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强 作品数:43 被引量:17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鼻咽癌化疗进展 被引量:1 2005年 张政 陶仲强关键词:鼻咽癌患者 化疗进展 放疗技术 淋巴结转移灶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07年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愈率和生存率的提高,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也从传统的只注重治愈率、生存率及功能重建,转移到在前者的基础上提高治疗后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生存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期望、标准、所关心的事情和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生存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包含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等方面内容,又包含家庭和社会等外界因素。Caiman将生存质量表达为一个人实际的生活状况与理想的生活之间存在的差距。Celia认为生存质量是病人对现在的功能状态与其预期或认为可到达的功能状态相比时产生的赞同感和满足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生存质量是顺应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 邓卓霞(综述) 陶仲强关键词:鼻咽癌患者 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 价值体系 心理功能 鼻咽癌单纯放疗与放疗加化疗的疗效比较——附4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90年 我院自1979年6月至1984年12月将病理证实的456例鼻咽癌分成两组:229例采用放疗加系统化疗(简称综合组),227例单纯放疗(简称单放组)进行疗效比较。全部病例已随访五年以上,随访率98.5%。 两组放疗均采用60 Co 和深部X线,一般按常规野照射,剂量相同。原发灶DT 65~80Gy/6.5~8周,颈部预防量DT 50Gy/6周,根治量DT 60~65Gy/8~9周。综合组用多种方案化疗。 曾春生 阮展鸿 麦启宣 陆昆世 张丽珍 卢晓宁 王培中 梁建平 陶仲强 侯萍 马益如 杜瑞生关键词:早期病人 鼻咽癌病因学和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2010年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具有显著的地区聚集性,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鼻咽癌发生与EB病毒的流行,家族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鼻咽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多因素和多阶段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液中各种与EB病毒相关的因子,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探讨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司勇锋 陶仲强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已经证明超声是判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较好方法,本研究探讨对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最为重要的超声指标。方法:对45例患者的179枚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或残留114枚,反应性增生65枚)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术前探查,而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淋巴结长轴直径、淋巴结短轴直径、长/短轴的比率、有无淋巴门结构、淋巴结回声是否均匀、淋巴结边界清晰情况和淋巴结内血流情况。而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的相关价值。结果:在多因素分析里,无淋巴门结构、淋巴结短轴直径增加(≥10mm)是预测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指标,淋巴结长轴直径、长/短轴的比率(<2)、回声是否均匀、淋巴结边界清晰情况和淋巴结内血流情况不能作为预判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或残留的指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最有意义的指标是无淋巴门结构和淋巴结短轴直径增加(≥10mm),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的客观指标。 何承诚 司勇锋 康利克 王小燕 覃颖 江河 陶仲强 覃扬达关键词:鼻咽肿瘤 鼻咽癌多种耐药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对化疗药物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ion protein,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拓朴异构酶Ⅱ(topoisomeeraseⅡ,TopoⅡ),胸腺肽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对56例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48例是鼻咽部原发灶组织,其中28例患者用顺氯氨铂(Cisplatin,DDP)+5-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FU)另20例用卡铂(Carboplatin)+5-FU进行2个疗程化疗,8例是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进行颈淋巴结廓清术。结果各项多药耐药指标在56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它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opoⅡ高表达。鼻咽部原发灶大小T1~T2和T3~T4比较,GST-π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者有无远处转移,P-gp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部原发灶和颈部复发淋巴结比较,MRP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颈部淋巴结大小(N0~N3)比较,各项多药耐药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gp、GST-π和TS阳性组和阴性组用DDP+5-FU化疗,GST-π阳性组和阴性组用卡铂+5-FU化疗,阳性组疗效低于阴性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opoⅡ高表达,其阳性组化疗疗效均优于阴性组。对DDP+5-FU和卡铂+5-FU的疗效进行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组织存在多种多药耐药基因表达,是鼻咽癌的化疗主要的障碍。进一步研究鼻咽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和对化疗的反应是必要的。 陶仲强 司勇锋 刘时才 张政 周祥祯 邓卓霞 周日晶 黄波关键词:鼻咽肿瘤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类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头颈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因素和免疫治疗 1999年 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许多人类实体瘤被大量单核细胞(MNC)浸润或包围,这些浸润的MNC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以及对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是人们争议的对象。近些年研究发现头颈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制因子,同时发现NK细胞的活性降低。 陶仲强关键词:头颈肿瘤 免疫治疗 局部微环境 生物制剂 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早期鼻咽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手术组(31例)和常规组(73例)。手术组采用手术加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常规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指标为:①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②鼻咽部放射剂量;③口干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总的5年随访率为97.12%,其中手术组失访1例,5年随访率为96.77%;常规组失访2例,5年随访率为97.26%;②104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65%(87/104),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为9.62%(10/104);③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手术组分别为96.77%(30/31)、93.55%(29/31),常规组分别为78.08%(57/73)、73.97%(54/73),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手术组、常规组鼻咽部放射剂量分别为(63.90±5.56)Gy、(71.48±4.18)Gy,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口干症的发生率手术组为22.58%(7/3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65.75%(48/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鼻咽癌,既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又可减少鼻咽部的放射剂量,降低放射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鼻咽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司勇锋 陶仲强 张政 覃扬达 周富玲 黄波 陆锦龙 李冰 兰桂萍 翁敬锦关键词:鼻咽肿瘤 口干症 化学治疗 白细胞介素-2局部及全身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比较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 4 8例鼻咽癌病人经白细胞介素 -2治疗前后 CD4 4v6在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 SP方法 ,在鼻咽癌病人经白细胞介素 -2治疗前后检测原发灶中 CD4 4v6的阳性表达及强阳性表达率。结果 :治疗前 CD4 4v6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 ( 3 4例 ) [1 1 .8% ( 4/3 4 ) ,1 7.6% ( 6/3 4 ) ]明显低于非转移组 ( 1 5例 ) [4 0 .0 % ( 6/1 5) ,2 0 .0 % ( 3 /1 5) ];经白细胞介素 -2治疗后在局部治疗组 ( 2 9例 ) CD4 4v6的强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治疗前为 1 3 .8% ( 4/2 9) ,治疗后3 7.9% ( 1 1 /2 9) ,P <0 .0 5];全身治疗组 ( 1 9例 )总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治疗前 3 5.0 % ( 7/2 0 ) ,治疗后 70 .0 % ( 1 4 /2 0 ) ,P <0 .0 5]。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与鼻咽癌是否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白细胞介素 -2治疗有可能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司勇锋 张政 周日晶 邓卓霞 陶仲强 周富玲 范尔钟 李颖关键词:鼻咽癌 IL-2 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触诊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隐匿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56例(60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的术前前瞻性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临床触诊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60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中有43侧证实有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其中临床触诊检出者30侧(敏感度为69.77%,特异度为64.70%,正确率为68.33%),漏诊13侧(漏诊率为30.2%);磁共振成像检出者40侧(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8.89%,正确率为91.66%),漏诊3侧(漏诊率为6.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者39侧(敏感度为92.85%,特异度为76.47%,正确率为86.67%),漏诊4侧(漏诊率为9.3%)。结论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 何承诚 司勇锋 马隆佰 康利克 覃颖 江河 陶仲强关键词:鼻咽癌 颈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