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伦存
作品数:
23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浩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
赵子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
卢希庭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
于金祥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
韩建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0篇
期刊文章
3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0篇
理学
7篇
电子电信
2篇
金属学及工艺
2篇
核科学技术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电气工程
主题
8篇
团簇
5篇
晶体
4篇
晶体结构
3篇
金属
2篇
电弧
2篇
液氮
2篇
砷化镓
2篇
离子注入
2篇
溅射
2篇
光学
2篇
硅中氧
2篇
合法
2篇
符合法
2篇
半导体
2篇
CAF
2篇
磁控
2篇
磁控溅射
1篇
氮化
1篇
氮化钛
1篇
氮化钛薄膜
机构
22篇
北京大学
1篇
河北工业大学
1篇
五邑大学
1篇
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23篇
韦伦存
10篇
赵子强
10篇
王浩
8篇
卢希庭
6篇
于金祥
5篇
韩建伟
5篇
梁斌
3篇
邹积岩
3篇
李认兴
2篇
程礼椿
2篇
丁富荣
1篇
李养贤
1篇
宋执中
1篇
陈佳洱
1篇
巩玲华
1篇
江栋兴
1篇
陆金桂
1篇
李坤
1篇
徐岳生
1篇
刘洪涛
传媒
6篇
核技术
2篇
物理学报
2篇
微细加工技术
1篇
材料科学与工...
1篇
Journa...
1篇
电子学报
1篇
功能材料
1篇
原子能科学技...
1篇
核化学与放射...
1篇
中国电机工程...
1篇
真空科学与技...
1篇
材料科学与工...
1篇
核物理动态
1篇
中国电工技术...
1篇
’94秋季中...
年份
1篇
1999
2篇
1998
2篇
1997
6篇
1996
5篇
1995
3篇
1994
3篇
1993
1篇
1992
共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碳团簇C_n^+(n=1─5)注入NaCl晶体的模型
被引量:1
1999年
600keV的荷能碳团族离子C+n(n=1─5)注入到NaCl单晶,当入射粒子的速度v大于玻尔速度v0(=c/137)时,能量转移主要是由入射粒子与靶原子的核外电子碰撞造成的。假定团簇中各原子的能量歧离大于它们的结合能时,团簇状态已经结束,各原子成为独立的粒子。利用Trim程序对碳团簇在NaCl单晶中的射程进行了模拟,得到团簇区域的长度为278-321nm,总射程为686nm。
赵子强
李学楠
韩朝晖
杜庆立
韦伦存
关键词:
团簇离子
氯化钠
晶体
离子注入
用符合弹性前冲法测量硅中的氧含量及其分布
1995年
采用27MeV的12C5+作为入射粒子,采用符合弹性前冲方法测量了5.6μm的硅样品中氧的含量及其深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C与16O符合弹性前冲方法分析硅样品中的氧,其最小探测限可达20×10-6(原子比),深度分辨率为~450nm.该方法对于厚样品,尤其比常规弹性前冲优越。
韩建伟
韦伦存
梁斌
钟运成
关键词:
氧
硅膜
双束共蒸发制备Fe-Cu包埋团簇
被引量:2
1996年
基于气体聚集(GA)形成团簇的过程,利用双束蒸发共沉积方法,在室温下成功地制备了Fe-Cu纳米磁性包埋团簇样品。对样品的TEM/ED分析表明,平均直径为20nm左右的Fe团簇被Cu原子所包裹,形成了以Fe团簇为芯,Cu原子为壳的良好的芯-壳式包埋结构。
王浩
赵子强
钟运成
韦伦存
卢希庭
关键词:
铁磁材料
团簇
利用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相结合产生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
被引量:3
1997年
利用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相结合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如Cu,Mo,Ta,AlN,TiN,TaN)等团簇。团簇尺寸大小为2-30nm,其微结构为晶体结构。
韦伦存
赵子强
韩建伟
钟运成
于金祥
王浩
关键词:
团簇
晶体结构
金属化合物
磁控溅射
液氮
冷凝
符合法弹性前冲测量重掺锑硅中氧含量
1995年
本文以能量为27MeV的(12)C做为入射粒子束,采用符合法弹性前冲(CERDA)定量测量了重掺锑硅中氧含量,证实重掺锑硅中氧含量较普通直拉硅要低约40%,且随着锑含量增加,氧含量下降.对CERDA法测量原理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徐岳生
刘彩池
李养贤
朱则韶
王红梅
韦伦存
关键词:
VLSI
锑
重掺硅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团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96年
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的团簇产生设备的研制、团簇的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进行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台气体载带溅射原子经液氮冷凝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发现了支撑Cu团簇的“收缩效应”,最大收缩率为4.7%.研究了加速电压对ICBD薄膜的影响.发现加速电压越高,形成的Cu薄膜越光滑.当加速电压达到18kV时。
韦伦存
韩建伟
钟运成
于金祥
赵子强
王浩
关键词:
团簇
原子团簇
纳米金属颗粒-绝缘体膜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介绍了一台利用磁控溅射产生金属团簇,同时蒸发绝缘介质得到金属颗粒-绝缘体包埋团簇的设备,并利用该设备成功地制备出了Cu:CaF2和Ti:CaF2等金属颗粒膜。该设备适应性广,可产生几乎所有固体金属和半导体团簇。从而可以得到众多组合的功能膜。包埋在绝缘体中的团簇大小在10nm-70nm之间,为多晶结构;
赵子强
韦伦存
王浩
钟运成
卢希庭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相结合的团簇产生及成膜研究
韦伦存
于金祥
关键词:
溅射
液氮
化学沉积
嵌埋团簇Cu:CaF_2膜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了Cu:CaF2复合膜的红外光吸收与金属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u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频率明显依赖Cu团族的大小。随着团簇尺寸的减小,共振吸收峰发生红移;吸收峰变宽。并且在吸收峰位附近表现出较大的第三级非线性系数,其光电反应速度小于150fs。
赵子强
韦伦存
卢希庭
关键词:
团簇
晶体结构
光学性质
复合膜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运行及其应用
1993年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建成4条束流输运线,加速~1H,^(12)C,^(16)O,^(19)F,^(35)Cl,^(79)Br等离子,并开展物理实验研究。首次利用D(^(12)C,p)^(13)C核反应建立起高灵敏度的氘分析法;利用共振核反应~1H(^(19)F,αγ)^(16)O分析材料中氢的深度分布;用重离子背散射分析超导材料YBa_2Cu_3O_(7-x);用35MeV^(35)Cl和45 MeV^(79)Br的弹性前冲分析不同材料中的轻元素及测定低能重离子的阻止本领等。
陈佳洱
于金祥
韦伦存
李认兴
巩玲华
李坤
卢希庭
江栋兴
刘洪涛
关键词:
串列式加速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