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受试者后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 2014年
- 目的考察受试者接受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治疗后的中和抗体产生情况。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检测抗药抗体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活性。结果抗药抗体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活性检出率为0%。结论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治疗后受试者中和抗体产生率低。
- 贾敏王立清段瑾陈曦盛艾娟王美霞吕秋军徐静王宝亮梁屹
- 关键词:中和抗体细胞病变效应免疫原性
- PEG修饰长效干扰素血清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2014年
- 目的建立PEG-IIFNm血清定量检测方法,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鼠单抗为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兔多抗为捕获抗体,辣根酶标记亲和素显色,检测血清中不同浓度的PEGIIFNm,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建立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方法,血清中药物浓度的定量检测范围为0.25~10 ng/ml,相关系数R^2=0.999,检测准确度为80.0%~92.0%,批内和批间差均〈10%,与市售其他PEG修饰干扰素无交叉反应。结论已建立血清PEG-IIFNm药物浓度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以及准确性符合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 陈曦盛艾娟贾敏王美霞茹莉莉李星牛春刘金毅
- 关键词:PEG修饰干扰素药代动力学双抗体夹心ELISA
- 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疗效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观察。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受试者随机分为10μg连续给药、10μg隔日给药及20μg隔日给药3个组别,均为肌内注射。研究期间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安全指标以及HBV DNA和乙肝5项等疗效指标检查,评价其安全性及初步疗效。结果 3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第1组100.00%(44例次/8例)、第2组83.33%(17例次/5例)、第3组100.00%(82例次/10例),其中判定与药物相关的均为干扰素应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未采取措施自行缓解,或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缓解。仅1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导致脱落。治疗结束时3组受试者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2log10的比例分别为:14.29%、0和30.00%,ALT复常率分别为14.29%、33.33%和20.00%。没有出现e抗原的阴转。结论不同剂量(10、20μg)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连续肌内注射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在短时间内可以降低HBV DNA载量及促进ALT复常,而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 段瑾王立清贾敏陈曦盛艾娟丁淑芹杨一帆杨素芳郑凤敏王美霞
- 关键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疗效
- GPC3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构建与转录活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构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验证其转录活性。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PC3启动子基因片段,克隆到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通过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验证GPC3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 GPC3基本启动子和全长启动子分别成功构建到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GPC3基本启动子具有很强的转录活性,而全长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比基本启动子高4倍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GPC3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研究GPC3转录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 金荣华陈曦王美霞张洪海孙玉陈德喜
- 关键词:GPC3启动子报告基因荧光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