难治疗三方面,综述COPD呼吸困难的最新进展。 沙悦 曾学军 韩江娜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CC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or Heart Disease 韩江娜临床常用肺功能检查项目及合理选择 被引量:9 2014年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量计测定、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肺容积测定、弥散功能测定、气道阻力测定、呼吸肌力测定、血气分析和气体交换、心肺运动试验、代谢测定等。各个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呼吸的功能状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临床所需解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最常用的是上述前四项,并且经常以组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合理选用肺功能项目和组合,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气道病变及其可逆性,以及肺实质、肺血管、呼吸肌或心功能方面的异常。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疾病都不能仅凭肺功能检查诊断,因为许多不同疾病可有相似的肺功能异常。肺功能检查应该与临床症状、体征、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综合考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留永健 韩江娜关键词: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 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动态肺量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完成动态肺量测定检查的1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清晨、下午、入睡前3个时间段对症状和情绪进行自我评估,同时用动态肺量测定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d。除以上3个规定时间外,患者可根据病情,在任何时间、地点对症状的发作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进入分析的145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39.1±13.0)岁(10~65岁);平均病程(6.7±9.9)年。得到动态肺量测定证实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占87%。误诊14例(9.7%),过度诊断5例(3.4%)。结论动态肺量监测通过多时点测定,能够捕捉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变异性,弥补了单次时点肺功能检查的缺陷,在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江宏 韩江娜 许文兵 朱元珏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呼吸的前反馈调节与高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2 2005年 韩江娜 朱元珏关键词:高通气综合征 症状感知迟钝型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2 2006年 施举红 韩江娜 许文兵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症状控制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皮质激素 降低死亡率 炎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活动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描述稳定期COPD患者的日常活动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两所医院呼吸科门诊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94例,用PFSDQ-M评估其活动受限、活动后呼吸困难和疲乏情况。结果患者的日常活动为轻度到中度受限,活动后呼吸困难和疲乏程度为轻度到中度。活动受限、活动后呼吸困难和疲乏程度分别与6min步行距离、FEV1、FEV1/FVC、MMRC呼吸困难程度及BODE指数呈显著性相关(r=-0.27-0.60,P<0.01)。MMRC呼吸困难评分可解释26%日常活动受限的变化。结论稳定期的COPD患者日常活动轻度受限,重度患者活动明显受限。呼吸困难是日常活动受限主要的影响因素。 郭爱敏 韩江娜 王萍 林英翔 乌正赉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耐量 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34例分析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总结分析 1996~ 2 0 0 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 34例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病例。方法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标准 :有突出的呼吸困难 ,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没有心肺或其他器质性病因。结果 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最小发病年龄 8岁 ,13~ 16岁为高峰发病年龄 ,17岁以后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为慢性病程 ,伴症状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 ,伴随明显的过度通气、低碳酸血症的症状。少年儿童患者焦虑不明显 ,与成人形成鲜明对比。多数患儿有明显的心因性诱因 ,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大为最重要的诱因。 13例患儿接受腹式呼吸训练治疗 2~ 3个月后复查 ,呼吸困难和伴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呈慢性过程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提高医师警觉性是正确诊断处理的关键。 韩江娜 朱元珏 李舜伟 雒冬梅 尹小文 陈育智 O Van den Bergh KP Van de Woestijne关键词:少年 儿童 腹式呼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