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君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同工酶、蛋白质、0核酸和糖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三氯苯达唑杀灭卫氏并殖吸虫的机理。方法组织化学方法用茚三酮反应显示蛋白质;过碘酸反应显示糖原及多糖物质;Brachet法显示核酸。在用药前后虫体连续切片中的分布及含量;SDS-PAGE分析比较用药前后虫体蛋白质区带;用微量平板淀粉胶电泳法进行等位基因酶谱检测。结果药物能使虫体各种组织的蛋白质均衡而显著减少,实质组织中的糖蛋白显著减少,破坏虫体谷氨酸脱氢酶(GDH),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乳酸脱氢酶(LDH)及黄嘌呤脱氢酶(XDH)。结论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的杀灭作用主要是破坏、抑制虫体酶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而且影响虫体的核酸代谢。
- 金立群许世锷陆秀君
- 关键词:三氯苯达唑卫氏并殖吸虫杀虫机理
- 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应用扫描电镜对广州血管圆线虫的成虫进行了全面观察。该虫头部顶面有一个口腔,周围有两圈感觉乳突,每圈6个,但外圈的已退化而不很明显。在内圈侧乳突的外侧,有一对头感器开口。体壁表面有环状横纹,两横纹间有纵行皱襞。雄虫尾部两根交合刺的形态结构明显不同,根据其形态特征,我们分别称之为管状交合刺及槽状交合刺。当管状交合刺被包于槽状交合刺中时,外观似为一根:而当其从槽中脱出时,则外观为两根。此外,对雄虫的交合伞及雌虫尾部的结构也进行了描述。
- 许世锷丁步兰陆秀君沈浩贤张大鹏肖永康
- 关键词:线虫电镜
- 疟原虫顶部复合器及其与宿主红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 2001年
- 金立群陆秀君许世锷
- 关键词:疟原虫宿主细胞疟疾
- 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交合刺扫描电镜观察
- 1993年
-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交合刺的形态结构,发现两种钩虫的交合刺均为一根呈凹槽状,另一根呈扁圆管状。由于其槽状交合刺的槽横切面的弧度不同,致使美洲钩虫的交合刺在外观上以一根为多见,而十二指肠钩虫的则以两根分开为多见。
- 许世锷陆秀君谢霖崇张大鹏
- 关键词:钩虫十二指肠
-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体壁及卵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在体内外杀灭卫氏并殖吸虫后, 虫体体壁及卵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被药物在体内、外杀死的虫体及对照组正常虫体, 按常规方法制成电镜样品, 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在药物作用下, 体壁的外质膜及基质层裂解消失, 肌肉层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皮层细胞膜及卵黄细胞膜破坏消失,核膜部份破坏, 核内异染色质凝固、聚边、直至溶解。胞质内的高尔基体消失,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变性、直至溶解,但对糖原颗粒无明显影响。对体内虫体的破坏比体外严重。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的体壁及卵黄细胞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主要破坏细胞核、细胞的膜质结构以及微管系统, 并可使虫体皮层裂解消失。
- 许世锷陈彩云金立群陆秀君陈家俊
- 关键词:三氯苯达唑卫氏并殖吸虫体壁
- 中殖孔绦虫与中殖孔绦虫病研究概况被引量:1
- 2001年
- 自中殖孔绦虫发现至今已有 2 0 0多年历史。然而因人体感染病例很少 ,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生活史还未完全清楚 ,形态学分类仍较混乱 ,生态学、宿主情况、流行情况以及致病机理研究都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分类。
- 金立群许世锷陆秀君
- 关键词:生活史流行病学
- RH株弓形虫在HEp-2和Raji细胞内的体外培养观察
- 1997年
-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生长方式的肿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弓形虫,对RH株弓形虫的侵袭、感染细胞情况和虫体增殖进行观察。
- 金立群许世锷陆秀君
- 关键词:弓形虫HEP-2RAJI细胞体外培养肿瘤细胞
- 全文增补中
- 螨类和粉尘接种家兔肺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螨类对肺部的致病性及其病理变化。方法:用活、死粉尘螨类和粉尘接种家兔肺部,对其进行定期血液、X线胸片、螨类抗体水平和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活、死螨类组螨类抗体水平增高,粉尘组未见增高;活、死螨类和粉尘3组血液、X线胸片、病理组织学改变相似,但程度不一、时间变化不同。结论:活、死螨类进入肺部可引起相同的变化,有致病性。螨类肺部感染是从急性炎症反应逐步演变为慢性炎症反应的免疫病理反应过程。
- 郭衍许世锷陆秀君谢霖崇骆建民
- 关键词:螨类粉尘
- “灭螨灵”治疗皮肤病40例
- 1994年
- “灭螨灵”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研制的治疗蠕形螨的外用粉剂,自1992年2月~1993年3月在我院门诊对痤疮患者64例(男20例,女44例),脂溢性皮炎患都75例(男26例,女49例)。做蠕形螨检查,将检查阳性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外用“灭螨灵”粉剂,另一组用火滴灵、硫磺混合霜剂做治疗对比,现将资料完整的68例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全部均给予内服Vit B620mg;每日3次,VitC0.2g,每日3次,抗痤疮合剂(含0.15%硫酸锌)20ml每日3次,而外用药则分为粉剂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18~50岁(平均25.8岁),病期1月~10年,每天3~4次外抹“灭螨灵”粉剂。霜剂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18~41岁(平均23.6岁),病期15天~6年。
- 陈有仁陆秀君许世锷
- 关键词:皮肤病
- 广州血管圆线虫幼虫和幼龄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0年
- 应用扫描电镜对广州血管圆线虫各期幼虫和幼龄成虫的体表结构进行了观察.它的口腔在第1、2期幼虫时呈闭合的“Y”形,到幼龄成虫时才发育成熟。口腔周围有内外两圈乳突。每圈各6个;随着虫体的发育,外圈乳突逐渐退化,至成虫时已不易见到。第4期幼虫才明显看到。头感器开口两个,位于内侧乳突的外缘。在虫体前端腹面有一个排泄孔开口,仅在第3期幼虫观察到。雄虫的交合伞自第3期幼虫开始形成,到第25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本文对交合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描述。雌虫的生殖孔在第1期幼虫即能见到,但要到第4期幼虫才开始出现肛孔,两者到第11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
- 丁步兰许世锷沈浩贤陆秀君张大鹏
- 关键词:幼虫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