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动角膜刀取材的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护理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动角膜刀取材的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报告7例(7眼)自动角膜刀取材的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7眼矫正视力均有明显提高,1眼因植片脱位进行了成功的复位手术,在随访期间内7眼未出现排斥反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自动角膜刀取材的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等技术已成为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理想方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各项准备,严密进行术后观察,积极开展术后的随访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张丽娟徐甄陈婷
- 关键词:角膜内皮移植术护理
- 铁皮石斛多糖对缺氧/复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PDC)对缺氧/复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RGC-5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DC低浓度组及PDC高浓度组,MTT法观察细胞活性,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RGC-5细胞内活性氧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分析bcl-2及Bax抗体的变化。结果(1)细胞存活率:模型组较对照组降低(t=19.6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低浓度组(t=4.518,,P=0.002)和PDC高浓度组(t=6.399,P=0.000)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LDH释放量:模型组较对照组增加(t=25.57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低浓度组(t=13.396,P=0.000)及PDC高浓度组(t=18.446,P=0.000)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SOD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降低(t=21.19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低浓度组(t=7.981,P=0.000)及PDC高浓度组(t=12.007,P=0.000)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MDA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升高(t=7.46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低浓度组(t=2.865,P=0.021)及PDC高浓度组(t=4.668,P=0.002)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ROS的表达:对照组ROS主峰位于基线左侧,模型组细胞内ROS表达升高,主峰右移,PDC作用于RGC-5细胞后,细胞内ROS表达下降,ROS主峰逐渐左移。(6)RGC-5细胞凋亡: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细胞核均为暗蓝色低荧光;模型组细胞核着色不均匀,凋亡细胞呈亮蓝色高荧光;PDC处理后亮蓝色的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减少。(7)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t=46.50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低浓度组(t=6.228,P=0.000)和PDC高浓度组(t=6.871,P=0.000)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t=7.766,P=0.000),差�
- 肖杨晶陈婷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 黄芪甲苷对高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高糖刺激下人晶状体上皮(human lens epithelium,HL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40 mmol·L^(-1)的葡萄糖培养HLE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干预,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拍照,Hoechst-PI双染法观察细胞核凋亡,H2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用5μmol·L^(-1)、10μmol·L^(-1)黄芪甲苷处理后,HLE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0.86±3.11)%和(80.67±3.70)%,与高糖组(43.65±3.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及Hoechst-PI双染法结果显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HLE细胞凋亡;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处理后HLE细胞内ROS生成量下降,氧化损伤细胞减少;此外,黄芪甲苷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HLE内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其抑制效应与剂量正相关。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人HLE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预防作用。
- 兰天野陈婷王彦红刘平张丽娟
- 关键词:黄芪甲苷高糖晶状体上皮细胞
- 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对高糖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Ghrelin低浓度组、Ghrelin高浓度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氧敏感荧光探针H2DCFDA染色法观察细胞氧化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CCK-8结果显示,分别用10-9mol/L、10-6mol/L Ghrelin预处理后,RPE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4.79%±3.43%和79.16%±3.29%,与高糖组(41.65%±3.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Ghrelin预处理后RPE细胞内ROS生成量下降,氧化损伤细胞减少。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Ghrelin组细胞SOD活力增加,MDA含量下降。结论:Ghrelin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人RPE细胞氧化损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 侯丽丽陈婷刘礼婷张丽娟
- 关键词:高糖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马钱子碱诱导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马钱子碱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G)、马钱子碱低(BLG)、中(BMG)、高浓度组(BHG),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马钱子碱对黑色素瘤细胞形态的影响,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凋亡,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内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1)细胞增殖率:与CG组比较,BLG组、BMG组及BHG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LG=7.964,P_(BLG)=0.000;t_(BMG)=12.920,PBMG=0.000;t_(BHG)=20.962,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1,P=0.000)。(2)细胞凋亡率:与CG组比较,BLG组、BMG组及BHG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7.982,P_(BLG)=0.000;tBMG=12.744,P_(BMG)=0.000;t_(BHG)=15.960,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P=0.000)。(3)Bax蛋白表达:与CG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4.082,P_(BLG)=0.004;t_(BMG)=16.740,P_(BMG)=0.000;t_(BHG)=28.990,PBHG=0.000)。与BLG组比较,B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60,P=0.000),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0,P=0.000)。(4)Bcl-2蛋白表达:与CG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6.678,P_(BLG)=0.000;tBMG=9.080,PBMG=0.000;t_(BHG)=10.079,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0,P=0.000),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4,P=0.006)。结论马钱子碱通过改变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ax及Bcl-2的表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 史雪丽陈婷苏胜张丽娟
- 关键词:马钱子碱凋亡
- 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熏眼对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者150例(150只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以症状及体征评分、治愈者治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为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基本情况:至观察结束时,试验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75例,对照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67例,两组性别及分型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试验组治愈49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有效率87%。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70,P=0.040),其中对上皮型的疗效优于其他分型。3.治愈时间:试验组治愈眼的治愈时间(19.1±5.3)d,对照组治愈时间(21.2±5.4)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的治愈时间更短(log rank检验χ~2=17.1,P<0.001)。4.症状与体征评分: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试验组角膜混浊度、角膜水肿程度以及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新生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有较好疗效,相对常规西药治疗,在缩短治愈时间,减轻角膜水肿、混浊及刺激症状方面有优势,且对上皮型的疗效更好。
- 张丽娟陈婷刘礼婷卢珊
- 关键词:中药熏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49位点多态性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49位点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相关性研究,帮助临床早期发现大肠癌,识别大肠癌相关分子靶点及指导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法选取大肠癌病例291例;正常对照组352例,试剂盒提取DNA后,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CTLA-4基因第1外显子区+49位点DNA扩增,所得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检测CTLA-4第1外显子区+49位点多态性,分析大肠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进而分析CTLA-4,+49位点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GG、AA纯合子和AG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在大肠癌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大肠癌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CTLA-4第1外显子区域+49A/G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地区汉族人群中大肠癌的发病无相关性。
- 范志广付佳陈婷王国杰
-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1822位点多态性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肠癌的基因类型进行了研究,这其中就包括免疫调节基因。机体的抗肿瘤效应主要由免疫系统完成,其中主要由T细胞所介导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 付佳范志广陈婷王国杰
-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大肠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单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