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晓明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人工林
  • 3篇马尾松
  • 2篇生物量
  • 2篇群落
  • 2篇自然化
  • 2篇物量
  • 2篇马尾松人工林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间伐
  • 2篇常绿
  • 2篇常绿阔叶
  • 2篇常绿阔叶林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体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关系
  • 1篇岩溶
  • 1篇岩溶植被
  • 1篇演替

机构

  • 8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陆晓明
  • 6篇温远光
  • 6篇朱宏光
  • 5篇蓝嘉川
  • 5篇雷丽群
  • 4篇谢益君
  • 4篇龙涛
  • 4篇王家妍
  • 2篇蔡道雄
  • 2篇邓艳
  • 2篇覃林
  • 2篇马祖陆
  • 2篇庄嘉
  • 2篇刘虹
  • 2篇王克林
  • 1篇刘世荣
  • 1篇黄雪蔓
  • 1篇熊江波
  • 1篇周晓果
  • 1篇李晓琼

传媒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角色与功能初探
自2003年SARS事件以后,危机管理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传播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而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专门从媒体角度进行论述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方面...
陆晓明
关键词:大众媒体危机管理媒体功能媒体角色
文献传递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朱宏光陆晓明温远光蔡道雄刘世荣李晓琼黄雪蔓周晓果李婉舒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乡土树种
广西马山岩溶次生林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被引量:9
2015年
岩溶植被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次生林年龄序列(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3个演替阶段9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次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沿幼林、中林和老林群落的顺向演替发展,群落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从幼林群落的48.17 t/hm2、到中林群落113.47 t/hm2,再到老林群落242.59 t/hm2。老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较高,平均为236.69 t/hm2,中林和幼林较低且非常相近,分别为225.17 t/hm2和224.76 t/hm2,各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幼林(198.44 t/hm2)>中林(167.39 t/hm2)>老林(113.43 t/hm2)。沿群落正向演替,各次生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幼林的土壤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88.29%,植物碳储量只占11.71%;中林相应为74.34%和25.66%;而老林为47.92%和52.08%。可见,随着岩溶植被的正向演替,土壤碳转变为植物碳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岩溶森林不同于酸性土森林的一个显著特征。
朱宏光蓝嘉川刘虹温远光王克林马祖陆陆晓明雷丽群覃林庄嘉邓艳李婉舒左花熊江波
关键词:次生林群落生物量碳储量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荒山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对生态治理、生态服务功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马尾松人工林面积大,以同龄纯林为主,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服务功能较差,不能适...
陆晓明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强度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中30种藤本植物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为丰富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明山天坪站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中设置20m×20m标准样地80块,共3.2ha,在每个标准样地左下角设置5m×5m的小样方,对藤本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根据重要值,采集30种藤本植物叶片,进行叶片N、P、K含量测定。【结果】叶片N、P、K变化范围分别为3.52~54.71、0.21~3.36、0.48~4.23g/kg。各个化学计量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草质藤本叶片N∶K含量均大于木质藤本,P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大明山常绿阔叶林中多数藤本植物是受N或P或N∶P的影响,约30%的种类受到N元素限制,而受到P元素限制的植物相对少;草质藤本叶片比木质藤本有更强的N、K元素存储能力。
王家妍蓝嘉川龙涛谢益君陆晓明雷丽群朱宏光温远光
关键词:藤本植物NP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以叶功能性状划分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型,比较各个功能群功能性状间的联系和变化,探索叶功能性状在植物功能群分类中的适用性。【方法】2012年对大明山天坪区3.2 ha样地内的树种挂牌调查,计算得到各植物的重要值,选取前20种优势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每种木本植物在样地的上、中、下3坡各选取1棵生长形态相似的植株,测定其叶功能性状(叶面积、叶厚度、叶鲜重、叶干重、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和其他功能性状(茎干密度即Pilodyn值、高径比)。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功能群,并分析3个功能群之间的功能性状。【结果】3个功能群之间只有叶组织密度和茎干密度显著相关,其余的都是两个功能群之间互相显著相关,其中比叶面积只在A功能群和B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叶干物质含量在A功能群和B功能群以及B功能群和C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广西大明山的常绿阔叶林可以按照叶功能性状划分为3个不同的功能群,不同的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各自的功能群特点。
谢益君陆晓明蓝嘉川龙涛王家妍雷丽群朱宏光温远光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功能群叶片性状
广西马山岩溶植被年龄序列的群落特征被引量:20
2013年
石漠化地区是我国西南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植被年龄序列(石漠、草丛、灌丛、小乔林和成熟林)5个演替阶段15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植被的更新、演替及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沿石漠、草丛、灌丛、小乔林、成熟林的顺向演替发展,群落各层次的覆盖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乔木层覆盖度以成熟林最大,灌木层覆盖度以小乔林最高,而草本层覆盖度以灌丛最高;重要值≥10.00的科、属、种最大值出现在小乔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层次的结构明显不同,乔木层的植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小乔林最高;成熟林灌木层的植物密度显著低于小乔林和草丛(P<0.05),与石漠和灌丛差异不显著(P>0.05);森林阶段草本层的植物密度显著低于灌丛、草丛和石漠(P<0.05);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着顺向演替发展而增加,但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变化不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以草丛阶段最大,成熟林最小;灌木层的丰富度以小乔林阶段最大,石漠阶段最小;乔木层的丰富度以小乔林最大,成熟林有所下降;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草本层的生态优势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灌木层和乔木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岩溶植被恢复可分为恶劣物理环境阈值和顶极种缺乏的阈值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内由不同功能特征的驱动种和关键种决定着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越接近演替后期,顶极种越丰富,群落驱动种和关键种向高级、大型和长寿植物发展的趋势越明显。
温远光雷丽群朱宏光刘虹覃林马祖陆王克林庄嘉蓝嘉川龙涛陆晓明邓艳谢益君王家妍
关键词:植被演替群落特征
采伐和炼山对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采伐和炼山对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科学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以37年生马尾松林下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运用PCR-DGGE技术对采伐、炼山前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采伐和炼山可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其中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下降13%-47%,多样性指数降低12%~17%,均匀度指数降低0.3%~7.0%;采伐与炼山处理之间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采伐和炼山导致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龙涛蓝嘉川陈厚荣王家妍谢益君陆晓明雷丽群朱宏光温远光蔡道雄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采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