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廷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损伤
  • 3篇出血
  • 2篇伤患者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1篇代谢
  • 1篇低温疗法
  • 1篇凋亡
  • 1篇冬眠低温疗法
  • 1篇动脉瘤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性
  • 1篇氧代谢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药敏

机构

  • 7篇胜利石油管理...
  • 3篇胜利油田胜利...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10篇隋廷林
  • 6篇宋占华
  • 5篇秦玉臻
  • 4篇张东明
  • 3篇司坤
  • 3篇张东明
  • 3篇张伟
  • 3篇彭兆新
  • 3篇梁晓静
  • 1篇司坤
  • 1篇任国亮
  • 1篇王久忠
  • 1篇王立江
  • 1篇张伟
  • 1篇马丽娟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血性脑损伤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损伤危重患者的肺部感染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408例出血性脑损伤危重患者,对其进行血常规及胸部X线检查,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并对痰培养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408例出血性脑损伤危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4例,感染率为8.3%;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8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0%,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次之,分别占22.1%、13.9%;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10.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为0;有吸烟史、昏迷时间>4h、呼吸机使用时间>1d、治疗方式为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率高。结论出血性脑损伤危重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合药敏试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
隋廷林王久忠彭兆新王立江梁晓静
关键词:肺部感染出血性脑损伤药敏试验痰培养
尿激酶在脑出血外引流治疗中的应用5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穿刺碎吸外引流治疗脑出血中尿激酶的合适用量。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局部麻醉下,垂直体表穿刺进针,抽吸血肿,而后注人大剂量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死亡5例,存活53例。术后随访6~12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30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2例,V级5例。结论:大剂量尿激酶在治疗脑出血时,效果满意。
隋廷林张东明
关键词:引流术
冬眠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冬眠低温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随机分成两组:冬眠低温组和常温组。监测颅内压(ICP)、股动脉血气和颈内静脉血气,根据结果计算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CEO2)和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结果低温组伤后1d开始SjvO2升高,CEO2和AVDO2降低,与常温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低温组ICP较常温组升高幅度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重型脑损伤后立即给与冬眠低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隋廷林张东明
关键词:颅内压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六例报告被引量:3
2008年
一、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男4例,女2例;年龄4~19岁,平均9.6岁。发生于额部3例,顶部2例,颞部1例。病程1个月-1年。突眼伴阵发性头痛1例,头部疼痛性肿块伴有尿崩2例,无疼性包块3例。2例伴有全身症状。3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例同时伴有血沉增快。所有病例均于头颅局部扪及质硬、边界清楚的皮下结节样肿块,有不同程度压痛,头颅X线平片均见溶骨样破坏,颅骨缺损,头颅CT平扫见软组织密度肿块,4例行增强检查,无明显强化。本组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颅骨均有不同程度地破坏,肿块呈肉红色,质脆,易出血。对4例超过3cm的颅骨缺损用钛网实施颅骨修补术。
张伟秦玉臻司坤宋占华隋廷林张东明
关键词: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痛性肿块头颅CT平扫阵发性头痛颅骨修补术
神经节苷脂对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00μmol/L 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分为模型组,神经节苷脂低、中、高浓度组(12.5、25.0、50.0μmol/L),同时设立空白对照为正常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流式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探针法检测活性氧簇(ROS)荧光强度,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及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ROS荧光强度及Caspase3、9活性提高,Bax、p-NF-κB p65及p-IκBα表达量上调,Bcl-2表达量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经节苷脂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凋亡率、ROS荧光强度及Caspase3、9活性降低,Bax、p-NF-κB p65及p-IκBα表达量下调,神经节苷脂中、高浓度组Bcl-2表达量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抵抗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隋廷林彭兆新马丽娟梁晓静范迎春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PC12细胞凋亡
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临床上有钻孔引流、小骨瓣微创开颅等不同外科治疗方法,本文总结我院自200207~200912年来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14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
张东明宋占华秦玉臻张伟隋廷林司坤
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6例分析
2002年
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6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53例,女133例;年龄16~69岁,平均31岁。病程3天至30年,平均6年3个月。有腰部外伤史96例,无明显原因190例。腰痛向右下肢放射伴麻木感137例,左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感121例,双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感23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4例,足下垂1例;患侧下肢肌肉萎缩174例。病变突出部位在L_(2~3)者2例,L_(3~4)
秦玉臻任国亮司坤张伟宋占华张东明隋廷林
关键词:椎板间隙神经根管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韧带侧隐窝椎间盘
全文增补中
弥漫性脑损伤的治疗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弥漫性脑损伤临床及CT表现,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指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近年30例急性弥漫性脑损伤病例,男性26例,女4例,年龄19-65岁,平均27.8岁,车祸伤23例,
张东明宋占华秦玉臻张伟隋廷林司坤
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8%、59.7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损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隋廷林彭兆新梁晓静张东明李庆勇宋占华
关键词:脑损伤肢体功能障碍针灸
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10年8月55例患者开颅行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的处理,其中后交通2例,脉络膜前2例,大脑中分叉1例,前交通3例。结果 8例术中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其中1例死亡,2例中残,1例重残,余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破裂难以避免,显微手术技巧及综合处理措施能预防或减少术中破裂,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张东明隋廷林宋占华秦玉臻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