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锡美

作品数:171 被引量:7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4篇细胞
  • 30篇肿瘤
  • 24篇胃癌
  • 23篇结肠
  • 20篇溃疡
  • 19篇食管
  • 17篇反流
  • 16篇蛋白
  • 16篇淋巴
  • 16篇合酶
  • 15篇脂肪
  • 15篇脂肪性
  • 15篇酒精
  • 15篇酒精性
  • 15篇非酒精性
  • 15篇非酒精性脂肪
  • 15篇非酒精性脂肪...
  • 15篇非酒精性脂肪...
  • 14篇结肠炎
  • 11篇耐药

机构

  • 148篇同济大学附属...
  • 14篇同济大学
  • 11篇国家工程研究...
  • 9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上海市长宁区...
  • 8篇上海铁道大学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市胸科医...
  • 3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上海铁道医学...
  • 2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170篇陈锡美
  • 31篇朱风尚
  • 28篇杨长青
  • 26篇郜恒骏
  • 25篇许树长
  • 25篇王志荣
  • 22篇张霞
  • 21篇黄志刚
  • 16篇张东伟
  • 11篇王晓蕾
  • 10篇胡莺
  • 10篇张小燕
  • 9篇葛步军
  • 9篇陈国裕
  • 9篇吴剑
  • 9篇李定国
  • 8篇王迎昕
  • 7篇王毅军
  • 7篇王炳芳
  • 6篇冯久贤

传媒

  • 27篇同济大学学报...
  • 24篇中华消化杂志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国际消化病杂...
  • 6篇胃肠病学
  • 6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The 14...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中华消化病与...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铁道医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肿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2篇2009
  • 26篇2008
  • 2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17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激活细胞分选术联合混合抗体提高模拟恶性腹水中游离癌细胞检出效率的分析
2008年
背景磁激活细胞分选术(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是一种新的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基于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将50nm磁性微珠直接或者间接耦联在抗体上,与有相应抗原表达的细胞相连,在高强度、高梯度磁场中达到细胞磁性分离的目的。该法具有分离纯度和回收率均较高的优势,也能分离出体液中存在的少量肿瘤细胞。目的评价MACS联合一组肿瘤细胞标志物的方法对提高模拟恶性腹水中游离癌细胞检出效率的作用。方法选择5种与恶性腹水病因有关的肿瘤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反应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上皮相关抗原(epithlial-related antigen,EpCAM)、CA125、癌胚抗原和TAG-72共4种单克隆抗体及其混合抗体在各肿瘤细胞的表达。将肿瘤细胞以不同比例掺入单个核细胞中模拟恶性腹水细胞成分,与联合单个抗体进行分选对比,观察MACS术联合混合抗体分选肿瘤细胞的效率。结果FCM结果表明,混合抗体在5种肿瘤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4种抗体单独反应的阳性率。MACS术联合混合抗体检出模拟恶性腹水中肿瘤细胞的得率比联合单个抗体的得率要高,其中以2种胃癌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平均得率提高较多(分别为69.18%±20.84%比45.23%±11.54%、78.75%±15.42%比59.73%±16.640和85.63%±12.30%比76.88%±8.650),卵巢癌细胞次之(32.490±3.58%比31.79%±4.820),肝癌细胞最少(11.78%±0.430比7.16%±0.460)。结论与联合单个抗体进行分选相比,应用MACS术联合一组混合抗体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恶性腹水中游离癌细胞的检出效率,尤其对胃肠道肿瘤所致的恶性腹水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晓蕾陈锡美黄志刚王韶英
关键词:肿瘤转移腹水液免疫磁化分离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高脂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罗格列酮预防组同时每天予4mg/kg罗格列酮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并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糖代谢、脂代谢、肝功能和脂质过氧化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升高,血清和肝匀浆脂代谢紊乱,ALT、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预防组糖脂代谢、ALT、AST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血清和肝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ompetence,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较正常组变化明显,而罗格列酮预防组可显著改善上述脂质过氧化指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全面、有效地减轻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朱风尚刘苏陈锡美
关键词:罗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质过氧化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61例
目的分析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6年6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临床及胃镜资料,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类型、部位以及所选用的不同器械和取出方法技巧,并评价其效果。结果61例上消化道异...
王琛许树长张霞张东伟陈锡美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
文献传递
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入选人群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4例,随机分成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治疗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组,每组102例。服药方法为0.4g/次,3次/d口服,疗程12周。共有17例患者脱落,实际187例可供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治疗12周末,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组(ALT:64U/L比134U/L,T=-1050.5,P〈0.01;AST:47U/L比76U/L,T=-1033.5,P〈0.01;Tgil:15μmol/L比16μmol/L,T=-681.0,P〈0.05;γ-GT:38U/L比47U/L,T=-545.0,P〈0.05)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组(ALT:72U/L比122U/L,T=-1205.5,P〈0.01;AST:51U/L比72U/L,T=-1187.5,P〈0.01;TBil:15μmol/L比17umol/L,T=-624.5,P〈0.05;γ-GT:36U/L比52U/L,T=-776.0,P〈0.05)多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8.72%(27/94)和12.77%(12/94),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组分别为18.28%(17/93)和12.90%(12/9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9,均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64%(10/94)比10.75%(10/93);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1%(1/94)比0;均P〉0.051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肠溶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转氨酶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王迎昕陈锡美李军胡坚方金清龙贺永文张照华王青龚作炯安萍李秀慧杨长青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多中心研究转氨酶类胶囊
DNA序列分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DNA测序方法精确分析几种胃癌易感性相关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 orphisms,SNPs)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胃癌易感性相关基因SNPs位点,白细胞介素(IL)-1B、干扰素-γ(IFN-γ)、脂磷壁酸(LTA)、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7个基因上12个SNPs位点,设计、筛选引物。对4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全血DNA,选定引物、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Sanger法测序检测IL-1B-31/-511位点SNPs,其中20例患者同样方法检测其余10个SNPs位点序列。结果:IL-1B-31/-511位点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4.1%、45.9%,各基因型百分率均为30.6%、46.9%、22.4%;其中20例患者其他10个位点各等位基因的平均频率分别为(65.3±26.0)%、(34.8±26.0)%,各基因型平均百分率分别为(49.5±33.0)%、(31.5±18.9)%、(19.0±20.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携有多个胃癌易感性相关细胞因子基因SNPs,为进一步较为全面地研究胃癌易感性基因SNPs在胃癌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王韶英吴彩云万源潘峰申媛媛盛海辉陈锡美郜恒骏
关键词:萎缩性多态性单核苷酸易感性
83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8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镜下特点。结果 IC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患者伴有可能的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和腹泻,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病变类型以一过型最为多见。结论结合临床表现与结肠镜结果,该病基本可诊断。经及时治疗,IC预后良好,早期行结肠镜检查对诊断IC非常重要。
张东伟陈锡美杨长青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1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外表现(EED)的临床特征和质子泵抑制剂对EED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前瞻性临床研究,在上海市的4家医院同期入选GERD患者,均符合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RE)的诊断标准,无RE者则为24 H食管PH监测阳性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进行GERD典型症状和EED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并记录积分,有EED症状者行电子喉镜检查并记录有关征象,然后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共分析200例符合标准的GERD患者,伴有EED者95例,无EED者105例;NERD患者66例,RE 134例,其中65例为具有EED的RE患者。EED的症状最常见的为咽球感和(或)咽部异物感,发生率为27%,其他常见的依次为咳嗽、咽喉灼痛、声音嘶哑,哮喘较少,其发生率分别为21%、16%、11%、3%。有EED的患者中并存典型GERD症状的发生率为56%,EED症状的严重程度在RE和NERD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镜检查示声带红斑、水肿32%,杓区红肿25%,咽后壁淋巴增生20%,未见明显异常的42%。95%的EED患者治疗8周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较大比例的GERD患者中有EED存在,而喉镜、常规24 H PH监测对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不高,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对EED的治疗有效。
李兆申徐晓蓉邹多武谢渭芬于晓峰陈锡美林勇夏俊朱风尚温武苏暾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外表现
食管酸刺激对正常人内脏感觉中枢易化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食管酸灌注刺激相关内脏感觉中枢及活动特点。方法采用改良组块设计模式对1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食管酸(O.1mmol/L HCl)或0.9%氯化钠溶液刺激,同时行fMRI。具体步骤为:静息期(A期)8min,0.9%氯化钠溶液灌注(B期)8min,酸灌注(C期)8min,0.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D期)8min,总时间为32min。每个组块为160个时间点(scans),每个时间点为3S,共采集640个时间点数据。观察受试者反应,并对受试者大脑功能区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名受试者中,10名刺激后出现咽喉部胀痛、烧心、胸痛等不适表现。初次0.9%氯化钠溶液刺激期(B-A)激活脑区包括中脑、前扣带回、左侧岛叶、两侧杏仁核及海马旁回、两侧前额皮质背外侧。酸灌注刺激期(C—A)及酸灌注后再灌注0.9%氯化钠溶液刺激期(D-A)所激活脑区与辟A期所激活脑区部位一致。同时发现,大部分激活部位强度逐渐增强,激活像素逐渐增多,即B-A期〈C—A期〈D-A期(P〈0.01),D-A期引起的大脑反应强度明显强于BA期(P〈0.01)。结论0.9%氯化钠溶液和酸刺激产生相同的脑激活区,这些脑区均参与食管感觉的调节,滴酸刺激增加食管黏膜的敏感性存在有客观的中枢证据。
许树长郑芳芳赵小虎王琛来立人陈莹刘远飞陈锡美
关键词:食管功能磁共振成像
804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存储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属生物样本库2002年7月至2014年4月接受了手术治疗的804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
何承志段本松周红梅陈红燕沈晓莹许树长杨长青陈锡美郜恒骏
内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
2000年
目的 初步探讨内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诊断的 RE病例 (A组 ,2 4例 )分别行食管测压及 2 4h p H监测并与正常对照组 (B组 ,2 0例 )比较。结果 A组与 B组比较 ,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 ESP) (P <0 .0 1)、原发蠕动收缩波幅(P <0 .0 5 )及 2 4h p H监测 6项指标 (P <0 .0 1)差异均有显著性。RE的严重程度与 L ESP、总 p H<4时间百分率、立位 p H<4时间百分率、仰卧位 p H<4时间百分率 (均 P <0 .0 1)、大于 5 min反流次数 (P <0 .0 0 1)及反流最长时间(P <0 .0 5 )等相关。结论 内镜对于 RE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许树长陈锡美胡运彪
关键词:内窥镜反流性食管炎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