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英
- 作品数:35 被引量:2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关系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1
- 2019年
-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近几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及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病原体,与哮喘的恶化及长期控制不良有关。近年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或引起哮喘的机制可能与肺炎支原体在支气管黏膜的定植、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直接损伤作用及宿主体质有关。这篇文章对哮喘和肺炎支原体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哮喘的治疗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总结。
- 柳云霞韩志英
- 关键词:哮喘
-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8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正确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所医院进行前瞻性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研究,通过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问卷调查及3个月的治疗随访,了解我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结果实际入组病例数1505例,合格病例1470例,合格率97.67%。位于病因构成比前4位的分别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84例(39.73%)、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41例(16.39%)、哮喘合并感染164例(11.16%)、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51例(10.27%)。1岁以下患儿的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40.00%)。多病因的慢性湿性咳嗽有效病例数483例,占总病例数33.74%,其主要病因是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16.39%。华东、北方、南方3个地区首位病因均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他病因在不同年龄的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病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同一种病因则呈现季节性变化。结论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岁以下患儿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不尽相同。
- 无陈强胡次浪申昆玲贾春梅刘恩梅沈照波张建华覃敏郭彤华山殷勇刘红霞孙萍唐素萍胡晓光董晓艳刘瀚旻沙莉李晶郑湘榕韩志英吴星东徐迎春郝创利宋瑜欣安淑华陈艳萍
- 关键词:构成比慢性儿童
-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IL-17、IL-35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 韩志英梁东阁
- 儿童坏死性肺炎病原学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不同病原学NP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国13家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494例NP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年份分为2008至2011年、2012至2015年、2016至2019年3组,根据地域分为南方和北方,分别比较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单一细菌感染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炎症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结果494例NP患儿(男272例、女222例)年龄4.7(0.1~15.3)岁,其中494例NP中病原菌不明确147例,病原菌明确347例。常见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支原体238例,肺炎链球菌6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1例,铜绿假单胞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0例,腺病毒10例,流感病毒A 7例。3个年份组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2016至2019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高于2012至2015年组[52.1%(197/378)比36.8%(32/87),χ^(2)=6.654,P=0.010],2012至2015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与2008至2011年组[31.0%(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4,P=0.575)。南方组与北方组患儿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北方组肺炎支原体的比例高于南方组[60.5%(92/152)比42.7%(146/342),χ^(2)=13.409,P<0.01],而肺炎链球菌的比例则低[7.9%(12/152)比14.3%(49/342),χ^(2)=4.023,P=0.045]。单一肺炎支原体组(200例)与单一细菌感染组(98例)均以发热(分别为197、98例)和咳嗽(分别为200、96例)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一肺炎支原体组较单一细菌感染组胸痛症状更常见[17.0%(34/200)比6.1%(6/98),χ^(2)=6.697,P=0.010],而气促、喘息症状更少见[16.0%(32/200)比60.2%(59/98),4.5%(9/200)比21.4%(21/98),χ^(2)==60.688、20.819,均P<0.01];单一细菌感染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7(1.0~67.1)×10^(9)/L比10.5(2.5~
- 周云连刘金荣易秋维陈莉娜韩志英许长娣刘素燕郝创利刘静李巧玲王立军王超车广华张园园童琳刘业卿赵顺英郑跃杰黎书刘瀚旻常洁赵德育邹映雪张新星农光民张海邻潘建丽陈艳妮董晓艳张云峰王颖硕杨德华陆权陈志敏
- 关键词:坏死儿童细菌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30例临床分析
- 韩志英梁东阁
- 山西省儿童医院住院部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 韩志英葛玲丽朱镭孟晋华
- 671株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 了解山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分离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方法 回顾2012-2014年山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分离培养出的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
- 韩志英葛玲丽
- 关键词: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
- 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61
- 2021年
- 奥马珠单抗是治疗哮喘的生物靶向药物,推荐用于血清IgE升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不佳的≥6岁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奥马珠单抗有较好临床疗效,并且在季节性应用及IgE水平过高时,该药物的个体化应用亦受到临床关注。为规范儿童奥马珠单抗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达成了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刘长山向莉陈实陈爱欢陈艳萍陈志敏成焕吉韩志英郝创利华山刘传合刘恩梅刘瀚旻卢根陆敏陆小霞潘家华沙莉尚云晓邵洁孙新王金荣王雪艳徐保平叶乐平张琪赵京赵德育郑跃杰周薇申昆玲
-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疾病儿童
-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5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复查胸部CT结果将其分为MPNP组(50例)和非MPNP组(10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PN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MPNP组入院前病程、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非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P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MPNP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低于非MP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P组出现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米汤样浑浊,以及使用其他抗生素、低分子量肝素钙的人数比例大于非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WBC、D-二聚体,以及出现BALF米汤样浑浊是儿童MP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水平的PA是抑制儿童MPN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D-二聚体、PA均具有诊断儿童MPNP的应用价值(P<0.05),联合三个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AUC(95%CI)=0.932(0.886~0.9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0.851。结论WBC、D-二聚体、PA和BALF米汤样浑浊是MPNP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怀疑并发坏死性肺炎的患儿,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及早进行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 王志龙韩志英王薇
- 关键词:儿童
- 血浆D-二聚体、干扰素γ联合检测在评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干扰素γ联合检测在评估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病情严重程度,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儿七科收治的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分为轻症MPP组(45例)和重症MPP组(40例),同期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治疗前3组儿童D-二聚体、干扰素γ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MPP患者的表达水平变化及组间差异,并进一步比较轻、重症MPP组中有无合并肺外症状患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轻症MMP组D-二聚体、干扰素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明显低于重症MPP组(P<0.05).治疗120 h后轻、重症MP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干扰素γ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组显著高于轻症MPP组(P<0.05).重症MPP合并肺外症状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重症MPP无肺外症状组、轻症MMP合并和不合并肺外症状组(P<0.05),重症MPP合并和不合并肺外症状组的干扰素γ水平均高于轻症MPP合并和不合并肺外症状组,重症MPP合并肺外症状组高于重症MPP无肺外症状组(P<0.05).结论D-二聚体和干扰素γ水平在MPP患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在MPP急性期及重症MPP时升高明显,通过检测D-二聚体和干扰素γ水平有助于MPP患儿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测重症MPP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何保瑞刘丕松韩志英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