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思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黄土区
  • 5篇植物
  • 5篇陕北黄土区
  • 4篇植物多样性
  • 4篇自然恢复
  • 2篇地形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沙棘
  • 2篇沙棘人工林
  • 2篇坡向
  • 2篇群落
  • 2篇人工林
  • 2篇种间
  • 2篇物种
  • 2篇物种组成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榆林学院

作者

  • 8篇陈文思
  • 6篇朱清科
  • 4篇王瑜
  • 2篇赵维军
  • 2篇马欢
  • 2篇刘蕾蕾
  • 2篇王利娜
  • 1篇李镇
  • 1篇艾宁
  • 1篇姚文俊
  • 1篇卜耀军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7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北黄土区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被引量:16
2016年
为掌握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半阴、半阳2个坡向的原状坡及其5种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坡向各类微地形的物种组成、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草本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多优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被状况最优,其次为浅沟和缓台,陡坎最差;2)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切沟>塌陷>缓台>浅沟>陡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物群落所处的自然演替阶段高于其他微地形;3)经过15年自然恢复,半阳坡形成以星毛委陵菜、赖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形成以铁杆蒿、茭蒿等地带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状况、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以及植物多样性特征指数均优于半阳坡。掌握不同微地形植被配置的差异,有助于提高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卢纪元朱清科陈文思王瑜
关键词:微地形物种组成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
陕北黄土区自然恢复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从优势种种间关系入手,探索陕北黄土区自然恢复植物群落机理为近自然造林植物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基于2×2列联表,采用W检验、X^2检验、联结系数AC及共同出现百分率PC方法,对陕北自然恢复15年的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该植物群落总体联结性VR(方差比率)>1,统计量W>X_(0.05)~2(N),说明该植物群落总体种间表现出正关联,且达到显著水平。20个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正关联种对的数量(114)多于负关联种对(75),无关联种对为1,且联结程度呈极显著和显著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小;种对间的正负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之间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陕北黄土区植被自然恢复15年,大多数植物种的分布较为独立,群落仍处于演替之中。
陈文思朱清科卢纪元王瑜王利娜
关键词:陕北黄土区自然恢复优势种种间联结性
陕西黄土区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群落特征是陕北半干旱黄土区进行人工林草植被构建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吴起县合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和样方调查,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及其分布特征、数量特征、植物多样性、种间关...
陈文思
关键词:自然恢复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种间关系
文献传递
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改良土壤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衰退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对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分轻度、中度、重度3种衰退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衰退类型沙棘人工林0—60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提高。(2)轻度衰退沙棘人工林对40—60cm土层土壤有效氮,0—20cm速效磷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对20—40cm土层土壤有效氮含量有极显著提高作用(由14.23mg/kg增至22.39mg/kg)。中度衰退沙棘人工林对20—60cm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显著提高作用。重度衰退沙棘人工林对0—20cm土壤全氮含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低于对照坡面。(3)3种衰退类型沙棘人工林对20—40cm土层速效磷含量的作用表现为中度衰退沙棘人工林最大,其次是轻度衰退沙棘林。其他土层则表现为随着衰退程度加深,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改良作用减弱。
刘蕾蕾朱清科赵维军姚文俊马欢陈文思卜耀军
关键词:氮素速效磷速效钾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及适宜地形因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确定沙棘人工林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地形条件,为该区人工林的稳定性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样方法对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的13年生沙棘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坡位、坡向和坡度3个方面,比较不同地形条件下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差异。【结果】随坡位降低,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先增大后减小,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8%,47%和31%,不同坡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不同坡向中,沙棘人工林死亡率最轻的是阴坡,最大值仅21%,平均为4%,死亡率最高的是阳坡,最小值为33%,平均值为63%,半阴坡和半阳坡的死亡率介于阴坡和阳坡之间,其中半阴坡的平均死亡率稍低于半阳坡,阴坡与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的死亡率均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坡向中,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均随坡度升高而增大,阴坡死亡率增大趋势不明显,半阴坡呈对数型增大,半阳坡呈直线型,阳坡呈指数型;沙棘人工林死亡率与坡位相关不显著,与坡向和坡度相关均极显著(P<0.01),其中,坡度比坡向对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影响更大;阴坡沙棘人工林均属于轻度衰退(死亡率0%~30%),半阴坡和半阳坡的平缓坡(5°~15°)和缓坡(15°~25°)属于轻度衰退,陡坡(25°~35°)和极陡坡(35°~45°)属于中度衰退(死亡率30%~70%),阳坡的平缓坡、缓坡和陡坡均属于中度衰退,极陡坡属于重度衰退(死亡率70%~100%)。【结论】在年均降水量小于500 mm的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其适宜的地形条件是阴坡、半阴坡平缓坡、半阴坡缓坡、半阳坡平缓坡和半阳坡缓坡。
陈文思朱清科刘蕾蕾马欢赵维军王瑜
关键词:沙棘人工林坡位坡向半干旱区
陕北黄土区不同地形自然恢复的植物多样性被引量:4
2016年
以陕北吴旗县自然恢复15年的合沟流域为例,探究植被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特征,为半干旱黄土区人工林草植被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样方法,从地貌部位、坡向及坡度3个方面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合沟流域自然恢复15年后仍以草本群落为主,地带性植被类型是铁杆蒿+长芒草群落;2)先锋乔木和灌木已经出现在沟底和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坡面微地形中;3)植物多样性在地貌部位上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梁峁坡、梁峁顶、沟坡和沟底,随坡向的大小顺序是阴坡>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随坡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S"形变化,在32°处取得最大值。建议在人工植被建设的过程中,沟底和水分条件好的坡面微地形可以适当配置乔木和灌木,而阳坡陡坡以保护和恢复草本植物为主。
陈文思朱清科卢纪元李镇艾宁于长城
关键词:坡向坡度植物多样性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近50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近年来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以黄土高原区域及周边72个气象基准站1961—2012年52 a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通过泰森多边形法将各雨量站的降水量展布到整个区域,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年降水的年际、年内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时间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UFK曲线小于0且没有超出置信线。空间上整体呈下降趋势,出现阳泉、榆社站两个显著减少中心,β值分别为-3.3 mm·10a-1和-2.1 mm·10a-1。(2)黄土高原春季多年平均降水量整体呈不明显下降趋势,1961—1963年与1966—198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1963—1966年与1987—2012年呈增加趋势。空间上西部、北部地区大部分呈增加趋势,五台山增加幅度最大,β值为2 mm·10a-1。(3)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08年左右为突变点,2008年以后降水量下降显著。空间上整体呈下降趋势,较明显的减少中心有环县、延安、西峰镇、平凉和临汾,β值分别为-0.9、-0.9、-0.8、-0.8 mm·10a-1和-0.8 mm·10a-1。(4)秋季多年平均降水下降趋势显著,空间变化与夏季类似,减少中心依然是环县、延安、西峰镇、平凉和临汾,β值均为-0.8 mm·10a-1。(5)冬季多年平均降水量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空间上降水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最大上升中心华山,β值仅为0.95 mm·10a-1。
王利娜朱清科仝小林王瑜陈文思卢纪元
关键词:降水量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区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群落特征是陕北半干旱黄土区进行人工林草植被构建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吴起县合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和样方调查,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及其分布特征、数量特征、植物多样性、种间关...
陈文思
关键词: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