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颖浩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缺血
  • 2篇缺氧
  • 2篇细胞损伤
  • 2篇免疫性
  • 2篇高压氧
  • 1篇代谢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受体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原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电图
  • 1篇凋亡
  • 1篇丁苯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沧州中西医结...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霍颖浩
  • 6篇王进
  • 3篇殷立新
  • 3篇赵辉
  • 3篇卜晖
  • 2篇万永占
  • 1篇张彤
  • 1篇李世平
  • 1篇李卫君
  • 1篇贾丽景
  • 1篇台立稳
  • 1篇张国红
  • 1篇董梅
  • 1篇何俊瑛
  • 1篇李奕
  • 1篇王斌斌
  • 1篇闫斌
  • 1篇刘晓云
  • 1篇张春霞
  • 1篇王惠娟

传媒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6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6例患者发病年龄21~66岁,平均(40.56±12.04)岁,其中男10例,女6例。主要首发表现为发热(14/16)、头痛(12/16)、尿便障碍(12/16)、恶心呕吐(7/16)、双下肢无力(7/16)、意识障碍(4/16)、记忆力减退(2/16),其中9例患者最初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例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无患者发现肿瘤。14例患者对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好,2例患者预后不佳。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对激素及免疫治疗敏感。
江佳佳杨伊尹梓曈赵辉霍颖浩卜晖
关键词:脑膜脑炎激素治疗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腓肠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表达的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大鼠腓肠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表达的特点。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EAMG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以小鼠乙酰胆碱受体(AChR)基因为模板合成AChR抗原,以Lewis大鼠为免疫动物。EAMG组采取主动免疫法将AChR抗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制成乳剂,注射入大鼠背部皮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弗氏佐剂。空白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使用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测肌电RNS衰减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LRP4含量。结果 EAMG组所有大鼠在8周后出现肌无力症状,对照组、空白组大鼠无肌无力症状。EAMG组大鼠RNS衰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EAMG组大鼠腓肠肌LRP4蛋白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结论 EAMG大鼠中,当AChR被自身抗体破坏时,可能导致包含LRP4在内的整条信号通路受损,进而使LRP4含量减少。LRP4是神经肌肉接头信号通路完整的重要分子。
闫斌朱明振李卫君霍颖浩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主动免疫乙酰胆碱受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拷贝数变异分析与ctDNA联合应用诊断脑转移瘤1例被引量:1
2023年
报告1例68岁男性,以头晕、走路不稳起病,起初考虑脑囊虫病,送检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未检测到脑囊虫,但检测到染色体发生重复改变,表明存在恶性肿瘤DNA,进一步利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协助诊断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我们联合应用mNGS双组学检测及ctDNA检测,结合全身PET-CT检查,成功诊断了1例脑转移瘤,并指导临床行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脑转移瘤数量明显减少。此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肿瘤诊断方法,本病例为探索脑脊液mNGS双组学检测提供了参考案例。
江佳佳杨伊尹梓曈赵辉霍颖浩卜晖
关键词:脑转移瘤
小白菊内酯通过LINC00299/miR-590-3p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调控LINC00299/微小RNA(miR)-590-3p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Aβ_(1~42)处理SK-N-SH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299和miR-590-3p表达。采用上述方法观察抑制LINC00299对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INC00299和miR-590-3p靶向关系。结果Aβ_(1~42)处理后,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升高(P<0.05)。小白菊内酯处理后,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升高,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LINC00299过表达逆转了小白菊内酯对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miR-590-3p与LINC00299序列直接结合。结论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调控LINC00299/miR-590-3p通路进而保护AD模型细胞损伤。
王进霍颖浩樊登云殷立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白菊内酯氧化应激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7.4±16.2)岁,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受累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均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使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好。结论SARS-CoV-2相关GBS和经典GBS的临床表现、病程、对治疗的反应相似。
杨伊江佳佳刘雅菁冯双浩张彦博赵辉邹月丽霍颖浩李奕何俊瑛卜晖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脱髓鞘脑脊液
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50、300、600 nmol/L)和不同时间(3、6、12 h)的多西他赛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程度,确定多西他赛作用的最佳时间和浓度;后以多西他赛作用的最适条件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胰岛素受体β亚基(IRβ),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160 k D的Akt底物(AS160)]及其磷酸化程度。结果多西他赛处理6 h,15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3、6、12 h条件下Akt的磷酸化程度降低。多西他赛处理3 h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相近,6 h和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降低。经多西他赛300 nmol/L作用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的小鼠骨骼肌细胞的IRβ的磷酸化程度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Akt、GSK-3β、AS160的磷酸化程度降低。结论多西他赛能够抑制骨骼肌细胞上胰岛素转导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及其下游蛋白GSK-3β、AS160的活化,这可能引起鼠骨骼肌细胞上的胰岛素抵抗。
王进霍颖浩万永占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多西他赛胰岛素信号通路
巴曲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14天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
台立稳贾丽景王惠娟霍颖浩周毅
关键词: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巴曲酶急性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延长疗程
青藤碱通过ANRIL/miR-626轴减轻MPP^+诱导的SK-N-SH细胞损伤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青藤碱(SN)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线索。方法:用SN干预经MPP^+诱导的SK-N-SH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和微小RNA-626(miR-626)的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ANRIL和miR-626的调控关系。转染ANRIL小干扰RNA至SK-N-SH细胞,用上述相同方法观察抑制ANRIL表达对MPP^+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和GSH水平的影响。结果:MPP^+处理后,SK-N-SH细胞的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和ANRIL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和miR-626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MDA水平升高(P<0.05),GSH水平降低(P<0.05)。SN处理或抑制ANRIL表达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和ANRIL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和miR-626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结论:SN可能通过调控ANRIL/miR-626通路减轻MPP^+诱导的SK-N-SH细胞损伤。
霍颖浩王进殷立新
关键词:青藤碱
Kojewnikow综合征(附3例临床分析)
2003年
Kojewnikow综合征(简称KS), 又称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持续状态, 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
张国红董梅霍颖浩母成贤
椎基底动脉系统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了144例被诊断为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通过头颅MRA和(或)CTA发现VBS主干动脉狭窄≥70%且狭窄主干动脉根数≥2支,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预后相关因素,并对其3个月的复发率及死亡率进行随访。结果 144例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77.1%vs 22.9%),其中高血压患者84%,高脂血症患者69.4%。95.1%的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肢体瘫痪和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65.3%患者存在多发梗死部位,主要分布在脑桥(52.8%)和小脑(38.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P=0.012)、肢体瘫痪(P=0.008)及并发症(P=0.005)是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经过约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Hhcy是此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75 1.083~9.309,P=0.035)。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联合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明显相关(OR:0.076 0.027~0.215,P<0.001)。结论对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血Hcy水平,防治并发症,另外,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联合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对降低此类患者三个月的死亡率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史晓曼王斌斌杨鹏赵盼娣李桐霍颖浩张彤李培芳闫佳佳郭力刘晓云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丁苯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