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松华 作品数:72 被引量:30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同老年交谊舞练习者走路时震荡传导和运动学特征的比较 <正> 1.前言走路时足与地面接触产生震波,以往的研究表明这种每天反复的震荡与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有关。而减少头部的震荡可能对治疗前庭和视觉器官的功能障碍很重要。本实验对具有不同跳舞方式的老年人进行了走路时的环节加速度测试,... 刘学贞 张培志 闫松华文献传递 青年女性穿不同高跟鞋自然行走的步态研究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高跟鞋给青年女性步态带来的影响,为高跟鞋的设计提供科学量化的理论依据。方法常速摄像和footscanUSB平板测试系统相结合,对10名平均年龄(19.2±0.42)岁的青年女性进行裸足及穿不同高跟鞋行走时步态的同步测试,比较分析几种情况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1)随着鞋跟的增高,步速、步长、步频以及下肢关节角度都减小;(2)随着鞋跟的增高,支撑期、双支撑期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增大,摆动期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减小;(3)随着鞋跟增高,足前掌压力峰值越来越大,足前部和足中部的冲量所占相对百分比值也越大;(4)行走时的步态特征不仅与鞋跟高度有关,还与鞋跟的粗细有关。结论穿高跟鞋行走极易造成足部疲劳、疼痛甚至损伤,或造成足的发育畸形。 闫松华 刘志成关键词:青年女性 高跟鞋 步态 生物力学 传统武术站桩肩背部负载分配的力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长期进行传统武术站桩训练者站桩时不同肌肉负载的分配情况,评价站桩效果。方法采用加拿大Flexcomp Infiniti10通道表面肌电采集系统,测量受试者(桩法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名)在站桩过程中肱桡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背阔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表面肌电,观察不同肌肉肌电在不同负载下的变化趋势,对其积分肌电(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IE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负载的增加,训练组背部和肩部IEMG的比值稳定在(0.372±0.258)与(0.257±0.146)之间,而对照组则在(1.313±0.698)与(0.800±0.405)之间。结论训练组在空手站桩和负重站桩时,主要压力会集中在背阔肌,而对照组则集中在三角肌。 孙世杰 闫松华 刘志成关键词:肌电 颈腰椎疾病 肩周炎 生物力学 footscan~ SCSI高频平板测试不同膝骨关节炎患者自然行走步态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26 2010年 背景:膝骨关节炎与生物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文献中应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不同膝骨关节炎患者自然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试图探讨患者行走过程中不稳定的成因。方法:采用footscanSCSI高频平板测试系统对22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平地常速行走时步态特征的测试。结果与结论:左膝疼、右膝疼和双膝疼患者的健侧和患侧的步态分期参数、足底各区域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以及足的平衡参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参数反映了他们行走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张昊华 闫松华 刘志成关键词:步态 足底压力 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基于步态分析方法研究痉挛型脑瘫儿童行走的运动学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对16例痉挛型脑瘫儿童和16例健康儿童平地常速来回行走的步态进行测试,比较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与健侧、痉挛型脑瘫儿童与健康儿童的步态差异。结果与健侧相比,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单步时间、摆动时间和跖骨离地期显著长于健侧(P 〈0. 05),患侧步频、步速、支撑相末期显著低于健侧(P 〈0. 05)。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步态周期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摆动时间、站立相所占百分比、支撑相中期、摆动前期和跖骨离地期相比于正常儿童均显著增加(P 〈0. 05)。痉挛型脑瘫儿童跨步长、步速、步频、支撑相末期相比于正常儿童均显著降低(P 〈0. 05),拔腿强度也降低(P=0. 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行走时稳定性降低,其患侧单步时间、摆动时间、跖骨离地期和拔腿强度或许可以作为敏感指标应用于临床评估,指导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 王雪森 闫松华 郑华 付晓虎 孔繁闰 王启宁 张宽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儿童 步态 运动学特征 “生物力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对知识全面掌握的能力,对生物力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 闫松华 刘志成 张宽 宋红芳 张昆亚 王辉 吴宝平关键词: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手术前后本体感觉的变化 2024年 目的多数研究认为,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在单髁置换术(UKA)后本体感觉得到改善,但这些研究仅仅单独测试了位置觉或运动觉。事实上,本体感觉还包括力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测试患者的位置觉、运动觉和力觉,综合分析KOA患者在UKA手术前后本体感觉的变化。方法招募了70名膝骨关节炎患者和29名健康受试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随访到16名和12名患者。采用Biodex System 3等速测试系统、力觉测试设备和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健康受试者与患者手术前后的位置觉、运动觉和力觉进行了采集,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术前患者患侧和对侧膝关节30°、45°和60°的位置觉、运动觉和力觉明显变差(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对侧膝关节30°位置觉明显改善(P<0.05);患侧和对侧膝关节运动觉和对侧半腱肌力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患者患侧的膝关节运动觉明显优于术前(P<0.05);患者患侧的运动觉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对侧运动觉以及患侧和对侧的位置觉、力觉无显著差异。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比健康受试者显著下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本体感觉比术前有所改善。 杨博见 石静楠 张权 张昊华 张宽 闫松华关键词:健康受试者 本体感觉 手术前后 位置觉 等速测试 单髁置换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关节接触应力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建立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mobile-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MB-UKA)术前、术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研究MB-UKA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关节接触应力影响。方法 基于健康受试者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影像,构建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验证MB-UKA术前、术后模型的有效性。模拟MB-UKA胫骨假体后倾7°手术,将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力平台相关参数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条件,分别计算外侧间室胫骨平台软骨和聚乙烯衬垫的最大接触应力。结果 与现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表明,健康膝关节和MB-UKA术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MB-UKA术后胫股关节接触应力变化较大,聚乙烯衬垫接触应力远大于对侧间室胫骨平台软骨接触应力。结论 本文所建MB-UKA术前、术后有限元模型较为合理。研究结果为MB-UKA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方法。 苑博 莫中军 朱旭 曾纪洲 闫松华 张宽关键词:胫骨假体 接触应力 肥胖对7-11岁青春期前儿童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闫松华 刘志成关键词:肥胖儿童 青春期前 超重肥胖 正常儿童 足底压力 步态分析及跌倒评估系统 一种人体步态评估系统,包括九轴惯性传感器、信号传输单元以及评估单元,所述九轴惯性传感器用于测量三维空间的线加速度、角速度和物体倾角数据,该惯性传感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测量而获得多个数据;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将该多个数据传输给评... 刘庆凯 闫松华 王启宁文献传递